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史海钩沉
  

科举制度:中国人的第五大发明


科举制度:中国人的第五大发明



科举是中国的特产,它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人才选拔制度。这种利用考试的方法来选拔官员的制度打破了豪门世族对政权的垄断,使得人人机会均等,只要具有真才实学,都有当官的可能。这一人才选拔制度,基本体现了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是中国在选拔人才方法上的一大发明。这一发明,绝不亚于中国的四大发明。


一、中国科考程序概述


科举起始于隋开皇七年(公元587年),废止于清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前后历时了1300余年。
科举制度包括学校育才、科举选才、铨叙用才三个完整环节,遵循“公平、公开、公正”、“一切以程文为去留”的原则,具有较强的开放性和竞争性。
明清时期的科举有着一整套完善的制度和程序。它共分四级:第一级为童试,第二级为乡试,第三级为会试,第四级为殿试,并严格规定不可越级考试。
童试,俗称考“秀才”。秀才又称“生员”。其时,尚未取得生员资格的读书人,不论年龄大小,均称为童生。童生想要取得生员的资格,必须通过县试、府试(地、市级)和院试(省级)。院试过关的人,在规定名额内方可录取为生员。生员的第一名称为“案首”。如中国共产党第一任总书记陈独秀,便曾于1896年考中该科安徽省院试第一名,被称为“安徽案首”。
院试录取的生员,根据其考试成绩的好坏,被分配到县学(如现南京夫子庙大成殿建筑群就是古江宁县学)或府学(如南京朝天宫建筑群就是古江宁府学)深造。经过三年的学习考核,名列前茅的才能获得参加乡试的资格。
乡试,每三年一科,每科考三场,每场考三天,共计考九天。时间固定为阴历子(鼠)、午(马)、卯(兔)、酉(猴)年的八月,由于其时为秋季,所以乡试又称“秋闱”。
乡试的考场一般设在交通便利的省城。主考官由皇帝亲自委派。而监临官则由各省的巡抚担任。考题是:首场试《四书》、《五经》二场试“论”、“判”、“诏”、“诰”、“表”三场试“经史”、“时务”、“策”,并严格规定首场所考的《四书》、《五经》题均需采用“八股文”体。八股文为明清时期用于科考的一种特殊文体,称为“制义",又称“时文",“八比文”。八股文在使用初期实为一种规范性文体,而到了后期它却成为束缚人们创造性思维的工具。其时乡试考取的人称为“举人”,乡试的第一名称为“解元”。明代江南第一风流才子唐伯虎,就是因为在南京的乡试中考中了第一名,而被称为“南京解元”。
会试,又称“礼闱”,它是由礼部主持的全国性考试。参加会试的人,必须具备举人的资格,但又不是所有的举人都能参加会试,它们还得经过磨勘和复试的考核,唯有名列前三等的方可参加会试。会试的时间定为乡试后一年的三月举行,因其时为春季,所以又称“春闱”。会试的发榜在阴历的四月,此时正值杏花开放,所以也称作“杏榜”。会试杏榜题名的称为"贡士",会试的第一名称为“会元”。 殿试,为科举最高一级的考试,由皇帝亲自主持。时间一般为阴历的四月。考试内容为“经、史、时务、策”,规定当日交卷。殿试考中的称为“进士",进士的第一名称“状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按清代的规定,一甲三名在殿试揭晓后立即授职:状元授翰林院修撰;榜眼、探花授翰林院编修;其他进土,则按复试、殿试、朝考所得等次,分别授予庶吉士、主事、中书、行人、评事、博士、推官、知州、知县。
科举,除了有文科,亦有武科。武科开始于唐武则天长安二年。武科和文科一样,分童试、乡试、会试和殿试四级进行,考取的人分别授予:武生员、武举人、武进士等称号。武科的考试分为内场和外场:内场主要考试《武经七书》;而外场则主要考马、步射、弓、刀、石等膂力武艺。武进士前三名亦有武状元、武榜眼、武探花之称。然而人们对于武举并不十分重视,尤其到了清代晚期,特别是在鸦片战争之后,清王朝对外战争中的屡屡失利,迫使清廷不得不在光绪二十七年宣布:"所习硬弓、刀、石及马、步射,皆与兵事无涉,施之今日,亦无所用。"下令"永远停止"。
就在武举被废的第四年,慈禧太后迫于中国资产阶级"兴学校废科举"的舆论压力,接受了张之洞、刘坤一等人的建议,于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七月宣布:"自丙午科开始,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

二、科举在中国的影响


科举制度自隋开皇七年(公元587年)创立,至清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废止,在中国实行了一千三百年之久,选拔出了八百多名状元,十万名以上的进士,百万以上的举人。这个庞大的群落,当然也会混杂进一些卑劣之人,但就整体而言,却是中国历代官员的基本队伍,其中包括着一大批极为出色,有着高度文化素养的政治家、军事家、经济学家和行政管理专家。没有他们,也就没有中国的大唐盛世,两宋的繁华,元明的强盛,满清的一统。为了选拔这些人才,几乎整个中国社会都动员起来了,而这种历久不衰以儒学为主要考试内容的科举制度,成为中华民族在群体人格上的一种烙印,如:"学而优则仕"、"鱼跃龙门"、"金榜题名"、"青云直上"、"独占鳌头"、"望子成龙"等科举思想、科举术语,至今仍然存在于人们的心中,存在于社会的各个角落。毋庸置疑,历史上由科举制度而形成的科举文化,己成为这一时期中国历史文化的主体。


三、科举对世界的影响


科举是中国的发明,对东亚和西方国家产生过深远的影响。日本曾一度仿行过科举;韩国(朝鲜)、越南曾长期实行过科举制度;英、法、德、美等国曾借鉴科举建立了文官考试制度,推进了西方文明的进程。
其实,科举制度的西传早为西方学者所肯定。据不完全统计自1570年至1870年的300年间,用外文出版涉及中国科举的文献达120余种。如美国学者柯睿格1947年在《哈佛亚洲研究学报》发表的论文中便指出:“以科举考试为核心的中国文官行政制度的创立,是中国对世界的最重要贡献之一。”1964年,美国学者顾立雅(greel)也发表过这种看法:中国对世界文化的贡献远不止造纸和火药的发明,现代的由中央统一管理的文官制度在更大范围内构成了我们时代的特征,而中国科举制在建立现代文官制度方面扮演过重要角色。美国汉学家卜德在《中国思想西入考》一书中则说:"科举制无疑是中国赠予西方的最珍贵的知识礼物"。《剑桥中国隋唐史》一书的编者崔瑞德(Twichett)也认为:唐代的科举制度经过以后的长期发展几乎被全世界所接受,“许多世纪以后,这一制度为我们所有西方国家以考试录用人员的文官考试制度提供了一个遥远的榜样。”
可悲的是,在现代中国人的印象中,科举却是一种落后腐朽的封建制度,更多的是作为批判对象而被加以介绍的。如:孩子们的课本上有《范进中举》和《孔乙己》;各地的戏剧舞台上有《琵琶记》和《秦香莲》把科举描绘得令人心悸,使人们有一种摆脱科举后的轻松。但是,如果用这些动人的艺术作品来替代现代人对整个科举制度的理性判断,显然是太轻率了。80年代以后,当我们准备借鉴西方文官制度以建立中国的公务员制度的时候,这才发现原来西方文官制度竟然还是从中国学过去的。1983年,美国卡特总统任内的人事总署署长世界著名学者区伦·坎贝尔应邀来北京讲学时便坦率地说:"当我被邀来中国讲授文官制度的时候,我感到非常惊讶。因为在我们西方所有的政治学教科书中,当谈到文官制度的时候,都把文官制度的创始者归于中国。"的确,中国历史上有不少事物是"失之华夏,得之四夷",许多在我国本土上未被重视的东西,传至海外后反而被他人发扬光大。但不管怎么说,中国科举制度西传欧美,是中国对世界文明进程的一大贡献。 (作者为南京江南贡院历史陈列馆馆长)
发布者: 陶桃  发布日期: 2007-03-05     返回
陶行知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