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对于绝大多数“80后”来说,李雷、韩梅梅的名字都不陌生,他们几乎承载者着读书时候对英语学习的全部记忆。如今,人教出版了新的英语辅导教材,李雷和韩梅梅的故事,有了续集,他们也和80后们一样,开始工作、结婚、养育孩子。中国人的英语学习热情也是与日俱增,各种英语教材层出不穷。但这丝毫不妨碍我们对老英语课本的怀恋,品味专属于自己那个年代的记忆。这一组图便是中国人百年来使用过的英语课本,不知道坐在电脑前的你,用的又是哪一个版本的呢?
早期的英语课本看着确实有些简单,不过大家要知道,在当时的大环境下,能有学习“洋文”的想法,并且编撰出了这些教材已绝非易事了!

到了1920年代,我们发现当时的英语课本已经开始融入了“图文并茂”的模式,不难发现,这篇文章是一则小故事,用配图的方式可以更好地帮学习者加深理解。
到了1930年代,当时的英语课本开始尝试用“小短文”方式来穿插语言点,同样还是“图文并茂”,既带动了学习者的阅读兴趣,又能在小篇幅中把语言点阐述清楚。
到了1940年代,当时的英语课本除了内容上的进步之外,也开始注重起了“封面美化”。比如在封面上配上插图,而且我们发现,这时候的封面已经开始有“排版设计”的味道了呢!
1950年代的课本于1940年代的相比,封面上少了各种插图和排版,开始走起了“简洁风”,不由让人想起那句熟悉的广告词:简简单单就很漂亮!

1960年代的课本有了巨大变化,首先就是英语课本开始告别了“黑白时代”,大步进入了“彩色时代”!封面上大大的English赫然在目哇!
1970年代的教科书,乍一看,哇,图片更多了耶!而且,大家仔细看,再仔细看,哈哈,这个时候的教科书已经开始有“对话”模式啦,对话模式的内容就更为实用了!

1980年代的英语课本开始注重起“打基础”了,不再像之前那样直接上文章,而是先从字母入手,逐步深入。同时不难发现,课本的内容越来越丰富多彩了呢!
1990年代开始的英语课本,小编记忆最深的便是李雷、韩梅梅、林涛、露西以及他们之间的小情愫啦。
2000年后,我们的英语课本做的更是没话说啦,图片越来越丰富,内容越来越充实之外,版本也越来越大,说明同学们对外语学习的需求“与日俱增”啊!(消息来源:腾讯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