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中国教育蓝皮书称,中国高校收费状况仍令人不满,八成公众不认可现有的高校学费标准,满意度较去年略有下降。高校收费真的“邪恶”吗?
高校收费是我国高考制度中一个极其重要的附件,高考开始后,收费就和招生“血肉相连”,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后期的高校收费改革,对高考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高考录取结束后,演奏出多少欢欢喜喜,悲悲戚戚的故事。目前,我国高校收费是明码标价的,也就是说,大学每年在5月1日前公布的招生章程必须明确专业的收费。然而,没有任何一种收费像大学招生收费那样名不正言不顺了,没有一种收费会像招生收费那样遭遇到那么多的“口水”,高校收费改革在不断增强的批评声中坚挺进行。实际上,来自社会上对高校招生收费的诠释是“邪恶”的。从这里也可以看出高考制度改革的不协调,在高考、高校收费、助学贷款的三元关系中,高校收费和助学贷款基本上完成了制度上了协调,但高考无法与二者科学地协调。
从建国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高等教育一直实行免费制。80年代中期,高校开始在公费生和定向生之外招收属于市场调节成分的自费生和委培生,这是我国高校收费的一个“怪胎”。1988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收自费生4.22万人,以后每年都有一定增加,直到1996年取消这一制度为止。1997 年,全国高等学校全部实现“并轨”。在取消自费生的同时,高等学校收费制度全面施行,收费标准也逐年提高,并逐步完善了配套的奖学金、贷学金等制度。
“双轨制”把高校收费带入了一个半明半暗的暧昧轨道,以至于后来高校乱收费,或多或少都有“双轨制”的基因成分,从此,民间和官方与高校乱收费展开一场拉锯战。
关于高校收费,目前比较流行的是两个算术方式,一个是学费相当于贫困农民35年收入: 2004年我国城镇居民年平均纯收入和农民年平均纯收入分别为9422元和2936元,如果按照每名贫困大学生每年平均支出7000元计算(含学费、生活费和住宿费),一个人本科4年最少花费2.8万元,相当于贫困县一个农民35年的纯收入,这还没有考虑吃饭、穿衣、医疗、养老等费用。
另一个是学费十年上涨了10倍:1997年之前,大学学费大约在500-600元之间,我国高校学生收费改革从九十年代初开始到1997年完全并轨。1995年全国平均收费标准大到了2005年大约为5000元左右,从绝对数来讲,十年上涨了十倍。
那么,目前,我国高校的收费到底根据什么标准来收取的呢,官方规定是除艺术等专业培养成本较高、有一定特殊性外,普通高等学校学费占每生每学年平均教育培养成本的比例一般不超过25%,大部分办学经费还是由国家负担的。资料显示,学费占学校经常性支出的比重不断上升,从1993年的12.1%到1999年的23.4%,2000年和2001年则分别达到27.7%和31.4%,与国际上公立高等教育的平均水平(25%左右)相比,已经处于一个相对高的水平。
原教育部副部长张保庆曾经公开核算过,按照现在的日常运行成本粗略计算,理工科人均培养费用一年约1.5万元,文科每年约1.2万元至1.3万元,医学至少要4万,艺术院校学生至少需要10万以上。
我国高校明码标价的收费到底是多少?2002年普通高校本科生学费每生每学年全国平均水平为3895元。其中本科一般专业学费标准最低的是贵州省,为每生每学年约2000元;最高的是上海市,为每生每学年约5000元。北京高校收费标准稳定,除了艺术等专业收费每学年在万元左右外,其他普通专业收费一般在5000元、5500元、6000元三个档。可以明确的是,高校收费只有两种,一种是学费,一种是住宿费,此外不准收别的费用。也就是说按照这种比例,高校的收费是合理的。如果严格按这个标准收费,高校收费并不是邪恶的。
但是高校的收费更多是在那些暗中进行的,并非明码标价的收费,这些收费项目就是我们深恶痛绝的乱收费。哪些项目属于乱收费?教育部给予了确认。学校不得向学生收取国家规定项目外的其他任何费用,如“转专业费”、“赞助费”、“扩招费”、“定向费”、“跨地区建设费”、“专升本费”、“假期住宿费”、“补考费”、“重修费”、“高考录取通知书邮寄费”、“本科生录取费”、“学位申请费”、“答辩费”、“论文印制费”、“旁听费”、“注册费”、“点招费”、“建校费”以及押金、保证金和各类证、卡工本费等,都属于乱收费,学生可向当地教育、物价部门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