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校园掠影
  

低龄考生热捧英语等级考试 为拿证而考试该不该


找工作、做简历的时候,且不管有用没用,大学生们都会罗列出一大堆证书。其实加入“考证大军”的,不止是那些大学快毕业的学生。眼下,越来越多的中职生,甚至中学生、小学生都加入了考级队伍。3月24日至25日刚刚结束的全国英语等级考试上半年考试中,就有不少是在校学生,而这样的情况已延续多年。

   “我坐在考场中间,四周都是比我大不少的人。”今年在培元中学初一年级就读的女生彬彬,说起她在小学四年级时考全国英语等级一级考试时的情景,到现在已经快过去3年了。

    据了解,全国英语等级考试一级考试的人相对比较少,难度也最低,因此这个等级最适合未成年人参加考试。在参加考试人数相对比较多的二级和三级考试中,参加考试的小孩无疑是最抢眼的了。

    现象:等级考试出现低龄考生

    参加过两次英语等级考试的彬彬同学说,小学从三年级开始上英语课,而且她周末还坚持去一家英语培训班学习。她时常要坐在一群大人中间学习英语,母亲看她平时成绩不错,就建议她去参加全国英语等级一级考试。当初考试的目的主要是两个:一方面测试一下英语学习达到怎样的程度,另一方面也可以拿张证书找到学习的信心。继2004年9月顺利通过一级考试后,彬彬抱着试一试的心态,2005年又报考了英语三级考试。虽然这一次她以差一分及格的成绩没有通过笔试,但对当时还是一个小学生的女孩来说,难度可想而知。

    许多高中英语老师都认为,其实一些高中生已经具备了考大学英语四级的水平,英语学习的能力未必亚于有些大学生。以前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还向社会考生开放,从去年12月的那次考试开始,大学英语四、六级只面向在校大学生。这项政策也使得原本打算考大学英语的考生,转移到全国英语等级考试中。

    调查:泉州低龄报考不算明显

    3月24日至25日,是2007年全国英语等级考试上半年考试的日子。据北京一家媒体报道,虽然上午9点才开考,但已有考生早早地就来到考场。记者看到,考生大多是10岁左右的孩子,在家长的陪同下来参加考试,考场前校园的空地被家长们围得水泄不通。检验考试证件的监考老师介绍,该考点小学生考生占了80%以上,还有一些是中学生。

    泉州虽也有低龄考生加入考试中,但情况会不会也如此明显呢?泉州市教育局招考中心施副主任说,北京等地有出台等级考试与初中、高中升学照顾政策相关的规定,泉州没有,所以需不需要考试完全凭家长和学生自愿。考了不一定有作用,而只是拿一本证书,所以低龄考生的现象不那么明显。

    施副主任介绍,全国英语等级考试报名点既有泉州市指定的,也有省自考办认可的几家报名点,因此具体考生数据泉州方面无法提供。不过施副主任介绍,从可掌握的报名情况看,除了在职考生需要进行英语等级测试外,参加考试的学生族不少是中职院校的学生,另外还有一些为低龄中小学生。

  忧虑:为拿证而考试该不该?

    “除了考证,似乎没有别的更好的办法能证明自己的实力。”对没有背景也没有资力的普通毕业生来讲,考证是唯一的“救命稻草”,起码在应聘的时候能够让用人单位眼睛亮一下。今年就要从泉州一所职专毕业的学生小洪告诉记者,这次他们班一半以上的同学报考了全国英语等级考试的二级。很多同学还打算,以后有机会的话再接着往更高的等级考。而那些年纪比较小的在校生考试的目的,则大多在于通过考试得到老师和周围大人对自己的认可。

    “既然考试不限年龄、学历,小孩如果有那个实力过级,我一定支持。”泉州的张女士这样说,她觉得作为家长,她鼓励孩子向难题发出挑战,她的观点代表了很多家长的意见。另一位姓王的先生则表达了他自己的看法,他说,就一些等级考试本身来说,对孩子意义不大。比如一些原本为成年人设计,现在被低龄考生追捧的考试,这类考试往往与学生的创造力和天马行空的想像力毫不相干。“就拿英语来说,考试题目中的阅读理解,所选文章可能偏重社会问题,年龄小的孩子要怎么理解呢?”王先生说,是否支持孩子去考级,每个父母也许会有不同的观点,但一定不能“拔苗助长”。

    提醒:不要让学生过早“定级”

    学生正处于成长、变化、发展中,过早地给他们评“等”定“级”,既不一定能代表他们就具备了立足社会、服务社会的能力,也不能预示他们今后的发展水平。一位从事英语教学多年、不愿意透露姓名的老师告诉记者,我们不可能取消所有向学生开放的等级考试,但在升学时禁止用各种等级证书作为选拔学生的标准,是我们能做和应该做的,这样才能从源头上消除各种额外考试给学生带来的沉重负担。

    为拿证书而考试不一定能成为升学的筹码,如果只是为了让自己发展兴趣有一个更高的目标,参加等级考试不算是件坏事。这位老师说,考试毕竟存在,而且学生和家长若是出于自愿,老师是不会阻碍孩子参加考试的。不过,如果把学英文过早考证的劲花在综合能力的提高上,也许比单纯拿个小“本本”效果要好得多。

 

来源:海峡都市报

发布者: 陶桃  发布日期: 2007-04-04     返回
陶行知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