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苏教版五年级的语文课文里,有一篇作家刘绍棠的文章《师恩难忘》,写的是他对一位小学教师的回忆。最让刘绍棠难忘的是,田老师每讲一篇课文,都要编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刘绍棠说:“我在田老师那里学习了四年,听了上千个故事,这些故事有如春雨点点,滋润着我。”也正是田老师的一则则故事,在刘绍棠幼小的心田里,播下了文学的种子,让他长大后成为一名作家。在这篇回忆性的文章里,刘绍棠还举了田老师讲古诗“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时所讲的一则故事:一个小孩子,牵着妈妈的衣襟儿去姥姥家,一口气走了二三里地。路过一个小村子,只有四五户人家,正在做午饭,家里冒炊烟……可以说,是田老师的故事课堂,让作家一生难以忘怀。
在苏教版六年级的教材中,还有另一位作家苏叔阳所写的怀念老师的文章《理想的风筝》。苏叔阳难忘的刘老师是一名残疾人,“他有一条强壮的右腿,而左腿,膝以下被全部截去了,靠一根已经用得油亮的圆木拐杖支撑”。苏叔阳难忘的课堂,是刘老师对自己的调侃:有一次,他在讲到女娲补天造人的传说时,笑着对我们说:“女娲氏用手捏泥人捏得累了,便用树枝沾起泥巴向地上甩。甩到地上的泥巴变成了人,只是有的人,由于女娲甩的力量太大,被甩丢了腿和胳膊。我就是那时候被她甩掉一条腿的。”老师的讲话,让教室里响起一片笑声。接下来描写刘老师带着学生放风筝后,苏叔阳写道:“他将永远在我的记忆里行走、微笑……”
两位作家的回忆,有课堂上让人难忘的故事,有老师的轻松幽默。这不禁也引起我的思考:身为一名教师,我们的课堂又凭什么让学生难忘呢?
为提高教学效益,我们尝试着改进教学设计,优化教学手段,注重信息整合。课堂上不再只是一支粉笔、一本书,有了多媒体,有了声光电,课堂教学越来越现代化,也越来越“时尚”,可是,这样的课堂,会让学生终生难忘吗?
在两位作家的回忆文字中,我们发现,让学生难忘的课堂,首先没有统一模式。其次,难忘的内容不同,其中却有一个相同点,那就是教师鲜明的个性与风格,将每一堂课都打上教师个体的独特烙印。同时,让学生难忘的课堂,一定源自教师对教学的用心和发自内心对学生的爱。在两位作家的文章中,不论是对学生娓娓而谈的田老师,还是用自己的残疾来善意调侃的刘老师,他们面对学生时,真正做到了眼中有人,心中有爱,将学生当作课堂上与自己平等的生命个体,所以,毫无保留地与学生真诚交流,用心引领学生走进美好的知识世界。
回到上面的问题,我们不难明白,课堂上让学生难忘的,其实就是在课上带给他们的某种真切感受,这种感受在不断累积之中,让他们铭记一生。所以,身为一名教师,要时时记得,我们的课堂将带给学生怎样的感受呢?
或许可以说,让学生难忘的课堂,同时也应当是让教师感到幸福的课堂。因为,这样的课铭记在学生的心中,也会陪伴他们走向各自人生的远方。行走于课堂之间,在一双双闪亮的眼睛之间,我们应当不断反问自己:你的课堂,凭什么让学生难忘?(新闻来源: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