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史海钩沉
  

山海工学团的“山海情”

  

前段时间有部叫《山海情》的脱贫攻坚剧非常火,讲述的是西海固的人民和干部们响应国家扶贫政策的号召,完成易地搬迁,在福建的对口帮扶下,通过辛勤劳动和不懈探索,将风沙走石的“干沙滩”建设成寸土寸金的“金沙滩”的故事。“山海”二字让人想起民国时期在宝山这片红色土地上创立的一所新型学校——山海工学团。

在宝山生活和工作的朋友一定听说过陶行知先生的大名,他是人民教育家,也是一位杰出的民主战士。1931年春,陶行知先生从日本返回上海任《申报》总管理处顾问,猛烈抨击国民党“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政策,发起“科学下嫁”运动,主张把科学从“象牙之塔”里解放出来,交给劳动大众,同时认为发展科学必须从儿童抓起,于是便有了在上海办学的打算。1932年春,他和他的学生在沪太路孟家木桥车站,看到一座古老的红庙,认为这是一个适合办学的地方。他们到红庙附近各村各户进行调查访问,农友们普遍欢迎他们前来办学。1932年10月1日,山海工学团正式开学。陶行知先生当时还写了一首诗表达他办“山海”的决心:“弄东一弄东乾坤属儿童,我们是真理的传播者,瞄准乡村向前冲”。

工学团既是一个小学校,又是一个小工厂,一个小社会,富有旺盛的生命力。它是动员人民组织起来向大自然进军,向帝国主义、封建主义作坚决斗争的学校。这所学校的学生是全村的男女老幼,教学内容从生活中取材,健康活泼,采用“教学做合一”的办法。村里要做什么,老师就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先生在做中教、学生在做中学。做中教,学生可以教先生;做中学,先生可以变学生。山海工学团和当地群众的关系是很密切的。夏天的晚上,院子里经常坐满人,有老有少,有男有女乘凉聊天。有时学唱歌,有时谈国家形势,宣传抗日救国的道理。

1936年春天,山海工学团开办艺友班,以提高“小先生”的思想文化水平。在“山海”任教的有邹韬奋、冼星海、艾思奇、薛暮桥、萨空了、张志让、张宗麟、王洞若、钱亦石等。他们通过自身实践上课,辅导了许多小先生。从此,小先生制不胫而走很快影响到上海、全国。

 

 

1937年,八一三淞沪抗战爆发,山海工学团所在地成为战区。部分师生便撤退到上海租界,组织里弄工学团,开展难民教育工作,创办报童学校。部分师生参加战地服务团,走上抗日前线。有些同志参加“孩子剧团”奔赴全国各地宣传抗日;还有的为前线部队运送食品、日用品,扛担架、抢救伤兵,冒着枪林弹雨昼夜不停地工作。在国军从上海撤退前,山海工学团一部分师生在张劲夫领导下,参加了战地服务团,奔赴新的战场参加抗日;一部分人留在上海坚持工作。上海沦陷后,部分师生到难民收容所去工作,组织了“菜贩互助会”“戒赌会”“露餐会”“兄弟会”等半公开组织,通过各种形式开展抗日救国活动,坚定人民抗日必胜的信心。

新中国诞生前,“山海”复校,继承发扬山海的传统,一方面对少年儿童进行手脑并用的教育,推行小先生制,普及生活教育;一方面办民校、办合作社,开展争取民主自由、学习科学技术,反对封建迷信和一贯道等活动。新中国成立后,上海市教育局将“山海”改为公立,并命名为“行知小学”。

1981年9月8日,上海市教育局批复同意恢复“山海工学团”,在大场试办劳动、学习、科学三结合的新型山海工学团。第一届招收了农村初中、高中知识青年37名,并建立了实验工厂,于陶行知诞生90周年大会上正式宣布成立。几年来,山海工学团充分发挥了劳动、学习、科研三结合的优势,先后创建了实验一厂、二厂,生产防水胶和化学试剂,产品远销各省市。

 

1986年在山海工学团旧址,兴建了陶行知纪念馆。这是一组古色古香的园林建筑,书斋和展览大厅布局优雅,回廊曲径与一泓池水相映生辉。陶行知当年书写的“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12个大字雕刻在围墙上,传承者陶行知先生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呕心沥血的“山海情”。

 

文章来源:上海市宝山区档案局微信公众号今古宝山2021-06-03转载时图文有删减


发布者:   发布日期: 2022-02-17     返回
陶行知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