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宁:著名训诂学家,师从陆宗达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资深教授,章太炎黄侃学术研究中心主任,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研制组成员,普通高中课程标准研制组组长。
编者按:
现代社会,人们获得和阅读古籍的条件更加便利了,然而,现代人的阅读能力却不容乐观,人们沉浸于浅阅读、碎片化阅读已久,更遑论文言文阅读水平了。在市场利益的驱动下,传统文化读本泛滥,古籍出版市场泥沙俱下,也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蒙上了面纱。北师大教授王宁的这篇文章,从古籍和古人的读书法说起,把弘扬传统文化、古籍的价值、出版界乱象、浅阅读的根源等几方面因素综合在一起,说到了弘扬传统文化、扭转浅阅读风气的根本。
典是放在古人几上的简册,籍是古人串在一起的竹书。典籍是用来读的。有了印刷术,简帛变成纸书,读的人已经众多;改成激光照排,有了电子版,几乎人人都可以读书。现代是弘扬传统文化的好时代,读古书、看古人的文章应当成为一种美事。
南朝的颜延之说:“观书贵要,观要贵博,博而知要,万流可一。”是说读书要在大量知识之中得到精要。唐代的刘禹锡说:“观书者当观其意,慕贤者当慕其心”,是说读书要读出意味,把对贤人的仰慕变为对贤人的深知。宋代的朱熹更传授机宜:“观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更是说读了书不但要产生古文的语感,更要吸收前人的义理、道德。章太炎先生多次说,要用语言文字和历史来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那恐怕绝大部分也是要从读书得来的。这些关于阅读质量的话,对当前社会存在的附庸风雅“假阅读”、精神贫乏“浅阅读”,实在是一声棒喝。
读书实在重要,整个社会形成一种读书风气,不但可以让大家从过盛的娱乐中清醒过来,沉静下来;而且可以改变风尚,提升全民的素养和社会的道德面貌。既然希望更多的人塌下心来读一点古书,那就需要有书可读。中国的典籍浩如烟海,何愁无书可读?国家图书馆馆藏的普通古籍有161万多册,仅仅善本就有34万册。历来编纂的总集存留的古书文数量可观。大家都熟悉的、乾隆皇帝亲自组织的、由纪晓岚总纂的、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丛书《四库全书》,包括经、史、子、集四部3461种书目,79039卷,总字数将近10亿,每部《四库全书》装订为36300册,6752函。原来只抄写了七部,放到南北七阁里,大家自然难以看到。现在文渊阁《四库全书》电子版已经在学界十分流行,要查检不为不方便,何云无书可读?
但是,仔细想想,咱们已经有多长时间没有读文言文了?即使是很关心文化、很喜欢古文的人,一部古人选的《古文观止》,一本也是古人选的《唐诗三百首》,都读完的也已经不多了。光凭中小学读的那点古诗文,出了学校一忙活还能记得多少?又有多少还能在心里品一品,在口里吟一吟?没有古文语感作基础,读古书总有点费劲,如果没有更适合的书文放在身边,哪里还能顾上这一桩?这些年,古籍整理和出版的速度和数量的确超过往年,但有些国家文化出版单位拿着国家的善本资源影印、天价卖钱的,也比过去更多。近三十年,大部大部的再造典籍成批推出,规模大到可补百米宏屋之壁。因为肆意求大,整理的队伍浩浩荡荡,但是,高校人文历史类专业因为不受重视或受不合理的评估制度损伤,致使懂得古籍的人才日益稀少。再造古籍,动机上也许是为了适应当代,但参与者鱼龙混杂,成文后必然优劣参差,国家耗资亿万,却数年甚至十数年不能完工,即使交了稿,录文、标点和注释的质量,多半经不起细查细看。更为尴尬的是,再造典籍,少数的专业人员不去读——他习惯读原版也更信任原版;大众读不了——现实性太差,不符需要。如此浩瀚集成之作偶然有一本两本可看的,也被淹没在宏幅巨篇之中,难以找出来。对普通读者来说,为了这一两本书去买一整套书也划不来。其结果,只是给附庸风雅的“土豪”去补壁,或者仅仅凭着“厚重”去拿一个大奖。查一查,真正用心出版、适合大众阅读的古籍有多少?帮助人们在闲暇时为了丰富自己的精神生活阅读的古书有多少?
近年来,国家提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入基础教育,许多出版社选编文化读本,市场上的这类读本就有一千多种。这些读本中确有用心编辑、质量不错的,关注这一工作本身也是一件好事。但在市场竞争的环境下,一些匆忙推出的读本,版面虽甚是漂亮,但是内容呢?有的把《弟子规》《三字经》这种古代的童蒙读物直接编入,连那些吹捧封建帝王和宣扬糟粕的内容都赫赫在目,完全不顾我们这个时代需要培养什么样的儿童;有的把长篇巨著随便删掉一些,支离破碎地拿来以飨中小学生;有的该注的不注,该说的不说,任意发挥,胡乱解释;有的图文不搭配,只求花哨吸引人的眼球;更多的是互相重复,很多读本虽不说千篇一律,也是熟文熟面,新意极少。家长们已经有了用传统文化教育孩子的意识,为孩子买书舍得花钱却难以分辨优劣,商业出版的拜金主义泛滥,社会“浅阅读”的风气由近两亿青少年扩展到成人。这种现象必须尽快克服!
要想孩子读好书,家长和老师先要进入深度阅读,但适合成人读的普及读物也不是很多。是因为成人的阶层、职业、爱好都太复杂了吧?对古籍来说,普及版要比专业版更费力气,而读者群众多,每一个读者群的人众却为数很少,对“生财”来说,大为不利。但是不要忘了,孩子终将变成成人,而且,现在60后、70后的中年人大多是在大批判的环境下度过青少年时代的,他们所受的传统文化教育都很单薄,他们需要补课,需要在古籍阅读中了解自己民族文化的积淀,在古籍阅读中学习淹博者的智慧,享受激情者的才华,品评论辩者的理性,吸收跋涉者的勇气,来面对今天的挑战。古籍的出版需要满足不同文化层次、不同职业读者的需求,关注成年人对传统文化学习的渴求,发掘古籍中篇幅不大、适合成年人阅读的整本书或一些好的节选本。这件事并不难做,但做好了也不容易。
《文心雕龙》的《知音篇》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沿波讨源,虽幽必显。世远莫见其面,觇文辄见其心,岂成篇之足深,患识照之自浅耳。”意思是说:作者内心的思想感情通过语言表达出来;读者通过语言来体验作者之所想。能够读懂语言,就能把握思想。作者和读者无法谋面,但能交心,不要嫌别人的说法太深,而要担心自己的见识肤浅。在“浅阅读”盛行的时候,这段话堪为阅读者、鉴赏者和出版者的座右铭。在全民文言文阅读能力较低的今天,教师、专家和出版家需要担负起在普及领域引导阅读、辅助阅读的使命,在浩如烟海的古籍中发掘更多的菁华,防止“深废浅售”的孤陋,这不但需要去掉浮躁,杜绝贪婪;更需要培养既有解读古籍的能力、又有辨识古籍价值的人才。千万古籍堆积而绝少有人问津,这不是传统文化传承的悲剧吗?
世事烦乱,生活节奏如驰如风,当人们在紧张、繁忙的工作之余稍稍喘一口气的时候,如果更多的人不去选择卡拉OK的喧嚣,奇装异服的纷乱,犬马声色的刺激,盛宴饕餮的醉饱,而去选择安静地坐在灯下拿起一本使自己兴趣盎然的古书,和前人对话,扩大眼界,体验崇高,那么,渐渐地,经过准确注释解读的文言文成为更多人轻松、自然就能读懂的语言,读古书成为更多人的爱好,优秀的传统文化通过阅读流入人们的心田。随之而来的是对自己民族和国家的自信心油然而生,“中国特色”“道德重建”再也不是空话。真的希望,这一天早早到来。(文章来源: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