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史海钩沉
  

周武:从校歌看民国时期的大学校园精神


万里长征,辞却了五朝宫阙,暂驻足衡山湘水,又成别离。绝徼移栽桢干质,九州遍洒黎元血。尽笳吹、弦诵在山城,情弥切。千秋耻,终当雪;中兴业,须人杰。便一成三户,壮怀难折。多难殷忧新国运,动心忍性希前哲。待驱除仇寇,复神京,还燕碣。


    这是一首西南联大的校歌,歌词调寄《满江红》,联大中文系罗庸教授所作。
 

    歌词中的“仇寇”二字,原为“倭虏”,联大编制校歌、校训委员会决定采用这篇歌词作为校歌时,为含蓄起见,改“倭虏”为“仇寇”。余生也晚,十多年前在披览西南联大校史资料时才在无意中读到这首在联大校友中已传唱了半个多世纪的校歌。许多文字看过了也就忘了,但我至今仍然清晰地记得,第一次读到这篇歌词时在我的心灵深处激荡出的久久难以止息的波澜。伴随波澜的起伏,我仿佛走进了那个漫天烽火的岁月,看到了现代中国最负盛名的三大学府——北大、清华和南开的师生在“仇寇”炮火和硝烟中万里南迁的身影,听到了山城的皱褶里传出的弦诵之声,……我知道,这不是一首普通的校歌,它所书写的不只是联大自身的历史,更是在颠沛、板荡和乱离之中一代青年学子的担当世运之气。在那激扬悲壮的旋律里是难折的“壮怀”,是“旧邦”中的“新命”。后来,我又在不同的场合陆续地读到其他一些大学的校歌,一样的情怀,不一样的旋律,共同组合成那个时代学子心中豪迈、壮阔的交响,其中的每一个乐章,每一个音符,都跃动着一种难以抑止的民族“新生”的渴望,一种青春生命中焕发出来的刚毅坚卓的精神,一种那个时代陶铸而成的昂藏挺特的理想。并且,这种渴望、精神和理想全都化作了那个时代青年学子的向往、憧憬和追求,成为一代又一代校友心中最温馨的集体记忆和共同语言,并融入民族历史的血脉之中。


    当时我就想,如果把这些校歌汇集成册,那该是多么动人的记录!但是,我又想,这大概只能是一种奢望了,半个多世纪之后,山河犹在,人事已非,许多大学往事早已在俯仰之间化作了陈迹,到哪里去找回寄在已成逝波的那个时代深处的梦想,到哪里去打捞遗落在历史汪洋中的碎屑残片,到哪里去唤醒被尘封在冷酷的时光隧道中的校园记忆!就在我恍然若失的时候,我的同事马军先生给我发来一个邮件说,他已经网罗到一百多首民国时期的大学校歌,拟以“桃李芬芳”为题,分“国立篇”、“省立篇”、“私立篇”及“其他篇”,辑汇成册交出版社出版,希望我能为这部校歌集写几句话。不久,他就将已编好的书稿搁在我的书桌上。书ZG辑录了民国时期107所高校的校歌,既有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燕京大学、圣约翰大学、西南联大、浙江大学、南开大学、中央大学、中山大学、北洋大学、复旦大学、交通大学、厦门大学、暨南大学、同济大学、东吴大学、沪江大学等著名学府的校歌,也有持志大学、铭贤学院、内政部警官高等专科学校、达德学院等现在已不太为人所知的高校的校歌。虽还不能说已将当时所有大学的校歌都囊括以尽了,但就收录在案的这107首校歌而言,已足以展现民国时期高校校歌特具的神貌了。


    校歌之于它的学校,就如同国歌之于它的国家,它可以说是校园生活的现代图腾。对大学而言,校歌不只是一串音符,一簇象征性的符号,更是一种灵魂,是大学精神的集中体现,并代表各该校的特点。它是由各该校的历史传统和办学风格凝聚而成的,它的旋律萦绕、弥散着每一位学子心中的憧憬和梦想。因此,当时从教育行政部门到各高校,对校歌的编制都极为重视,西南联大就是一个显例。1938年6月,南京国民政府教育部曾专门就校歌事发出训令称:“音乐一科,为陶冶青年儿童身心之主要科目,自古列为六艺之一。现在各级学校教授音乐,取材虽未尽趋一致,但自编校歌,以代表各该校之特点,而于新生入学之始,则教之歌咏,以启发爱校之心,影响至为重大。兹为考察起见,各学校应将所编校歌,呈送本部,以备查核。”仍未编制校歌的学校,必须抓紧编制,并限期呈报。这个训令下达之时,联大甫从长沙迁到昆明,开学还不过一个月,校舍、设备问题亟待解决,秋季招生即将部署,头绪纷繁,无暇顾及校歌。


    10月3日教育部再次以训令催逼,“限一个月内将办理情形及校歌、校训呈报”。10月6日,联大成立了编制校歌校训委员会,聘冯友兰、朱自清、罗常培、罗庸、闻一多为委员,并请冯友兰为该会主席。经过反复讨论,到1939年6月30日,校歌委员会通过了以罗庸作词、张清常作曲的《满江红》为校歌的方案,随即由校歌委员会具函向常委会呈报。7月1 1日,联大常委会第112次会议决议通过,7月15日,常委会向学校各部门知照校歌通过事,19日备文向教育部呈报。从开始编制到最后通过,联大校歌的编制过程前后竟持续了9个多月!此后,这首校歌便伴随着联大学子,每位新同学注册后,都会得到一页铅印校歌,在校歌中入学,在校歌中成长,并永铭在联大校友的“心版”上。其实,不只联大如此,每一首校歌的编制过程都是慎之又慎的,只要看看这部书中的词曲作者就知道校歌的制作是如何之慎重,以及校歌在校园文化中的份量了。词作者有蔡元培、黄炎培、范源廉、张澜、陈果夫、罗庸、叶楚伧、成仿吾、马一浮、郑贞文、唐蔚芝、王毓祥、萧公权、陈瑜、易韦斋、汪东、熊庆来、冯涤尘等;曲作者有聂耳、李叔同、赵元任、萧友梅、张清常、程懋筠、嵇文甫、唐学咏、阎绍璩、李抱恍、冯孝思、陈歌辛、沈心工等。这个名单当然不能说已囊括了那个时代所有最好的歌曲作者,但这里列出的部分名单就已大致可说是一时之选了。邀请名家为各大学校歌填词谱曲,当然是希望通过他们手中的纸和笔抒写出大学师生的心声。


    马军在“编后小记”中说:“编辑本书源于两年前一个偶然的念头,当时便以收满百首为目标。启动以后才发现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不过,我这个人还算有点恒心,学术研究之余,四处奔走,百般搜寻,权且作为一种调节和休息。”这本书就是他穷两年之力、艰辛劳作的所获。为了便于读者比较真切地聆听和解读这些校歌,马军在编辑时颇下了一番功夫,除了注明每首校歌的出处外,还在每首校歌之前撰写了该校的简史,扼要地介绍该校的沿革,并尽可能配上该校的校训及校徽、校旗的图案。套用一个流行的句式,可谓以校歌的精神来编辑校歌,个中的甘苦当然不是我所能完全体会的,可是,我多少能够理解它的价值。在一个放逐理想的时代里,书中的那些校歌,以及校歌中的理想,不免给人以一种恍若隔世之感,但我想这也许正是马军这项工作的意义所在。因为大学的名字就叫理想,校园就应该是孕育理想的摇篮!如果连大学城里的学子也不能“脱心志于俗谛之桎梏”,那就不仅仅是校园本身的悲哀了!


    弦歌中的时代早已离我们远去,但弦歌中寄托的理想却将永恒。

发布者: 陶桃  发布日期: 2007-03-22     返回
陶行知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