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史海钩沉
  

辜鸿铭、章太炎、陈独秀:文坛翘楚的落拓不羁


历史上的名人总有很多被有意无意丢弃的“边角料”——逸闻趣事,这些往往能以小见大,钩沉诸多历史的生机和真实。《晚近中国名人逸闻录》一书录介了中国近现代历史上一些名流的趣闻掌故。这些特殊人物的非凡人生,让读者在一窥历史真相的同时,又领略到无限乐趣。

国学大师

辜鸿铭:中国仅有的两个“好人”之一

生卒年:1856-1928 籍贯:福建同安

主要经历:1867年,赴英留学;1912年,参加宗社党保皇;1917年,被聘为北京大学英文系教授。

19世纪末日本首相伊藤博文访华时,曾会晤辜鸿铭,名为请教孔孟学说,却语含讥诮:“先生留学欧美,精通西学,难道还不知孔子之教能行于数千年前,而不能行于当今吗?”辜鸿铭微微一笑,道:“孔子的思想,就好比加减乘除,几千年前是三三得九,几千年后依然是三三得九。贵国如果没有孔子之教,焉能有今日?”不待对方发话,他又接着说,“不过,阁下说的也不是没有道理,三三得九也有不正确之处。比如说,我们向洋人借款,三三得九却七折八扣变成了三三得七。还钱时,三三得九却连本带利还了十一!嘿,我真是落伍得很!”一席话说得伊藤博文哑口无言。

五四运动时,辜鸿铭虽然是保皇党,却要与蔡元培同进退。他说:“现在的中国只有两个好人,一个是蔡元培,一个是我。我不跟他同进退,中国的好人不就要陷入孤掌难鸣的绝境吗?”而他的解释是:“蔡先生点了翰林后不肯做官就去革命,到现在还是革命;而我自从跟张之洞做了前清的官以后,到现在还是保皇,这种人哪儿有第三个?”

章太炎:将粉笔当做香烟的“章疯子”

生卒年:1869-1936 籍贯:浙江余杭

主要经历:1898年,任《昌言报》撰述,参加维新运动;1903年,发表《驳康有为论革命书》,因“苏报案”被捕入狱;1913年,参加讨袁,为袁世凯禁锢;1934年,创章氏国学讲习会。

章太炎满腹经纶,才识过人,但在生活上却不修边幅,颇为怪异。他留着两边分梳的头发。春天,常穿长袍外套一件式样特殊的坎肩;夏天,则穿半截长衫,袒胸赤臂。一年四季,不管寒暖,手里总握一把团扇。长年不更洗衣服,两袖积满污垢,油光发亮。讲课或演讲时,鼻涕流下来,就用袖角抹擦。章太炎烟瘾特大,即便正在讲学,也烟不离口,一手拿粉笔,一手拿香烟。有时写板书,竟将香烟当做粉笔;吸烟时,又将粉笔当做香烟。引得大家哄堂大笑。

章太炎清末亡命日本,有日本警察到他的住处查户口,章太炎填表为:职业:圣人 出身:私生子 年龄:万寿无疆

袁世凯复辟后,章太炎写信痛斥他。袁很想杀掉他,但又怕民众不满,便自我解嘲说:“章太炎是疯子,我何必跟他计较?”袁死后,章获释,云南名士赵藩送给他七绝诗一首:君是浙西章疯子,我乃滇南赵病翁。君岂真疯我岂病?补天浴日此心同。章太炎对此诗非常欣赏。

文坛翘楚

陈独秀:为争“父”字几动武

生卒年:1879-1942 籍贯:安徽怀宁

主要经历:1915年,在上海创办并主编《新青年》杂志;1917年,任北京大学文科学长;1921年,任中共中央局书记;1932-1937年,被捕入狱,囚禁于南京。

陈独秀被关进南京老虎桥监狱后,他潜心研究文字学。江苏南通有一位姓程的老先生,也是研究文字学的,因慕陈独秀之名,特地来监狱看他。两人一见如故,互道钦佩,交换著作、文稿。然后,两人推心置腹,侃侃而谈。

起初,双方都心平气和,各抒己见。突然,两人为了一个“父”字的解释,热烈争论起来,闹得面红耳赤,互斥浅薄。两人都高声大叫,拍桌对骂,几乎动武。陈独秀说:“‘父’字明明是画着一个人,以手执杖,指挥人家行事。”而那位程老先生说:“‘父’字明明是捧着一盆火,教人炊饭。”

陈独秀说你不通,程老先生也说你浅薄,两人谁也不服谁。同狱室的濮德志好不容易把他俩劝开了,并说:“学术讨论应该心平气和,不应发火。”又随口诌出几句打油诗:

一曰执杖一曰火,二翁不该动肝火;你不通来我不通,究竟谁人是浅薄。若非有我小濮在,遭殃不只是板桌;异日争论平心气,幸勿动怒敲脑壳。

程老先生听了这首打油诗,笑了;陈独秀则嬉骂道:“你这小鬼是浅薄,我要敲你的脑壳。”濮德志笑着说:“我岂止浅薄,对于你们这一行,我简直无知。”

萧楚女:大声演讲竟将裤腰带撑断

生卒年:1893-1927 籍贯:湖北黄陂

主要经历:1925年,主编《中国青年》,参加五卅运动;1927年,在广州被捕,在狱中被杀害。

1922年,萧楚女去四川开展工作,担任《新蜀报》主笔,以“楚女”之名发表文章。很快一封封求爱信飞到了编辑部。萧楚女便在报上刊登了启事:“本报有楚女者,绝非楚楚动人之女子,而是身材高大、皮肤黝黑并略有麻子之一大汉也。”

1926年,萧楚女应邀来到黄埔军校演讲,来听课的人特别多,校方临时决定将会场改在大操场。由于当时没有扩音设备,萧楚女几乎是边喊边讲了。“再大点儿声!”后面的学生仍在大喊。萧楚女略停了片刻,吸口气,运足了劲,把声音提到最大限度……突然,“嘣”的一声,他只觉腰间陡然一松,裤带崩断了,忙按住了裤子。台下的人都聚精会神地盯着,丝毫没有察觉到他的窘迫。萧楚女就这样一手叉腰,一手挥臂,讲了整整90分钟。事后,他对朋友说:“此为平生第一窘事。”此后,他再也不用腰带,而改用保险系数更大的背带了。
发布者: 陶桃  发布日期: 2008-08-10     返回
陶行知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