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说:“民为邦本”。当1925年陶行知先生在湖南长沙第一中学慷慨激昂地演说《平民教育之重要和方法》时,当时中国的“民”如何,“邦”又怎样呢?历史的车轮尽管由大清王朝封建制帝国走到了以“三民主义”为基本国策的中华民国十多年,然而当时的中国却是“糟糕到极点了,无论教育、外交、实业、交通、司法、财政,都是不堪过问。”[1](P129)生活于其中的国民大多不识丁,中华民国四万万人口中,有三万万二千万为不识字者。“不识字,不知我中华民国数千年文化为何物。不识字,不知世界大势潮流,不知中华民国为何物。不识字,民意不联络,不能发展中华民国精神。一人不识字,减少个人活动;多数不识字,则多数麻木不仁。”[2](P696)生活在民国中的不知古,不懂今,不晓世界的浑然混沌的国民如何能使国家昌盛?此时,“若言‘民为邦本’,则中华民国何以生存。”[2](P696)
面对国弱民愚,陶行知先生等有识之士毅然决然地开展了平民教育运动,意欲在中华大地普及教育,以图救国救民。当他1925年10月到平民教育发祥地——长沙考察后,目睹了长沙平民教育“卓有成效”,给予了高度的评价。“普通一般都只知道‘武昌起义’,殊不知道有个‘长沙起义’。‘武昌起义’造成‘中华民国’;‘长沙起义’,造成‘中华国民’。我们应该把长沙提倡平民教育的那一天,和双十国庆同一纪念!”[1](P239)打造“中华国民”的平教运动,让他看到了中华民族的希望,在《平民教育之重要和方法》的演讲中,指出了平民教育的重要性,提出了实施平民教育的办法。
一、平民教育的重要性
陶行知在《平民教育之重要和方法》一文中从三个方面阐述了平民教育的重要性:“完成其人之所以为人”;“使中华四万万同胞,都成为‘民国的国民’,九万里河山,确成为‘国民的民国’”;“可以使国际战争减少,促进永久和平”。树国民,立民国,促和平,这是平民教育重要性之所在,也是其意义之所存。
(一)树国民
国民的前提是人。那么怎样才算人呢?陶行知先生认为,人之别于禽兽的最大之处是:人能读书识字,否则便是“非完全的人,简直和禽兽无甚区别!”如何使“非完全的人变成完全的人?”“唯一的方法,就是平民教育”,因为平民教育使不能识字的人变成能读能写。为何能读书写字就是完全的人?因为能读书写字,人类就可打破地域的阻隔,“虽离开几千几万里的地方,也能彼此通消息。”可突破时间的限制,“虽远隔几千年前或几万年后的时间,可以使思想经验不断的流传影响”,从而“演进世界的文明”。禽兽因为不能读写,无知无识,只能被局于一时一地而活动,其交流和影响也仅限于一时一地。能读书会写字的人便可突破时空的限制,异地可交流,异时可对话,可以知古晓今(此地异地),可预测未来。人可摆脱此地此时的限制,成为自动自为自我支配的完全人。“演进世界的文明”,人可在前人的基础上成为发展更好的人。人由被动适应自然的“禽兽”成为超越自然的完全的人。通过读书写字,人可脱禽兽而为人,由此看来,平民教育运动是一项化民成人的去愚工程。
“当第三世界国家从殖民地时代挣脱出来的时候,他们就以全副精力投入反愚昧的斗争;他们十分正确地把这种斗争视为彻底解放和真正发展的非常重要的条件。”[3](P1-2)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挣脱出来的中华民族面临的主要问题也是“愚昧”的问题,首先要做的也是“反愚味的斗争”。“最重要的第一关,就是教育问题。直言之,就是平民教育问题”
[1](P129)平民教育不仅要使民成为人,更重要的要使民成为“国民”,解决“中华有民国而无国民”的问题。“现在的平民教育运动,是平民读书的运动。目的在使平民一面读一点书,一面得一点做人做国民的精神。……把公民和读书的精神化合在一处,以培植其作国民的能力。现在这种平民教育,就是要使平民能读书,而且要有做人做国民的精神。”[2](P569)平民教育运动要把国人由封建专制下的“臣民”变为中华民国的“国民”,谈何容易!
习惯于“三纲五常”的束缚,习惯于帝王天子家天下的愚弄,习惯于跪着做人的卑贱的“臣民”,现在要他们一改往常的活法,要做国家的主人,要做自己的主人。由一个头脑中充斥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臣民”变成一个心胸中高歌民族、民权、民生的“国民”,即由一个“不知道民国是什么;或存或亡,与自己有何关系”的“目炯炯心盲盲”的人变为一个“壮健中坚的国民分子”。这需要教育家有何等的胆略和气魄!“有胆量创造的人,即是创造的教育家;有胆量、开辟的人,即是开辟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以创造教育家、开辟教育家的胆量,力倡平民教育,要把蒙昧的国人改造为民国的国民。
平民教育要培育国民哪些精神呢?第一种是自立精神。无依赖性,能够独立生活;能够保全身体强壮;无苟且侥幸虚荣心;无迷信幻想;保全人格高尚;能使一社会一国家支持到屹然岿然的态度。第二种是互助精神。“然一国当中人民仅知独立……只顾自己利益,苟利益之可谋,遂不妨坚持已见,牺牲公意,于是党派蜂起,互相倾轧。譬如一栋房子,房子中有柱子,苟各柱子你独立,我也独立,勾心斗角,而无互相辅助互相作用之可能性,还能结构巩固而无破点吗?所以独立尤贵有互助的精神。”[1](P173)第三种是进步精神。人民要与时俱进。国民要想能够支配天然劳力,能够创造环境,不为环境所征服,思想必要变迁,有变迁,然后才能进步,有进步,然后才能实用。
习得国民精神的国民方可知晓自己对于国家之责任,作为国民应享之权利,“那末四万万同胞完全具有主人翁的知识能力”。“无知和无能注定使他们对于外界影响(无论这种影响是来自自然界的,来自他人或来自一般社会的)作出的反应,不是逆来顺受,便是神经过敏。”[3](P210)摆脱了无知无能,具有主人翁知识能力的中华民族,定能从逆来顺受跪拜乞怜的奴才臣民变为自立、互助、进步的中华民国国民。
(二)立民国
我们所说的民国是以孙中山先生“三民主义”为立国基础的民国,而非蒋介石的专制独裁的民国。平民教育造就了国民,“民国的基础就稳固了”,民国才真正建立起来。鲁迅小说《阿Q正传》中的革命,人们仅是把拖着的大辫子用竹棍别到了头顶上,这种革命便仅是形式上的而非实质的假革命。民国的建立也不应仅是挂了一个“中华民国”的牌子,而应是生活在中华大地的人民、具有国民意识的国民,当他们知道自己是“民国的国民”,中华民国是“国民的民国”时,中华民国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建立。
如果生活在中华大地上的依然尽是满脑子封建思想的国民,民国也就徒有虚名。中国历史上向来大多是有家无国,“家天下”的观念从秦朝建立一直流毒数千年,那天下是刘家的、李家的、赵家的,那臣民也就效忠于汉朝、唐朝、宋朝。有家无国,只知对一朝一家负责,不知对国家负责,不知道对人民负责,不知对民族负责,不知对国家的责任是什么,不知中华民族的前途在何方。中国几千年封建社会多半是朝代的更替,而无实质意义上的革命和进步。民国建立,要有实质意义上的革命和进步,就要让国民树立起“国”的概念。“民国的国民”、“国民的民国”。“国”的概念有了,才能有分辨力,有见地,于国有利的事为,于国无益的事不做,真正的共和制的民国才真正岿然屹立于中华大地。
(三)促和平
施行平民教育,有利于国内安定,有利于世界和平。就国内安定而方,普及平民教育可避免内乱。这一点和前两点平民教育的意义是紧密相连的。既然四万万中华同胞都成为了国民,那么国民就有了互助的国民精神,大家可互相扶持,和睦共处,何来争斗?“不曾读书明理的人容易打架,一国有多数这类的人,便容易酿成一国的纷乱”。知书达理的人,多半会以理服人,不会以力服人。平民教育运动将使中国九万里河山“处处读书,人人明理”,如其切实推行卓有成效,中华大地就会干戈之声不闻,朗朗读书声充耳。
再者,民国既已真正建立,乃是“国民的民国”,那么国民是民国的主人,享有民主的权利,那更不会有内乱。凡事民主协商解决,怎会争端不止诉诸武力呢?“民主能叫四万万五千万老百姓团结成一个巨人。民主能给我们和平,永远消除内战之危机。”[4](P589)
就世界和平来看,“中国国民若无管理国家的知识能力,则‘庖代’、‘瓜分’之祸难免,而世界大战将又发生矣。”平民教育既然把四万万中华同胞变成了国民,具有了独立精神,“能使一社会一国家,支持到屹立岿然”,那还何需他人“庖代”?无需“庖代”,豺狼虎豹般拭目以待列强也无机争食“瓜分”。“瓜分”不均,争食不匀带来的争斗也可避免。“中国独立不倚,于维持本国和平外,并可与各国互相维持世界和平。”
平民教育施之于民,则可使国人去愚化智而为国民;施之于国,则可使国岿然挺立于中华大地;施之于世界,可使国内无纷乱,国外无纷争。平民教育既如此之重要,那么如何实施平民教育呢?
二、平民教育的实施办法
“原抱有二种目的:第一种,即为合于中国国情之教育;第二种,即创设根本之教育。”[2](P637)国弱民愚,普及平民教育是陶行知先生倡导的智民强国的教育,是符合中国国情的教育,也是救国救民的根本教育。民穷国困,穷人办大教育,如何办?陶行知先生既不乞灵于古人也不仿效外国,而是因地制宜,创造性地提出了实施平民教育的办法。“中国是穷的,只有用穷办法来办教育……我们必须用穷办法办出好的教育来。”[4](P583)“给人受教育,如同给人吃饭一样。给人吃饭的方法有二:第一就是开饭馆,谁要来吃饭的就来吃,如平民学校就是叫人来吃平民教育的地方。第二就是要在每个人家每个铺店内都有吃饭的处所,可以吃家常便饭;平民读书处设于每个人家铺店里,可以说是平民吃家常便饭的平民教育的地方。”[2](P573-574)建立平民学校,设立平民读书处是陶行知先生创造性地提出的实施平民教育的两种办法。
(一)平民学校
这种办法主要针对有整块时间可集中读书学习的国人而言,有一定的场所作为教室,有专职教员,有一定的钟点,“集合几十个学生随班上课”。而当时四万万人口中三万万二千万不识字的绝大多数是成年人,他们大多有工要做,有地要种,有孩子要抚养,有牛羊要放牧。诸种现实状况让他们不能到平民学校读书,
“平校有一定的例规,有好些人不能如愿去读书,如作工的,喂乳的,看门的,作夜工的……都不能按时上课。”“如果专办平民学校,无论经济、时间、地段、牺牲太大,不能应付”[1](P174)那就全仗平民读书处来补救他。因此,施行平民教育的主要方法是第二种方法。 (二)平民读书处
这种办法是一种最自由最灵活也最适宜的陶行知创造的穷人办大教育的办法。既不妨碍他们的生活,又不耗费他们的金钱,无论在城中,在乡下,在学校,在公署,甚至在军营中,在土窝里,都可以举行。施教地点:没有固定教室。一个家庭、一个工厂、军队、商店及露天场所均可。时间:可早可晚,无上下课硬性规定的时间,有闲暇时间即教即学。人数:无固定班额。少则两三个,多至两三千人。教员:没有专职的教师。乡绅、学生、厨夫、老妈子都可以充当。“读了书的”、“认得字而不大通的”都可做教员。“只要他眼睛认得字看懂了,便一个一个读起来了,使大家听得懂就行了。”学生可以教厨夫,厨夫即可以教工人,工人又可以教别的工人;乡绅可以教太太,太太可以教老妈子,老妈子又可以教别的老妈了。先知觉后知,人人都可做教员。眼睛认得读出声来,耳朵听得,“恍然有悟”。这叫做“以眼教口”,“以口教耳”,“耳”做先生。教学方法:“一人教两人,两人教四人,如此施教,马上可以教育许多人。”即后来陶行知先生称谓的“连环教学法”或“即知即传”。教材《平民千字课》。平校和平民读书处皆用此教材。学时4月或8月~12月。《平民千字课》依据陈鹤琴先生选定的一千余个常用汉字编成语体文,易读易懂,共四册,每册二十四课,共计九十六课,每课大约用一点钟即可教完。内容贴近生活,简明易懂,其中有些故事,意欲通过好故事学做好人,通过坏故事不做那样坏人,进而达到对国民精神的培养、塑造。
平民教育运动,是陶行知先生为救国救民而实施的教育普及运动,意欲把“瞎民”、“愚民”变成“国民”;“国家是一间大房子,人民是房子的柱子。要想房子不倒,须要柱子健全。”[2](P599)平民教育运动是力欲使国民健全国家屹立的教育救国运动;“民为邦本”,平民教育运动是力欲使国基稳固、国家昌盛的运动。但是,由于当时中国人百分之八十五在农村,随着时间的推移,陶行知等人逐渐认识到平民教育运动是向乡下去的运动,因此,1926年后平民教育逐渐为乡村教育运动代替。虽然平民教育运动逐渐淡出历史舞台,但陶行知先生推行的平民教育运动至今仍然给我们许多有益的启示。
历史虽辗转了近一个世纪,但平民教育依然是社会的重要问题,因为这个世界上绝大多数人是平民。温家宝总理在2006年3月14日上午记者招待会上重申了平民教育的重要性,“我特别强调一下平民教育问题。……平民的素质关系到一个国家整体国民的素质”。现今我国13亿人口中有9亿农民,平民教育尤关中国教育的成败。“要使教育成为面向平民的教育,从而使人人都能受教育。”时隔近一个世纪后,温总理再次强调平民教育的重要,不仅是英雄所见略同,而且是平民教育关乎民族的兴旺,关乎国家的昌盛。20世纪20年代陶行知所探索的平民教育的经验和方法,对我们今天的扫盲教育、农村义务教育,特别是边老少穷地区的农村义务教育无疑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觞斛。
参考文献:
[1]陶行知全集(第十一卷)[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8
[2]陶行知全集(第一卷)[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
[3]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北京:职工教育出版社,1988
[4]陶行知全集(第四卷)[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
(作者单位: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