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史海钩沉
  

章载功先生和歙县行知小学



1946年7月26日,伟大的民主战士、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患脑溢血猝然在上海病逝,安徽歙县人许士骐先生(陶先生的挚友、原中央大学美术系教授、画家、上海市杨浦区政协副主席、著名建筑大师贝聿铭先生的妹夫)倡导在家乡安徽歙县县城办一所行知小学,招收战灾儿童及贫民子弟入学,实践陶行知的教育思想,作为对伟大人民教育家的纪念。

许先生这个想法符合陶行知纪念委员会的倡议精神,获得中国福利会主席宋庆龄先生的赞许,当即得到歙县各界进步知名人士和旅沪同乡会支持与称赞乐助。提出'惠而小费,利他而无损于己'的原则。首先得到章载功先生等旅沪工商人士大力赞助,推行每人捐助万元(解放前旧法币)运动,筹集学校基金达八百万元之后,随即成立校董会,许士骐先生出任董事长,章载功、孙维嵩、张国良、项厚轩、柳戟门等任董事,并在上海积极发起设立歙县私立行知小学董事会驻沪办事处。

1947年7月18日歙县上路街许士骐先生祖宗老屋先行开学。招收一、二年级各一个班,入学学生不收任何费用,还帮助赤贫子弟解决部分生活困难。行知小学遵循陶行知先生所提倡的'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办学宗旨,向贫寒人家的子弟敞开大门,减免穷人家孩子的学费,实施平民教育,'手脑并用','教学做合一',深受广大穷苦人的欢迎。

1948年春,又获章载功先生等人资助,许士骐先生专程返歙建校,选定上路街政山麓一真庵前为正式校址。1948年七月,第一期工程告竣,计教室四间,办公室二间,储藏室二间(均为章载功先生等人捐赠),并于当年秋季招生开学,共开一、二、三年级各一班,由许士骐先生兼任校长,聘请陶行知先生的学生、早年晓庄师范毕业生唐明性先生担任首任校长。当年,学校被列为中国儿童福利基金会和战灾儿童义养会的赞助单位,定期拨发学校经费和赈济物资,师生克勤克俭,建筑办学,深得乡人好评。该校的创办虽有知名人士的赞助,但八百万元(旧法币)的筹募基金基本用于建校,学校正常开支甚感困难。教师工资无法支付。在这关键时刻,中国福利会宋庆龄主席十分着急,派陈永淦和张宗安(女)两人到行知小学视察,了解经费情况。1948年冬,宋庆龄及时批准了行知小学为中国儿童福利会和战灾儿童义养会赞助单位,并确定义养生10名,每月拨美金三百元,除付一部分给义养生本人作生活补助外,其余均作学校正常经费开支。

1950年1至11月义养会补助该校美金六百一十六元,占学校总经费的70.4%,义养会还经常寄图书、学习用品、呢绒衣裤、儿童大衣、棉衣棉裤,以解决学生困难。1949年春,在东北、华北解放战争节节胜利的大好形势下,宋庆龄主席又委派陈永淦先生再一次来到行知小学看望师生,鼓励师生齐心协力度难关,满怀信心迎解放。解放后,宋庆龄主席对行知小学更是关怀备至。每年'六一'节都给师生写信、题词,以表亲切慰问,董事会聘请王世杰同志和当时县文教科长方怀毅同志为董事,对义养生继续给予经费上的资助。直到1950年12月21日,由于美帝国主义发动侵朝战争,对中国实行经济封锁,义养会存美捐款全部冻结。

由于章载功先生资助数额在前几位,具体数字目前没有文字记载,但从1997年9月新编的《安徽省歙县行知小学校史(1947-1997)》记载可以看出章载功先生的重要贡献。由于章载功先生在建校资金上的大力资助,许士骐先生与校董事会允诺教室建成后,在校园内设'载功堂'横匾永志纪念,以弘扬章载功先生捐资办学的美德。后因通货膨胀,第二期工程未能动工,一直拖到1949年以后,中国大地解放,政权更替,解放初期以不宜宣扬资本家的政绩为由,立堂纪念的诺言始终未能实现,也因此没人再提及章载功先生的名字。直到粉碎'四人帮',中国大地拨乱反正后的1984年7月,歙县陶行知教育思想研究会在行知小学立校史碑记。1997年9月,行知小学五十周年编印行知小学校史(1947-1997)。行知小学大事记中,1946年、1948年两段记载,才有了章载功先生的英名。校史由许士骐先生的妻舅贝聿铭先生题词:'发扬行知精神,培养二十一世纪人才。'许士骐先生是章载功先生的同乡谏友,曾赴法国留学西画。1948年底,从江苏徐州小麦研究所工作的歙县人项厚轩先生受许士骐先生委托来校任不拿工资的小学校长,是章载功先生的大嫂舅公。

章载功先生1908年12月23日出生在安徽歙县(徽州)一个不足100户人家的小山村--留村,文化程度私塾六年。自幼五岁亡父、七岁亡母,寄于兄嫂檐下,十三岁(1922年)一把雨伞,一个包裹只身来沪谋生,在上海南市毛家弄口协盛元布庄当学徒,倒过夜壶,洗过水烟壶,寄人篱下,扛过布包,学过帐房,一路从推销员(当时称跑街)到经理,再到总经理,投资棉布号、茶叶店、房地产、股票;批发棉布、印染布;投资棉布印染工业。1925年在庆顺里淬孚洋货号任职员;1932年与他人合股开办协昌布号并任经理;1936年起先后在永安纱厂、沦华染织厂担任跑街,合开华盛棉布号、中一棉布号、庆大详棉布号;后又合办长城棉布公司;先后分别担任跑街、经理、总经理。上海解放后,1950年,出任中国三新实业社维持生产委员会主任委员,因组织复工维持生产支持人民解放事业,受到当时华东军管会主任、上海人民政府陈毅市长的接见表彰。1954年在三新振染织厂担任副经理,1956年公私合营后担任三新染织厂(文革中改名为上海色织一厂)副经理,分管供销采购;参加过社会主义教育学院学习,是工商联成员。'文革'中遭受了迫害和摧残,下放车间三班劳动,58-66岁(1966年至1974年)长达八年。于1974年按编外退休。1976年粉碎'四人帮'后得以平反,改作干部退休。1992年1月20日病逝于脑溢血。

他一生为人刚正不阿,热情待人,助人为乐,家乡父老乡亲的子女赴沪求生、读书,都得到他的资助。两位侄子由他资助培养到大学毕业,乡亲的子女赴沪谋生,他资助办店,给房住,安排工作。过年过节,店里的学徒无不受他关爱。由于一生助人为乐,博得同仁、同事、父老乡亲、亲朋好友的一致爱戴与敬重。'文革'没有结束的年代里,年老退休在家,还有不少工人朋友来探望他。

由于年幼丧失父母,念书不多,更体会到读书受教育对个人而言是成家立业之本,对国家民族而言是强国盛邦之道,深知知识教育的重要性,所以重视知识、资助教育、兴办教育是他一生追求的事业。歙县的行知小学若没有章载功先生的牵头资助,许士骐先生无法办校。

除了歙县的行知小学,还和他的大哥章翼臣先生及同乡在歙县留村创办了育才小学,由于办学严,颇得乡亲的好评。在解放初期,为纪念迎解放被反动派杀害的民主斗士方志农先生,化了不少钱财和精力创办了上海志农初级中学。用他老伴的话说,生意上赚的钱,除了维持家庭的生活开支,有钱就资助学校,兴办教育,还有就是资助亲朋好友、父老乡亲的子女读书、成材。

歙县行知小学创办人许士骐先生、校长唐明性先生、项厚轩先生、主要资助人章载功先生等先辈早已谢世,写一篇小作以资纪念。缅怀宋庆龄主席,纪念创办过程中的这些先辈,追念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战斗的一生和他的献身精神、教育思想,对振兴21世纪中国教育事业还是有启迪作用、表率作用和榜样作用的。

 


   
歙县行知小学校史
2008-2-26 13:20:01  作者:踏水无痕  发布人:踏水无痕 点击数:140  评论共:0条 收藏此页推荐阅读    

 

 

 

 

 

 

 

 

 

 

 

 

 

 

 

 

 

 

 

 

 

 

 

(来源:歙县行知小学,本网站编辑)


发布者: 陶桃  发布日期: 2008-07-15     返回
陶行知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