孩子的课后托管问题是不少家长的烦心事。2018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展的意见》,提出针对“课后三点半”难题,各地要强化中小学校在课后服务中的主渠道作用。课后服务推进过程中会遇到哪些瓶颈?如何确保课后服务工作高质量发展?
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教育厅厅长朱世宏表示,今年四川要抓“三点半”工作,而且已经出台了一些政策,特别是从成都市率先开始执行课后延时服务。今年内会在全省范围内铺开。
其实,近几年,全国各地都已陆续开始着手解决“三点半”问题,不断推进课后服务工作。那么,各地的课后托管工作究竟有什么进展,未来还将出台哪些具体措施?一起跟着教育小新来看看吧!
目前,我国各地课后服务有多种模式:政府支持、学校组织模式,家长主导、学校配合模式,青少年校外教育场所组织模式,社区组织模式等。之所以课后服务存在多种不同模式,是因为各地对课后服务的认识和需求其实是不同的,这也就要求课后服务要因地制宜探索。每个地区、学校都在教育部要求的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出台了不同模式的课后服务措施。
浙江省日前就进一步规范小学放学后校内托管服务工作发布实施意见,要求到2019年全省范围内学生有刚性需求的小学都要开展校内托管服务工作。小学校内托管服务时间原则上为下午放学后至当地机关、企事业单位下班时间。
杭州市发布《关于推行小学生放学后托管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试行)》,明确从新学期起,教育行政部门和乡镇(街道)政府组织实施辖区内小学免费开展学后托管服务。学后托管服务对象为放学后家长无法及时接送,对托管有刚性需求的非寄宿制学校的小学生,由家长自愿报名、学生自主参加。各校向本校学生提供服务,一至三年级优先实施。
宁波市教育局联合市发改委、财政局、人力社保局出台了《关于进一步规范小学放学后校内托管服务工作的实施意见(试行)》,要求今年秋季学期,全市范围有托管刚性需求的小学都要开展放学后校内托管服务工作,切实解决小学生“放学早,接送难”问题。校内托管服务对象范围为放学后家长接送有困难、托管有刚性需求的小学生。托管服务对象一般应按“家长申请、班级初审、学校核准、统筹安排”的机制确定。学校根据实际人数组班,人数较少的可以跨班级跨年级统筹组班,每个托管班应至少安排一名教职工负责管理服务。
上海市教委、上海市财政局、上海市人社局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本市小学生校内课后服务工作的通知》,在原有课后服务到下午5点的基础上,对家庭按时接送仍有困难的学生,免费课后服务延时到下午6点。
北京市教委发布《加强中小学生课后服务的指导意见》,规定全市中小学原则上每天在完成规定课时之后提供课后服务,时间到下午5:30。课后服务禁止补课,并鼓励家长及社会力量参与。在北京市大兴区,2018年春季新学期开始,新城地区的60所小学和幼儿园全面试行课后延时服务,集中看护不能按时被家长接走的儿童直到下午六点半。课后延时服务完全免费,家长自愿选择,有服务需求的家长向学校提前申请,学校根据申请情况安排教师。
广州市番禺区结合本地区实际对管理模式进行了创新,教育局采取第三方服务机构统一管理的思路,开发了智慧托管平台,家长可以线上报名、线上选课、线上交费,并及时反馈意见。通过智慧管理平台,学校可以高效调配资源,了解家长意见,而管理部门也可通过大数据分析,加强过程管理和监测。
青岛平安路第二小学、青岛同安路小学采用引入优质第三方机构入校有偿托管。由家委会主导,引入有教育教学培训资质的第三方特色托管机构进行课后服务,学生在第三方机构有教师资格证的教师指导下,完成当天作业的同时,还开设有儿童美术、英语等课程。
青岛市崂山区实验小学、崂山区西韩小学选择通过家委会委托第三方进行校内课后服务模式。学校协助家委会进行第三方服务机构的把关、安全应急预案的审核等,为学生和课后服务机构免费提供学习和活动场地、部分体育器材和设施、图书等,便于丰富学生的课后文体生活。
课后托管就只是守着学生“写作业”?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认为:“学校托管需要履行的职责不再是怎么去学习,而是要怎么安排好这段时间的生活。”目前,全国各地也出台课后托管措施,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
上海市教委、上海市财政局、上海市人社局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本市小学生校内课后服务工作的通知》,明确表示,学校不得利用晚托班的形式,进行任何学科类教学。
湖南省省教育厅印发《关于做好中小学生校内课后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特别指出,防止课后服务变相成为集体教学或“补课”,不得因此增加学生课业负担。
连云港每周一至周五12:40—13:20,16:00—18:00,在全市及各县区城区中小学开展弹性离校和中午配餐制度。学生参与“弹性离校”期间一律免费,学校不得向学生直接或变相收取任何费用,不得借机组织开展学科性集中教学或变相组织集体补课。
忻州市教育局在实施方案中明确要求:托管时间内,严禁学校和教师组织学生上新课。
包头要求各校坚决禁止变相集体教学或“补课”,各级教育部门持续开展指导、监督和跟踪检查工作。
安徽省界首市教育局明确规定:开展城区公办小学课后服务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保障学生的健康成长,严禁以课后服务为名,开展集体教学或补课;严禁通过课后服务,加重学业负担;严禁以开展课后服务为名,压缩教学计划或正常教学时间,严禁提前放学;严禁以任何名义收费,严禁以开展课后服务为名创收,或为校外机构人员提供创收便利。
天津从2018年春季学期开始,中小学要在开展素质拓展课外活动之外,每天下午放学后安排课后服务。课后服务原则上17:00结束,内容主要是安排学生做作业,自主阅读,开展体育、艺术、科学普及、娱乐游戏、拓展训练、社团及兴趣小组活动,观看适宜儿童的影片等。
上海自2017学年开始,上海市教委就在全市小学逐步试行放学后“快乐30分”活动,供学生自愿参加,一般每周安排四天,每天活动时间不少于30分钟,打鼓、弹琵琶、画国画、练书法,活动丰富多彩。“快乐30分”结束后,为家庭看护确有困难的学生继续提供看护服务,并鼓励适度延长放学后看护服务时间。
南京从2019开始,以集中写作业、看课外书为主的“弹性离校”将被逐步刷新,南京将拓展服务内容,在组织开展兴趣小组和社团活动上下功夫。进一步丰富小学‘弹性离校’服务内容、提升服务质量,更好地为家长解决‘孩子放学哪里去’的问题。
山东省安丘市实验小学创建的红领巾大合唱、安丘民俗大讲堂、国学诵读社、课本剧剧社、童话创作社、少儿说唱艺术团、校园足球队、管弦乐团、剪纸与泥塑、小小书法家协会、小小科学院等社团,在课后延时服务中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同时,针对参与课后延时服务的学生,开发了延时服务课程。该课程分低中高三个学段,学生根据自身需要,自主选择学习。
北京市教委要求各学校在提供课后服务的同时,加强校园安全管理,按照学生自愿、家长申请、班级确认、学校统一实施的原则细化课后服务工作流程,制定并落实严格的考勤、监管、交接班制度。制定完善课后服务应急预案,明确应急处置流程。加强硬件设施设备的规划、建设和维护,确保场地设施安全。完善校外人员入校身份核查和登记制度。将学生参与课后服务纳入校方责任险和附加无过失责任保险范围。鼓励学校与家长签订协议,约定双方责任权利,探索建立课后服务家校合作制度。
济南建立长效机制推动课后服务,明确了两条重要红线:一是本着自愿参与的原则,学校不得以任何理由强行要求学生参与课后服务;二是坚决防止课后服务变相成为集体教学或补课,同时不得组织存在安全风险的活动。
上海市教委也表示,学校课后服务要把安全放在首位,强化安全检查和门卫登记等管理制度。
江苏省也于去年9月,在试点小学引入智能管理模块,解决家长对孩子安全的关切。
课后服务费是由政府全包还是由政府和家庭分摊?这是各地在推进课后服务工作时要面临的选择。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专题研究部主任王建认为,课后服务不是一项基本公共服务,也不面向全体学生,在强调政府投入为主的同时,建立成本分担机制非常必要。
北京市教委按照“政府主导、社会支持、学校组织、学生自愿”的原则,通过政府“购买社会服务”的形式,支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推行课外活动计划。从2014年起,通过公开招标的方式,向13家民办教育培训机构购买服务102项,总值9700万元,涉及10个区的101所中小学的学科教学改革,覆盖学生4万余人。北京构建了以财政投入为主的经费保障机制,每个学生每年补助700到900元。
山西省忻州市政府于2016年底发文明确规定:小学下午放学后增加一小时免费托管时间。同时,忻州还明确规定,辅导教师超工作量补助经费“由市财政按实有学生数测算,每生每年195元标准列入预算”。仅此一项,市财政每年需增加投入300多万元。目前,除忻州市区外,下辖保德、偏关、静乐、宁武4个县的城区小学也都已依托当地财政支持,开始实施此项改革。
2017年起,包头市义务教育阶段和特殊教育学校免费为学生提供课后服务,所需经费政府买单。课后服务主要包括多项活动,提倡对个别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给予免费辅导帮助。同时,要求各校坚决禁止变相集体教学或“补课”,各级教育部门持续开展指导、监督和跟踪检查工作。
福建的部分地区则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鼓励有资质的社会机构提供普惠性、有保障的学生课后服务。一些有规模、较规范的托管机构也可以参与到中小学课后服务体系建设中去。
2017年6月,界首市教育局发布通知,界首城区有条件的公办小学将提供课后服务,学生在放学后可以继续留在学校做作业、开展兴趣活动等,学校会提供教室和配备老师,不需要学生交一分钱。据了解,界首市已经拿出300多万元资金,用于城区小学课后服务,下一步该市将不断完善制度,扩大课后服务,让更多学生受益。
浙江各地将建立完善成本分担机制,采取财政补贴、收取服务性费用等相结合的方式筹措经费。服务性收费坚持成本补偿和非营利原则,相应费用由学生家庭负担。对经济困难家庭学生参加校内托管服务的,可参照学生资助政策予以支持。
湖南省省教育厅印发了《关于做好中小学生校内课后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意见》要求建立完善成本分担机制,采用政府财政补助和学校支持、家长合理分担运行成本的做法,坚持公益导向,不得营利。鼓励有条件的地区以财政投入为主。省教育厅将联合省发改委出台课后服务收费政策。
湖南省《关于中小学课后服务收费有关问题的通知(征求意见稿)》也于日前公布,面向全社会征求意见建议。通知明确,湖南省各城市(不包括县城、镇)公办小学和初中开展课后服务,可以向自愿参加并签订课后服务协议的学生家长适当收取服务费用。具体收费标准由各市州根据各地实际,在每生每课时不超过5元的标准范围内(一天最多按2课时收费),根据提供课后服务的具体内容,按照质价相符的原则制定试行标准。课后服务收费原则上以一学期为周期,多退少补。对低保户家庭的学生实行免费。
如何在课后托管同时为老师减负?多方共同参与出新招!
课后托管服务可能带来的问题之一是教师负担增加。要如何减轻教师负担,让他们更好服务于学生,是必须要解决的问题。针对课后托管可能为老师们带来的负担,各地也纷纷出台的相关措施为老师减负。
广州市天河区鼓励教职工参与校内课后托管,规定其参与托管所得收入在学校原核定绩效工资总量外核增,单列管理。天津市按照每年每生200元的标准安排专项经费,对参与课后服务的学校和教师进行补助,包括发放教师奖励性绩效工资。
青岛市崂山区对参与课后服务的学校、单位和教师给予适当补助。学校管理人员、教师参与课后服务工作可按照课时数计入工作量,纳入绩效考核范围。把教师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 教师权益也应得到保障,让老师们能愉快地参加到课后服务当中来。
浙江温州鹿城区的课后托管服务就采取与自愿参与的学生家长协调费用,用于教师补贴和学生保险费的办法,办学场地由学校无偿提供,教学设施维修、折旧费及水电费等先由学校在财政拨付款的公用经费中支出,由政府埋单。
这一由政府主导搭台、教育部门主管推进、瑞安城市学院主办协调、托管服务中心统筹管理、各中小学校工作站实践推进、家长参与助力、社会监督补充的托管运行新模式,将使得课后托管发展成为学生道德素养提升、文化素养提升、能力素养提升的重要手段,成为学校教育的有益延伸和家庭教育的有益补充。
家长、志愿者、退休教师返齐参与,不给在职老师增负担
江苏省南京市游府西街小学采取返聘退休教师的措施。学校从“2014年起返聘了5名退休老师,每小时给予80元的补贴,一年从办公经费中支出近20万元。”这些返聘教师将到了5点还在等待家长的孩子分成两组:没有完成作业的继续完成作业,已经完成的可以在隔壁教室有序观看儿童剧,另一些拿着对讲机与门卫对接,核对家长已到的孩子名单。
对于返聘教师而言,自己多了一份收入,也依然在自己热爱的岗位上工作;对于在职教师而言,自己不必在花费额外的时间和精力在课后服务上,只要全力做好课堂教学既可。
山东建立了家长申请、班级审核、学校统一实施的课后服务工作机制。家长提出申请,经审核同意后,学校和家长签订学生课后服务委托协议,由学校统一组织实施。青岛等地“以学校家委会为主导、学校参与配合”,依托学校的场所和设备开展课后服务工作。包括由家长委员会组织家长轮流担任志愿者、学校派出教师或学校干部给予指导和配合,由学校教师或退休教师及家长共同配合担任志愿者进行免费托管,由第三方收费托管等具体形式。
青岛市市北区利用社会资源,采用家长义工、退休教师或大学生志愿者的免费看护;由学校教师负责放学后的看护;由家委会主导,委托第三方进校有偿托管。这“三种模式”很好地解决了区域内学生放学“无人问津”的难题,也杜绝了以课后服务名义的乱收费。
青岛湖岛小学采用“家长义工和退休教师公益托管模式”,先后有一百多位家长义工和退休教师加入托管义工团队,托管学生数达600多人次。学校制定《青岛湖岛小学托管工作实施方案》,向家长下发《自愿托管家长信》,与家长签订《托管安全协议书》,明确各自的权利和义务;学校明确了“托管签到、教师导学、家长助学、益智益体、接送登记”的托管流程;托管时间为上学日的每天三点半到五点半。
山东省安丘市实验小学的“延时班”每班40—45人,班主任由教师志愿者担任,聘请部分家长、“五老”(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志愿者、社会小能人、非遗传承人共42人担任辅导员。辅导员指导孩子完成作业后,开展各种兴趣活动。开设阅读、运动、礼仪等个性化课程,满足每个学生的基本发展。
来源: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