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史海钩沉
  

1977-2007:两代人的高考轨迹组图


来源:北京晚报

 
 
 
 


资料图片:1977年的准考证

    2007年的高考马上就要到来,又将有无数学子背负着青春的理想与家人的期盼,像个战士般,走进这场战役中去。高考,这个被视为通往梦想的阶梯,至今已走过了30年的风雨路。这一路上,它见证了30场智慧的搏斗,它亲历了30回灵肉的煎熬,它记录了30次青春的悲欢。它像一张无形的大网,罩起许多年轻的心灵,撑起许多辉煌的理想,也网住许多难以忘却的回忆。尽管被烙上了不同的时代印记,但每当高考来临的时候,总能唤醒许多人的记忆。这并不需要什么理由,只因它曾激荡着那么多人的命运和未来。

    1977年8月,随着具有历史意义的科教座谈会的召开,让570万个青春之梦有了实现的可能。同年12月,那场在冬日里举行的考试,成为了一个时代的转折点。那些从农村、工厂仆仆走来的年轻人手捧着宝贵的名额,心怀着不安的理想,经历了人生中最具革命意义的一战。自此,一个国家的前途在一夜之间好似被重新点亮。30年的春秋,弹指一挥间,关于那个火热的年代和那份奋发的意气,大多被尘封了。但关于那场高考,仍萦绕在多少人的心头。变的是时间,不变的是记忆。当他们中的有些人的后辈也将踏上这征途时,记忆在重演,命运在轮回。两代人的高考轨迹在30年后出现了重合,无论是77届,还是07级,对于他们来说,无疑是一种机缘的巧合,也将会是一份难得的高考回忆。

    老爸的1977

    我是年龄最小的考生

    姚强,1961年出生,现任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公司党组成员,副总经理。30年前,刚满16岁的他参加了首届高考。姚强出生在山东泰安,在上大学之前,他只念过一年的高中。高二时,他所在的平阴县一中选拔了18位学生参加1977年高考。他幸运地成为了其中的一员。他回忆,当时整个社会对考大学没有任何概念。自己也没有任何压力,老师让去考就考。在准备高考的阶段里,姚强用了“日夜奋战”四个字来概括。“那个时候我们没有任何复习卷子,因为我只上过一年高中,没有学过几何。高考前作文也只做了不到十篇。”当年只有16岁的姚强并不知道紧张,甚至也不理解在高考的考场上为什么有人会紧张地晕死过去。在那个特殊岁月的年代里,老少同场是一道特殊的风景。又瘦又小的姚强自然成了考场上的小朋友。“我一点不紧张,毕竟我那时候才上高二,年龄小,不太懂事,所以并没有把高考当回事。只是觉得来考试可以积累下经验。”

    高考结束后,姚强在1978年的1月份等到了体检通知。“等来了体检通知就相当于考上了大学。所以全家人特别激动。妈妈还特意拿出酒来让我的同学来家里玩。”在当时信息闭塞的时代,这些学生不知道高考是怎么回事,不知道什么是填报志愿,更不知道三年的大学和四年的大学有什么区别。姚强的老师曾告诉他们,如果通知上是三年大学,那就不要上,要是四年,就上。姚强最终考上了山东农业机械化学院(现为山东理工大学)的农业电气化专业。“我当时看到通知书上写着是四年,我就想这肯定能上了。”后来他才知道,三年的是专科,四年的是本科。对于那年的高考,姚强始终在以一种敬畏的口吻强调着,那是一场改变命运的考试。


资料图片

    难忘的青葱岁月

    我的大学艰苦却充实

    作为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批大学生,77届的学生有着他们难以忘却的四年青葱岁月。在那场惊心动魄的考试后,他们如饥似渴地读书,从早到晚,从课内到课外,从图书馆到书店。他们的刻苦精神,他们的民族情结以及他们的忧国忧民,成为了那个时代大学生特有的气质。姚强笑谈,说他的大学时代,是在自学和苦闷中度过的。“自学,是为了学更多的知识”。

    在1979年的人民教育十月号上,有一篇名为《论人才成功的内在因素》的文章,其中讲到的管理人才的培养潜质深深吸引了姚强。从此,他开始业余学习管理方面的知识。“当时老往新华书店跑,里面有关管理知识的书籍我都翻遍了。那会儿我一个月才13元的生活费,十分艰苦,但我在大学里光买书就花了200多块。”姚强说,自工作以来,他换过15个工作岗位,干过专业技术,呆过共青团,做过设计,也跑过施工,但无论是哪种工作,他都能很快地进入角色。姚强认为,这都要得益于他在大学自学的管理知识。

    “苦闷,是在替国家的命运担忧。”姚强曾在一个初冬的夜晚,独自走在学校外的菜园,用他的话说“那时候就想着为全人类,想着祖国,想着这个民族的前途。从来没有想过自己。”姚强在当时做的一首诗他至今印象深刻——枯芦挑寒月,孤雁声断魂,小径间起伏,只影常屈伸。”而或许,也只有经历过的人才会体会其中的滋味。

    儿子的2007

    我的事情我做主

    时间的巨轮一刻不停地转动,命运的轨迹在30年后发生着不可思议的重合。姚强的儿子今年就要参加高考了,他用一种朋友式的语气告诉儿子:“你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主。”姚一凡,18岁,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应届毕业生。他今年报考了北京邮电大学的电子商务与法律专业。

    高考,从没有放慢过改革的步伐。从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到大张旗鼓地扩招,从“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到经济管理专业的火爆走势,从三门考试到“3+2模式”,它作为一面旗帜,毫无疑义地成为了这个世纪人生起点的先决条件。不可否认,30年的时光让我们对待高考的感情有着百转千回的心境。

    “现在的高考和30年前比有着太多的不一样,但它的性质没有变,它本身相对的难易程度没有变。”姚强说。儿子马上要高考,但作为老爸,姚强似乎没有其他家长如临大敌般的情绪。在刚刚结束的欧洲冠军联赛中,姚强几乎每天半夜都会陪儿子看足球比赛。一句“放心睡吧,两点半我叫你起来!”让姚一凡的心里踏实多了。对于这次高考,父子二人都看得很淡,“我告诉他,既要认真对待,又要知道,这只不过是人生的一道小门槛。未来的路还很长。”姚强说道。另一方面,老爸对儿子的成绩显得十分肯定。他表示只要儿子发挥正常,考上理想的大学应该不成问题。“我希望与他分享思考,而不是让他在我的影子下生活。这次报志愿,我们只是给他提供了参考,最后拿主意的还是他。做家长的对孩子的宽容和关爱比什么都重要。”也许是遗传老爸当年考试良好的心理素质,姚一凡现在已经把考试后的生活安排满了——考完试学车,7月份去趟英国,8月份上22天的托福班。(党晓晖 制图 李杭珊)

发布者: 陶桃  发布日期: 2007-06-18     返回
陶行知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