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图片新闻
  

行知行一周年头角初露 教育界老中青祝词生辉


小蝴蝶漫游行知行/廖小乔 画

 

        编者按:我们上海师范大学陶行知研究中心、行知行网站的工作,在经历了初创期的艰难之后,如今已渐上正轨。一年来,中心和网站的工作,得到了校内外领导、同事和广大读者的热切关爱,对此我们深表谢意。为了让中心和网站办得更好,我们力求多方听取建议,以便在今后工作中能够更好地实践行知先生为大众服务的教育精神。值此中心与网站成立一周年之际,网站编辑采访了有关领导和关注网站发展的朋友,也采访了从事基础教育的农民工子弟学校教师,征求他们对本网站的评价和建议,受访者对此做出了精彩的回答。一位名叫廖小乔的热心小网友,还特地送上自己的画作,寄托了一位小学生对陶行知精神的美好祝愿。这让本中心和网站的工作人员深受鼓舞。在此,我们特将这些来自社会各方的意见和祝愿,编辑发布,与广大读者分享。

  

 

  网络内容很丰富,涵盖面广,形式生动活泼,图文并茂。陶行知先生的教育观念,人格魅力体现其中,阅后很受启发和教育。

 

 

 

                   

杨德广 上海师范大学教授,前上海师范大学校长

 

    陶行知先生不仅有很多深刻的教育理念,同时还是一个伟大的教育实践家。行知行网站身体力行,继承了陶行知精神。中共17大报告中强调关心民生,建设和谐社会,你们深入教育第一线,关心民工子女教育和贫困地区教育等热点问题,这也是政府在关心的热点问题。行知行网站是一个很好的教育资讯平台。借助这个平台,可以为普及平民教育做更多的事情。比如,为农村提供课程服务,把上海地区的优质的教学课件,与偏远落后地区的教师共享,等等。这也是对上海师范大学在师范教育方面的良好的形象宣传。在教育发展不均衡的地区之间,建立了一个互相交流沟通,加深了解,相互合作的桥梁。
 俞立中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校长,前上海师范大学校长

 

 

   我经常阅览行知行网站,教育信息量大而且很集中。高等教育大众化与陶行知的平民教育思想虽出自不同时代,但是一脉相承。陶行知先生始终强调教育的公平性和普及性,这对于我们和谐社会的建设,也是一个很好的启示。行知思想就是要教人做人做事做学问,在做中学,在做中教,把人格力量化作行为。行知行网站发扬陶行知先生的平民教育思想,弘扬师道,铸造师魂,是展示师大文化的重要窗口。              

 李进 上海师范大学教授、校长,陶行知研究中心主任

 

   

  值此陶行知研究中心和行知行网站诞生一周年之际,我谨表示衷心的祝贺。陶行知先生是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他的教育理论与实践是中华文化之瑰宝,他的高尚人格与风范是中华民族精神之象征。热切地希望陶行知研究中心在学陶、师陶、践陶方面能发挥引领作用。由衷地祝愿行知行网站能成为我校师生共同的精神家园。 

 蒋威宜 上海师范大学教授,党委副书记、副校长

 

  我是行知行的热心关注者。一年来,养成了经常打开看看的习惯,看看有什么更新,看看陶研有何成绩。我为它的成长和成熟感到高兴。“史海钩沉”栏目,我就非常感兴趣。陶行知的精神永远不会过时,他对教育、对平民子女的爱心和奉献,对今天的教育工作者来说,都是激励。希望行知行网站今后能够追求“趣味性”、“严肃性”和“学术性”的统一。

  

 黄刚 上海师范大学教授,党委副书记

 

 

  “行之行”是一个特别的网站,内容翔实,新颖,生动,前沿,能够看到各种教育相关的信息。教育的根本,我总觉得是“教书育人”。教书已经不在话下了,育人却只停留在喂养的低级层面。育人,不仅要养大孩子,还要培育他们的心灵。我希望我们的下一代,拥有健康的身体,健全的心智、和善的性格和诚信的美德。我也祝愿他们的未来社会更加美好,不用受应试教育的戕害,不用在弱肉强食的丛林世界中颤抖。

 

  叶开 著名小说家,《收获》杂志编辑

 

  我感觉你们的网站做得很好。最起码是关注了我们民工子弟学校,关心了我们的下一代,教育的希望在未来,他们才是真正应该受到关注的人群,但是我总的认为你们应该把这种爱的光芒散发到农村的学校去。山村的孩子更需要你们的关爱。因为他们现在还在艰苦的环境中学习,我是来自大西北的,我了解家乡的情况。我从贫穷中走出来的,我知道和我一样的人是多么渴望能得到爱的教育。

   但是你们也不要忘记我们这些辛勤耕耘的人。我会常和你们联系的,我更希望你们能到我们大西北的学校去看看,我愿意做你们的向导。

 
  成永军 嘉定区烛光小学(民工子弟学校)英语教师

  

 

 

  行知网——启人以智,迪人以思,富人以学,明人以辨。

 

曹旭 上海师范大学教授,前上海师范大学图书馆馆长

 

   如何关心平民教育,倡导教育公平,关注弱势群体,促进社会和谐,这是我们和行知行网站共同面对的问题。作为上海市实验性示范性重点中学的教育工作者,我们也自觉地以行知精神来激励自己,努力办好基础教育。网站文章更新很快,图文并茂,信息丰富,也很好看,差不多天天都有新内容,这让我感到很惊讶。

 

 

邓本标 上海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级教师,教务处主任

 

 

  我经常浏览《行知行》网,熟悉网站有关的栏目。若干年前我写过有关陶行知的研究文章,陶行知精神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我看好网站的搜集、编辑能力,点多面广,基本上反映和涵盖了教育界的动态信息。《行知行》网站链接上海师大网,成为本校师生浏览、探索外面世界的最佳视角。无法想象,如果没有“行知行”,我们的视线和触角还能“行”多远。陶行知先生终生为之奋斗的是平民教育,现在许多农村地区的孩子还是读不上书,读不好书。城市里也有许多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弟学校,他们的状况值得关注和报道。建议《行知行》借助学校的有利资源,发动师大学生对这类学校定期进行扶持,走向社会,壮大声势,以此告慰陶先生的在天之灵。希望《行知行》成为宣传和践行陶行知精神的一面旗帜,让更多的人知道陶行知和目前中国教育的某一方面不足,唤起更多的人行动起来弥补这方面的不足。

马国平 上海师大图书馆办公室主任

 

  “不带半根草去。”这是教育家陶行知的真挚感言。教师的爱是一种无私的爱,他们对学生的爱从不求回报,陶行知先生用自己的思想和言行去实践这种崇高的精神。

  作为后人,也作为我们师范类院校的学生,应该身体力行地去学习、去领会、去锤炼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崇高的师德要求我们热爱学生、爱岗敬业,为人师表。

  上海师范大学行知行网站成长一年来,本着陶行知精神,立足全国教育事业,为广大师生提供了一个全面了解教育、深刻感悟教育的平台;在进行思想宣传和思想教育过程中,构建了立体、多维的阵地。在学校有关领导和老师的指导关心、网站同学的努力和积极参与以及所有老师同学的关注下,行知行网站很好地走过了2007年。相信在全新的2008,我们的行知行也会有全新的面貌,越办越好!

 

  王俊 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辅导员

 

    在短短一年时间中,行知行网站从零起点到现在的初具规模,其中离不开每一位热爱、关心陶行知学习研究事业人事的齐心努力。因为与校陶行知学习研究会会长经常联系,所以会比较多地关注行知行网站。发现行知行网站几乎每天都有最新的时事报导,更新速度之及时,不得不另人赞赏。在有速度的同时,报导的质量也丝毫不逊色。

  行知行能深入教育领域,切实反映教育现状,为广大学子提供了一个更近距离了解教育领域的平台,真正做到了知行并进,服务于人!

 陆怡 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2005级学前教育专业
      祝行知行网越办越好!  

 廖小乔 协和双语尚音学校 二(1)班13号

 

廖小乔《小蜜蜂》:办网站好像小蜜蜂采蜜哦!

 

  首先祝贺行知行网站开通一周年。我的女儿许丹在上海师大金融学院读大三,在女儿的推荐下,与行知行网站相逢。进入绿色的页面,立刻透露出一种温馨的感觉,让人体会到为人师表,桃李满园的氛围。“文教新闻”版块从当今教育体制,教育改革等多方面反映社会对于教育的重视程度。“海外瞭望”版块则是主要针对于海外发生的一些社会现象和争议问题,体现了身为教育研究者的敏锐以及希望更多人关注华人世界。“史海钩沉”版块则以历史事件为基础,追溯过往的源头,从中不断获取经验,从而吸取教训更好的发展。

  这些版块中虽然没有许多华丽的词藻,却从字里行间透出一股文化的深厚底蕴。作为一个家长,最关心的便是孩子们的学习,通过此网站给我们家长对于管理教育孩子方面有了很大的启迪,非常感谢行知行网站在这一年时间的帮助,以后也会不断支持行知行网站的! 许国春 国家公务员

 

 

 

 

  行知行网站开通已一年了,几乎每天都浏览,有的内容要细读。我喜欢这个标识特殊(一双前行脚印)的网站,我是学校任命的陶行知研究中心执行主任,网站的运行也是我工作的一部分。这个网站是陶行知研究中心的窗口,也是学校的一大人文财富。

  我参与了网站的前期筹备与整体策划,人少,钱少,物少,未参与者很难体验和了解其中的艰辛与周折。诚挚地感谢为行知行网站辛勤耕耘的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他们以职业风范,独特视野,精湛技艺,忘我劳作践行着人民教育家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和人格精神,这个网站因此而名副其实,日渐瞩目。

 

  行知行网站聚焦基础教育,关注农村教育,弘扬平民教育;海外瞭望,史海钩沉,追踪教育新闻热点,传递校园变幻气象,展示业内众生百相。

  在2008年,我们要进一步研习、发掘、弘扬、践行陶行知博大厚实的教育思想和崇高挺拔的人格精神,继承传统文明,适应时代变迁,使网站品位更高,人气更旺。教育是民族生存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愿《行知行》在教育沃土上留下一双前行而深刻的脚印。

发布者: 网站管理员  发布日期: 2008-01-24     返回
陶行知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