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逢苏轼先生诞辰980周年,清华附小六年级的学生们正在以“大数据”“朋友圈”“交叉分析”等时髦方式“遇见苏轼”。六年级的孩子们通过小组合作与自主学习,最终形成了23份“像模像样”的苏轼研究报告。面对一系列“深奥”的问题,小学生却表现出了难以置信的想象力和学习能力。
清华附小的23份研究报告无疑为基础教育注入了“一股清流”,它带给人们的是惊讶,是惊喜,更是惊叹。然而,感慨之余,我们是否应该冷静下来,认真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小学生能够呈现出让我们惊讶的研究报告?
清华附小的研究报告之所以能够引来一片赞誉,关键是孩子们的学习过程中体现出强烈的问题意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已经成为我们时代需要迫切回应的教育问题。
明代著名思想家陈献章提出了著名的“贵疑论”,强调“提出问题”之于学习与成长的重要意义。他认为:“前辈谓‘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爱因斯坦曾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仅是数学的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提出新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
今天,能不能提出问题以及提出一个好问题,已经成为学生素养的重要评价维度。卡比和古德帕斯特在《批判性思维与创造性思维》中明确指出:问题意识是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认知基础。只有提出一个好问题,我们才能进入由问题所驱动的认知框架中,更有效地完成知识的内化与生成。
如果我们承认学习过程需要方向,需要目标,那问题则是确立方向与目标的基本坐标。孔子所说的“疑是思之始,学之端”,也正是强调学习过程中“问题意识”的重要意义。提出什么问题,思考什么问题,直接决定了一个人的创造力。
留美学者薛涌在《我儿子在美国小学是这样被人教育的》中坦言,美国小学六年级的学生所思考的正是一些极具想象力的“二战问题”,比如“你认为今天避免战争的最好办法是什么?”
如果了解国外的小学生在思考什么问题,那我们才能意识到清华附小的教学探索的可贵。一定意义上讲,清华附小的基础教育改革探索,具有示范和带动意义。透过23份报告中“大数据”“朋友圈”“交叉分析”等极具想象力的问题术语,真正沉淀下来的是探究性学习。
探究性学习也被称为探究式科学教育,强调学生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技能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早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教育学家杜威、施瓦布、布鲁纳、皮亚杰等学者就已经开始了积极探索,最终将探究性学习发展为一种新兴的现代教育教学理念。布鲁纳特别强调,提出问题是探究性学习的重中之重,也是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内容。
探究性学习实践离不开建构主义理论的根本性指导与支持。瑞典心理学家概括了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的四大属性:“情景”“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不难发现,清华附小把学习的空间以及自主性最大限度地交给学生,学生在小组协作中提出问题,收集数据,形成知识,而教师的角色则从传统教学的主导者变为参与者和辅助者,这其中流淌的恰恰是探究性学习得以落实和深化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探究性学习实践,一定意义上是中国基础教育改革取得成功的一个“缩影”。纵观这23份研究报告,小学六年级的学生之所以能够以“大数据”“朋友圈”等“时髦”的方式“遇见苏轼”,恰恰是探究性学习理念的实践成果。因此,清华附小的探索至少传递了一种强大的信号:只有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转向探究性学习的教学改革之路,基础教育才能真正回应创新性人才的培养。
面对媒体的普遍关注,清华附小的校办负责人特别强调:不要低估小学生的想象力。在探究性学习实践中,孩子们往往能够通过科学的探究过程直面一些更有挑战性的“大问题”。只有承认基础教育存在的问题,并深刻地认识到探究性学习理念的重要价值,我们才能真正对孩子们的天性、潜力、学习意识有一个完整的承诺。(新闻来源: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