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张旧照片、一段段短小的文字、一封封亲笔的书信,我们去了解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教学做合一”“行是知之始,始是行之成”这些他所创立的教育理论时,不禁深深佩服这位伟大的教育家的远见与深刻。
陶行知在八十多年前提出并研究的“生活教育”,正和今天的教育界所倡导的最新措施“双减政策”“重视劳动教育”不谋而合。
在重庆育才中学的旧址旁边,我们看到梯田状的荷塘,成排的石磨,片片农田,俨然一个现代“农耕学堂”。当时陶行知把“生活教育”当作改造中国教育、社会的唯一出路,对当时的老师提出了新要求,要求教师尊重学生,注意教学之外的生活,指导学生在实际的生活中学好本领,培养他们的生活能力。这些要求同样适用于今天的老师们。现在的学生光从书本中学知识,忽略了劳动、运动和自然的教育价值。很多人大学毕业了,连最基本的生活本领都不具备。过重的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将孩子的天性压制,导致孩子没有生活,也缺乏实践。国家提出的“双减政策”就是要让学生“活”过来,把学生从繁重的课业中拔出来,解放学生的天性,创造学生实践的空间和时间,回归教育的正途。而这带给我们老师更多的思考:“双减时代”,学生和教师在校时间越来越长,教师如何起到师者的“范本”作用,引导和督促学生更好地成长?
《关于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对新时代劳动教育做了顶层设计和全面部署。而陶行知“生活教育”的三大核心理论之一——“教学做合一”,就要求“在劳力上劳心”“手脑并用”。陶行知在他创办的晓庄师范、重庆育才学校、工学团,都是十分强调劳动教育的。“要有农夫的身手”是晓庄时代教育目标的第一条。学校要实行劳动教育,一般从简单的体力劳动开始,逐渐发展到手脑并用的复杂劳动,然后培养孩子有一双勤劳的双手。有了劳动的身手,才有勇于战胜各种困难的精神,提高生活力,从而从事创造性的工作。
大弯中学初中学校于2021年5月7日搬入新校址,得益于青白江区委区政府的关心和支持,学校配备有乐高和3D打印机(创客教室)、文物模型和全息投影(历史教室)、数字星球和地理VR教学系统(地理教室)、书法数字临摹台和“自动清洗毛笔”机(书法教室),还有金工、木工、工艺、烹饪、缝纫、电子电工、航天模型等全套操作器材(劳技室),为学生学习和培养各类劳动、科学技术提供了保障。
老师们除了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动手动脑去实践、去创造,还要求学生利用平时和假期在家时间从事各种劳动活动,并在学校平台上分享展示。虽然孩子们完成的作品,看起来还稍显稚嫩,但我们相信,只要学生有了劳动的兴趣和素养,那在未来的某一天创造的种子一定会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希望有更多的我们,能够延续先生的光,去点亮学生心中的亮。从此在知与行之间,我们重温陶行知,做新时代的“陶行知”。
作者:刘茜(成都市大弯中学初中学校语文教师,成都市骨干教师,中教一级教师)
文章来源:成都市陶行知研究会微信公众号“成都市陶行知研究会”2021-11-11(转载时内容有删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