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家胡适是个自私男 美国女友为他终生未嫁
他们俩至1914年结识后,直到1920-1930年间才有肌肤之亲。早年曾在精神层面上有强烈的碰撞,韦莲司说她和胡适“在灵魂上已经结婚”。胡适说韦莲司是有思想力有视野有魄力有阅历的女子,还说在两人的通信中才能看到“真我的真相”。
一生只为胡适的韦莲司
1926年,北医首任校长汤尔和曾赠给胡适一首诗:“蔷花绿柳竞欢迎,一例倾心仰大名。若与随园生并世,不知多少女门生。缠头拼掷卖书钱,偶向人间作散仙。不料飞笺成铁证,两廓猪肉定无缘。”说的是当年胡适周旋于红袖之间的情形。“自古文人多风流”,可以说胡适也是个处处留情之人。据说他讲课时,看到女生坐在窗边,有寒风吹进来,他也会很细心地走过去替人家把窗给关上,体贴入微,绅士风度十足,引得许多女孩苦苦追求。江勇振先生曾著书说,胡适的女朋友不少,三个月亮,好几个星星,都围绕着他这颗太阳。甚至,他的美国女友为他终生未嫁。
胡适出身宦家,早年丧父,人品相貌、资质才气俱佳,上门订婚的人几乎踏破了门槛,乡亲对他的身价曾有一个“值百金”的说法,意思是说胡适若为女身,出嫁时可得到最高的聘金。
在胡适还热衷于砸铜钱、跑火马的游戏时,就被迫遵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与家乡的一位叫江冬秀的姑娘订了婚,戴上了封建婚姻的枷锁。
因此,胡适在1910年考取了第二次庚子赔款留学生去美国留学时,已是有婚约之人。1914年,他结识了一位名叫韦莲司的美国姑娘。韦莲司是个颇有天分的画家,出生望族,祖父是银行家,父亲是康奈尔大学考古生物学教授。1960年韦莲司离开美国,搬到加勒比海的小岛,直到1971年过世,享年86岁。
在二三十年代的美国,社交风气还没有现在这般开放,生活在美国东岸的韦莲司,受着清教传统的影响,可以说韦莲司在对待与胡适的情义上,表现出的是东方式的妇德。带领胡适走进西方文化的关键人物之一便是韦莲司,他们俩至1914年结识后,直到1920-1930年间才有肌肤之亲。早年曾在精神层面上有强烈的碰撞,韦莲司说她和胡适“在灵魂上已经结婚”。胡适说韦莲司是有思想力有视野有魄力有阅历的女子,还说在两人的通信中才能看到“真我的真相”。
胡适
而且,韦莲司和胡适有近五十年的书信来往,终生未嫁的韦莲司一生都在维护胡适的清誉。1962年胡适过世后,韦莲司把胡适写给她的每一封信都用打字机重新打过,再全部捐给胡适纪念馆。当时胡适的原配夫人江冬秀还在世,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兼胡适纪念馆主任黄克武先生说“实际上她是在把关,很可能把一些信件或言辞删掉了”。
更有意思的是,据黄克武先生介绍,胡适后来还给韦莲司寄过一张江冬秀与三个孩子的合影,而且1953年还带江冬秀到韦莲司家住了一个月。胡适真是个白玫瑰红玫瑰都不舍弃的人。
黄克武先生还说“胡适在情感上放得不多、收得很快,一旦发现这些女子陷得太深、有点纠缠的时候,他马上打退堂鼓,这就是胡适,在情感上相当内敛,保守,在各种各样的文件中尽量隐藏,蒋介石说他是‘新文化中旧道德的楷模’是有道理的,他受这种旧道德的束缚相当大。
“胡适对韦莲司早期是心灵之交,可后期由于他有了其他的星星跟月亮,对韦莲司有点不太理睬,而韦莲司却处处为胡适着想。所以相对来说,胡适是个自私的男人,谦谦君子,胆子小,不是敢爱敢恨那种,只想到自己怎么在情场中全身而退。对胡适来说,他需要的不是韦莲司这样刻骨铭心,为他牺牲一切的情人,他追求的只是短暂的浪漫的爱情火花。”
在感情方式上,胡适可能一直沉湎在传统的思想里,戴着封建婚姻的枷锁,他有一首《蝴蝶》小诗,表达了他的失落感和迷茫:“两个黄蝴蝶,双双飞上天。不知为什么,一个忽飞还。剩下那一个,孤单怪可怜。也无心上天,天上太孤单。”也许,他也不知道自己要什么样的爱情吧。
发布者: 陶桃 发布日期: 2007-11-05
返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