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图片新闻
  

明日老师 今日做起


——上海市教育功臣对话“3+3”培养模式师范学子

 

 

 

 

  10月16日,参加上海师大建校54周年庆典活动的4位校友、上海市教育功臣与全校“3+3”培养模式师范生零距离对话。这些教育功臣是,上海中学校长唐盛昌、七宝中学校长仇忠海、闸北八中校长刘京海、普陀区教育学院教研员叶佩玉。校长李进参加了对话。副校长陆建非主持对话。

    李进指出,上海市19位教育功臣中,上海师大的毕业生有4位,他希望在未来的教育功臣行列中看到更多我校师范生的身影。李进指出,教育功臣是一种责任、奉献、积累,师范生任重道远,希望师范生学会做人做事做学问,确立主攻、丰满两翼、激活两脑,增进四强,即外语能力,应用技能,工作态度、团队精神和跨文化认同能力,向前辈教师学习,为上海师大争光。

四位上海师大校友、上海市教育功臣分别作了发言。

  唐盛昌:用“素质”赢得机会   他说,相比以往,如今的社会、学校、学生等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育的规律是发展的,在新的形势下,有新的内涵,师范生要有新的思考。要能“预见”,要有“前瞻性的思考”,看得深,想得远,用“现代的观念”创造市场,争取更辉煌的成就。

  仇忠海:准备是重要而永恒的    仇忠海介绍了学校五年期五个层次的递进培训,说,师范生要有职业理想,当今的教育理念是什么,要从师范生开始起了解。做教师要有深厚的学业基础,有很强的教育研究能力,要敢于“一辈子挑战自己”,走好人生的每一步路。他的话启迪师范生思考,作为教师的学术、艺术、技术,也使学生深思准备的重要性和永恒性,更让学生了解教师是职业,也是专业,更是事业。

  刘京海:把基本功练得炉火纯青    “在教育界工作一定要把课上好”,刘京海认为,上好课可能是所有发展的基础,教师的核心素养是“讲”的水平,师范生要练硬基本功。在有效的课堂教学时间内怎样做到讲、学、想、练结合值得研究,要设法减轻自己和学生的负担,让学生喜爱学习。师范生要“读书读得聪明,不要读傻了”,要把当前教育发展的趋势看清楚,要汲取经验,面对现实,独立思考。

  叶佩玉:小事引出深层次思考     叶佩玉讲述了三件值得深思的小事,令师范生思考,当今大学围墙外发生了什么,普教课堂内发生了什么,怎样在表达,板书等基本功上下功夫。

 

教育功臣与“3+3”培养模式师范生互动交流 

  互动时,师范生频频提问。“虽上中招聘的大多是复旦大学学生,但复旦校长是上海师大的毕业生,且令复旦学子敬佩。唐盛昌说,专业“领域”不同,师大学生不一定不如复旦学生,师范生要努力提升自己的个人影响力,用人格魅力感染学生,引导学生。叶佩玉说“招聘时,我们很难一眼看出谁更适合当老师,就等你开口”。谈到母校让校友最得益之处,唐盛昌说,是图书馆丰富信息资源,这也使他在今天尤为重视信息的搜寻;“严谨的治学态度、创造性的思维”则让仇忠海终身受益。“我们老师的鼓励”使叶佩玉始终努力地学,并以“我们要比老师做得更好”与师范生共勉。

 

————————————

【相关链接:上海师范大学“3+3”培养模式的背景资料】

  2007年以来上海师范大学 “3+3教师教育创新班”已举办两届。

  2007年9月从200余名大三学生中经过面试、审核层层筛选首批25名学生参与学习。

  2008年9月经过认真测评审议,从入围的46名学生中最终确定20名学生成为上海师范大学第二届“3+3教师教育创新班”的成员。并聘用17名来自教育学院、生环学院、数理学院、外语学院、法政学院和人文学院的教师作为第二届“3+3”教师教育创新班导师。

  该班旨在培养上海市基础教育领域具有硕士学位的骨干教师的“3+3”培养模式,在国内尚属首创。

什么是“3+3

  “3+3” 新模式:学生在本科学习期间,按照综合性大学的培养目标接受各学科专业教育。在第三学年结束时,学校选拔优秀学生进行硕士学位教育。

  具体地说,第一个“3”,是指优秀学生用三年时间完成大学本科专业教育;第二个“3”,是指三年“教师教育专业”方向的硕士学位教育,其又可细分为“1+2”:“1”是指为期一年的入门导向、教育实践、教职体验以及自身价值定向;“2”是指为期二年的“教师教育专业”方向教育,设有核心课程、各学科必修课程和教职课程、各种选修课程以及学位论文撰写与答辩。

  “3+3”模式的灵活性

       为了确保让真正热爱教师职业的学生接受“3+3”培养模式,学校在第四学年,还会给学生重新选择和分流的机会。具体有三种选择:1、力图使80%的优生进入第五学年攻读教职硕士课程;2、可能有10%不适应教职工作的学生可通过必要的考核攻读其他学科的研究生课程;3、也可能有10%对教职工作缺乏兴趣的学生可作为本科毕业生面向社会就业。(以上由网站记者赵乃永编辑报道)

发布者: 网站管理员  发布日期: 2008-10-21     返回
陶行知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