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尊山——民国时期忧国忧民的教育家
民国时期教育家黄尊山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泸溪在线
黄尊山(1880-1950),又名礼达,字达生,清光绪六年生于老县城武溪镇。 黄乡试中秀才。废科举兴学校后,入湖南高等学堂读书。清选官费留学生,黄被选中,入日本明治入学,攻读《社会学》及《法学》。留日九年,学有成就。 孙中山、黄兴等人在日组织同盟会,致力“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平均地权,建立民国”,黄赞同其主张,遂加入同盟会。 民国成立后,黄在北京任教育部佥事,后任大学教授,与友人办《新民报》。报纸停办后,协助友人创办私立民国大学,担任总务长。于教学之余,奋力从事学述蓍述,先后出版发行的有《释社会问题》、《救济制度》、《社会主义论》、《法制进化论》、《教育思潮大观》、《三十年日记》等,译著有《近世社会主义论》。 “九·一八”事变后,携眷南归回泸溪,任教于辰郡中学及省立四中(原名常德中学)。 民国33年(1944)春,成立泸溪县立简易师范学校。邑人以黄德高望重,皆欲黄出任校长。黄为家乡教育事业计,慨然应诺。次年于简师学校附设初级中学。为桑梓培育不少人才。 黄生性沉静,不谙政治,喜读书吟诗,国学素养高深。通晓日语、英语、治学严谨,且有恒心毅力。自留学时起,就写日记,从不间断,至去世止,积50年之久,亦非易事。前《三十年日记》已出版,宁乡名流周震龄为其题词作序。后二十年日记,尚未出版。这些日记计有国内外政局、时事分析、学术思想、人物评论、诗文逸事、风土人情等,颇具文史价值。 黄晚年好佛,对国民党军纪败坏、官兵扰民,甚为愤懑。曾作诗《国军过境》云:“毒雾弥天雪意骄,蛮山蛮水马萧萧,大军过后无青草,瑞玉封来有柳条。” 1950年7月,黄尊山病故于泸溪寓所。
发布者: 陶桃 发布日期: 2008-03-10
返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