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楚材与陶行知
李楚材(1905-1998)先生,江苏张家港人。他是上海市名校位育中学的创办人,并长期担任该校校长,1984年又被上海市人民政府任命为名誉校长,他是上海著名的中学教育家。李楚材先生是陶行知的学生。他在思想上深受陶行知的影响,在行动上创造性地实践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努力研究陶行知及其教育思想。在他的一生中,无论是青年时期、中年时期,还是他的晚年,都和陶行知及其教育思想紧密相连。
青年时期的李楚材,是陶行知在晓庄师范最早的13位学生之一,是我国乡村教育改革的先行者。
鉴于中国以农立国,乡村教育是立国之根本,以及旧中国的乡村教育走错了路,必须悬崖勒马,另找生路的认识,陶行知决心筹集一百万元基金,征集一百万位同志,提倡一百万所学校,改造一百万个乡村,合起来创造出中国的伟大的新生命。为了实现这个理想,1927年3月15日,他在南京郊区小庄创办了试验乡村师范学校,即晓庄师范。这是一所新型的师范学校,其培养目标是有农夫的身手,科学的头脑,艺术的兴趣和改造社会精神的乡村教师,它在招生、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方法等办学的各个方面,都与传统教育不同。比如招生,就别开生面。投考资格强调“愿与农民共甘苦,有志增进农民生产力,发展农民自治力”,考试科目除作文一篇、五分钟演讲、智慧测验、常识测验之外,还进行垦荒考试。这所学校在当时惊世骇俗,但也使一些有志青年看到了中国教育的希望,纷纷慕名前来投考。李楚材先生就是其中之一。
他当时在上海爱国女学校任教。该校校长季通先生是一位从教二十年的老教育家。除在上海办理爱国女学校外,还准备创办私立虞山中学及乡村小学。他对当时的乡村教育非常不满,指出其弊端丛生。“于适应农民生活之知识、能力,毫不顾及。求其最大效果,亦不过识字记帐。而流弊所及,除最少数升学外,余都养成肩不挑担,手不提篮,不农、不工、不商之无业游民。”认为陶行知的办法,与他所想的一样,“于改良乡村教育有绝大之效力”。因此,1927年2月18日,他专门致函陶行知,推荐本校李楚材和季时贤两人前去报考。他在给陶行知的信中写道:“务祈严为考验,倘蒙录取,毕业后拟嘱办常熟县鹿苑乡第二小学及敝处私立小学校。”陶行知接到这封信很高兴,在复信中说:“拜读二月十八日手书,欣喜吾道不孤,不禁为乡村教育前途额手相庆。”并表示欢迎李楚材和季时贤两人来报考,“一经录取,必当尽心指导,俾能回乡服务,造福村民,以无负于我公之厚望。”李楚材果然不负季校长的厚望,顺利通过入学考试,成为晓庄师范陶行知最早的13位学生之一,也成为我国改革乡村教育的先行者。
1928年8月,李楚材与晓庄师范最早的13位同学经过近一年半的教学做,完成学业,正式毕业。在毕业前夕,李楚材写了《别矣晓庄》一文,表达对母校的眷恋之情,以及发扬晓庄精神,改革乡村教育的决心。关于在晓庄的学习生活,李楚材在《破晓》一书中作了生动具体的描述。如记叙入学垦荒考试,他在书中写道:“白粉线一方方的划好,各人手里都拿着山锄,号笛一响,大家向荒芜的山上垦去。汗从额角上背上渐渐渗出,于是把棉衣脱去,依旧不息地垦掘,流着热汗。汗发出水蒸汽,像白雾般在眼前。喘着气,呼呼地在喉间作响。不一会,锄柄上有红色粘着,心里非常害怕。这是什么咧?原来,是从薄脆的手皮里所浸出的鲜血呀!血!不管。要做一件事,要使一件事做得好,总要流汗,总要流血。”如此等等,真实地反映了晓庄生活的场景。所以,陶行知在为该书所写的序言中称“《破晓》是楚材在晓庄摸黑路之自述”,“是楚材和他的伙伴在晓庄所过生活之写真”。该书一共有30多篇文章,写成于1928年12月前,1932年9月由上海儿童书局出版发行,1933年4月重版。该书是李楚材的第一本著作,也是我们研究李楚材,研究晓庄师范的重要资料。
从晓庄师范毕业后,李楚材先是与戴邦杰(又名戴伯韬)一起,被国立中央大学民众教育院聘为民众文学和民众运动的指导员。不久,因浙江省立乡村师范学校(简称湘湖师范学校)办学的需要,经陶行知推荐,李楚材被聘为该校指导员即教师。
湘湖师范学校是在陶行知直接指导之下创办起来的又一所新型的乡村师范。1928年10月1日开学,地址在浙江萧山的湘湖。创办之初,它以南京晓庄师范为榜样,办学宗旨和指导思想都与晓庄相同,校长和指导员都是由陶行知派遣过来的晓庄师范第一期的毕业生。因此,该校被称为是“浙江的晓庄”。但尽管如此,他们在思想上仍很清晰,湘湖师范不能全盘晓庄化,而必须从实际出发,有所创造。校刊《湘湖生活》1929年第6期发表李楚材《致词》一文,就很明确地提出这一点。他说:“怎样使一个小学活起来?怎样使一个师范生去办个活学校?怎样训练师范生有活能力?一切的问题都在我们脑中盘旋,我们都想去解决,我们天天在变换新方法,天天在破坏旧模型。一个方式方才开始而有不适宜的地方,我们不惜牺牲一切,重行转变;或者不充实不满意的地方,随时增删修正;我们对于现在的修正和创造,决不敢自满,决不敢奉为天经地义。我们继续不断的在创造,继续不断的在破坏,继续不断的在努力,以求解决我们的种种问题。”1986年,他在《初期的湘湖师范》一文中,具体阐述了在早期湘湖师范的办学实践中,对晓庄精神的继承发扬和开拓创新。他认为,继承发扬主要是开辟精神、民主生活、斗争意志和集体自学与自由讨论。开拓创新则主要表现在学校行政组织、教学方式、教学内容等方面。由上可见,青年时期的李楚材,是陶行知乡村教育思想的积极追随者和创造性的实行者,是我国乡村教育改革的先行者。
中年时期的李楚材,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自觉实践者和陶行知民主运动的坚定支持者。
1943年,在位育小学的基础上,李楚材创立了上海位育中学。在位育中学的办学实践中,他自觉地实践陶行知的教育思想。位育中学50届校友,著名科学家陈佳洱在《光明日报》一篇题为《家庭、学校所给予我的影响》的采访文章中,非常明确地说到了这一点。他说:“印象深的是我就读的上海位育中学,当时的校长是陶行知先生的学生,学校秉承了许多陶行知的教育思想,每年都举行科技节,展示学生的各种发明创造。比我高一班的同学用自制无线电发射台播音,我在家里也能收到,真是佩服。我和我的同学后来发起创办了叫《创造》的刊物,发表自己的作品,翻译《大众科学》等外文刊物上的文章,自己印发。当时中学生自己办刊物的并不少见,但办科学类是独此一家。为此还有记者来采访我们,我写的文章《我们是怎样出版创造的》,还配发编者按,登载在当时的《大公报》上。”
抗日战争胜利后,陶行知于1946年4月18日从重庆,经过南京来到上海。到7月25日因脑溢血去世,在上海度过了他人生中的最后100天。在此期间,陶行知积极投身反内战,争和平;反独裁,争民主;反压迫,争生存的民主运动,成为上海地区民主运动的中心人物。李楚材先生坚定地支持陶行知的民主运动。陶行知一到上海,就与李楚材联系,约定当月21日下午在新闸路大任小学,与上海教育界进步人士见面。在这次见面会上,陶行知对生活教育的奋斗历程,整整谈了两个小时。
4月25日下午,陶行知应邀向位育中学等校师生作讲演。在讲演中,他猛烈抨击国民党接收大员忙着抢房子、抢车子、抢金子、抢女子、抢位子的“五子登科”,而惟独不管老百姓的生活疾苦。勉励师生要以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美人不能动的高尚人品投入民主运动,为和平、民主、团结、统一多作贡献。作为一校之长的李楚材,在当时邀请陶行知作这样的演讲,是要冒一定风险的。
除此之外,为了推进生活教育事业的发展,李楚材还与陈鹤琴、段力佩、张文郁等上海教育界人士,帮助陶行知筹组生活教育社上海分社。5月12日下午,他出席了生活教育社上海分社的成立大会。
晚年的李楚材,是陶行知及其教育思想颇有建树的研究者。
尽管青年时期的李楚材,就已著书、撰文介绍陶行知在晓庄师范的教育改革,以及他们在浙江湘湖师范的实践。1946年7月,陶行知去世后,他也曾撰文《陶校长的精神》悼念。但究其一生,李楚材对于陶行知及其教育思想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晚年。据我目前所掌握的材料,自1981年以后,他先后出版相关著作一部:《陶行知和儿童文学》(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1986年版),在各种报刊杂志上发表文章15篇,分别是:
1、《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文史资料选辑》(上海)1981年第3辑。
2、《陶行知青少年时期种种》,《行知研究》1983年第10期。
3、《陶行知先生在上海》,《上海政协报》1985年10月18日。
4、《初期的湘湖师范》,《浙江陶研通讯》第1、2期合刊(1986年6月)。
5、《读陶先生在〈金陵光〉上发表的十二篇文章有感:兼论大学生的志向、行动及影响》,《行知研究》1988年第3期。
6、《陶行知先生的道德观》,《中陶会、基金会会讯》第27期(1989年8月)。
7、《陶行知还是个卓越的文学家》,《新民晚报》1991年10月27日。
8、《陶行知校长和方与严同志》,《中陶会、基金会会讯》1992年8月。
9、《大众教育与小众教育》,《行知研究》1993年1期。
10、《徽州两青年:陶行知、胡适之》,《行知研究》1995年3期。
11、《颂陶行知先生》,《新民晚报》1995年11月22日。
12、《最后的一面》,《行知行》1996年6月25日。
13、《陶行知先生生年考》,《金陵陶研》1997年8月。
14、《山海工学团简史》,《行知行》1998年2月25日。
15、《陶行知先生的精神》,《中陶会、基金会会讯》第112/113期(1998年4月)。由上可知,李楚材先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陶行知的生平活动、陶行知创办的教育事业、陶行知的道德教育思想,以及陶行知在文学上的建树等,为陶行知研究作出了重要贡献。
综上所述,自1927年春,经季通校长的推荐,李楚材考取晓庄师范成为陶行知的学生以后,他的一生从此与陶行知结下了不解之缘。他是陶行知乡村教育思想的积极追随者和创造性的实行者,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自觉实践者和陶行知民主运动的坚定支持者,也是陶行知及其教育思想卓有成效的研究者。一句话,他是陶行知的好学生。
写于2005年11月8日
发布者: 陶桃 发布日期: 2007-02-27
返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