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塾学堂当代复苏的人文价值
作者:针叶的雪
人们头脑里对“私塾”的看法是,以为“私塾”是一种以死记硬背为主要手段的、落后的教育方式,是一种以压抑人的个性为主要特征的悖时的教育理念。
在清朝中期直至前朝,在乡野农村,一般由一个或几个村落设立一个私塾。一名老师吸收数十名儿童,教授四书五经。老师常常端坐在椅子中,学生按顺序一个接一个走到面前,行一躬礼,把课本搁在书桌上,身子一左一右地晃着,嘴里把昨天讲授的课文背诵出来,然后才能拿了课本回到自己的座位上。然后老师再组织学生读新书注解,读毕一书,有时也重温旧书。其中或让学生练习练习书法等等。
每个私塾只设一个教师,采用个别教学,教材及教学年限没有规定,大概20岁已婚男子还可以在这里上学。私塾属私人办学,乃属私学范畴。私塾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应对策试,中举上榜,朝为田舍朗,暮登天子堂。科举诱导士子,理学束缚人心。科举与八股一体,都是为了牢笼人心,役使天下万民,严密监视思想。科举主要不是培养学者,而是选任官吏。
1905年,清朝政府正式下令废除科举制度,这与兴办现代学校是同步的。开始废科举,办学堂,接受新式教育。乡间新制学堂,已很普及,政府还下令儿童一律入学,限制私塾教育方式。老百姓将其称为洋学堂,常常嗤之以鼻。
在《奏定学堂章程》的《学务纲要》中还明确写道:“初等小学堂为养正始基,各国均住为国家之义务教育。东西各国政令,凡小儿及就学之年而不入小学者,罪其父母,名为强迫教育。盖深知立国之本全在于此。”从此,西方教育的“班级授课制”和“分学科教学”的做法就在中国开始实施起来了。
现在,随着我国教育现代化的不断推进和发展,在许多地方出现了形式各异的现代私塾。
例如:河北行唐出现了一种类似古代私塾的办学形式,家长不把孩子送到正规的国办小学,而是在家自聘教师,教学侧重古文经典,学生们背诵的是《论语》、《大学》等。在课程设置上,把“经典教育”作为最重要的内容,包括中文、英文、中医三部分;强调学生博览群书,积极写作;也开设正规九年义务教育所规定的课程;课外活动能够让学生与社会和大自然充分接触。
又如:位于京郊密云县溪翁庄镇的北京圣陶实验学校同样以教授四书五经,引导学生读“古书”为特色。该校的刘校长告诉记者:“我们学校不是复古。读经典的目的在于让学生有一整套做人的理想,懂得如何做人,是解决素质问题。”因此,“学校的课程除了教授中国传统的国画、书法、武术、民乐之外,从一年级开始还开设了计算机和英语。目的是把中国传统的文化和思想与现代的文化和思想结合起来,让学生在未来的社会中成为精英。”
公众对现代私塾的出现,其争论的焦点是什么呢?
观点一:我们要培养与世界教育接轨(也就是与西方教育接轨)的人才,私塾肯定达不到这个目的。我们的学生志存高远,做梦也想着出国或到外国公司工作。让他们读四书五经,进私立学堂,肯定和这个目标相违背的。
观点二:在现代多元化的社会,教育应该是多样化的,也应当有不同的层次。从根本上说,我国现行教育的最大问题在于它的历史落后性——国家的垄断和模式的单一。几乎所有的学校都在培养统一的标准件似的学生,各种弊端遂由此而生。而私塾形式却能让更多的孩子受益。办私塾没有办学校那么复杂,绝无必要搞一大堆管理和后勤,根据学生人数的多少来配教师即可。
人们习惯地认为不去学校,就意味着脱离社会。实际上,学校充其量只是在某些方面折射社会而已,离真正的社会活动远得很。学校占用了学生更多的自由时间和社会活动空间。而在家学习者可能比在校学习者具有更多时间的优势和灵活性,可以积极地、更多地参加社会活动。
学生的有些能力不是知识能转化和代替的。如动手能力、领导能力、宣泄能力,和心灵感应能力等等,即便才高八斗也不一定能具备这些能力。在知识的掌握上,该给学习者的时间一定要给。这个时间不是你用什么知识、什么方法,也不是学习者按照你的指示进行自学活动,而是学习者自我探索内心想探索的事物的时间。没有这个时间,学习者的内在形成机制就极容易出现缺陷或偏差。也许今天没有表现出来,但可能在以后若干年才会表现出来。
我们应该知道:就是在当代,“童话大王”郑渊洁仅让儿子读完小学,即退学在家接受“爱与自由的教育”,十多年后,这个只有小学文凭的年轻人创办了一份非常成功的文化产业。这难道不值得我们去思考其中取得成功的原因吗?
作为一种古老的教育方式,私塾的确与现代的教育观念有些格格不入,专主背诵的手段也显得落伍,但是其中蕴含着让我们深思的问题有许多。这就是面对不同的学习者,究竟存不存在一种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教育理念和手段?我们现代的新课程教育理念是,让全体学生获得全面的发展,但全面发展是否就等同于学生的高分数成绩?现在的学生有多少时间是可以自由支配的,或可以让学习者更多地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呢?
附名词解释:
私塾是私学的一种。清代地方儒学有名无实,青少年真正读书受教育的场所,除义学外,一般都在地方或私人所办的学塾里,因此清代学塾发达,遍布城乡。以经费来源区分,一为富贵之家聘师在家教读子弟,称坐馆或家塾;二为地方(村)、宗族捐助钱财、学田,聘师设塾以教贫寒子弟,称村塾、族塾(宗塾);三为塾师私人设馆收费教授生徒的,称门馆、教馆、学馆、书屋或私塾。塾师多为落第秀才或老童生。学生人学年龄不限。自五六岁至二十岁左右的都有,其中以十二三岁以下的居多。学生少则一二人,多则可达三四十人。清光绪十二年(1886年),由秀才祝星六创办并任塾师的留下西溪私塾(在今茶市街),开办时学生有二十余名,最盛时达四十余名。塾师一般多为一人,大的村塾则不定。学生人塾后由塾师个别教授。年幼儿童先识“方块字”(书写在一寸多见方纸上的楷书字),识至千字左右后,教读《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亦有直接教读“四书”的。教法大多为先教学生熟读背诵,然后在适当的时候由教师逐句讲解。除读书背诵外,有习字课,从教师扶手润字开始,再描红,再写映本,进而临帖。学童粗解字义后,则教以作对,为做诗做准备。“四书”读完后,即读“五经”,兼读古文,如《东莱博议》、《古文观止》等,并开始学习作文。由于科举取士深人人心,学塾也重视制科文字(八股文)的习作,为科举考试作准备。学规极严,订有严厉罚则,体罚为平常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