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图片新闻
  

上海师范大学赴延安地区教育考察系列报道之四


——我们的支教生活

(一)

西部,由于地理条件等客观条件所限,一直是中国最贫困最艰苦的地方。因此,那里很少有人问津,更少有知识分子踏足那片土地。但随着改革的春风席卷中国大地,“西部大开发”的国策也得以很好的贯彻落实,一批批知识分子、大学生志愿者开始奔赴祖国的西部。

讲解《正气歌》/摄影:李宇靖

我们这次上海师范大学改革开放30周年成果寻访团,前往延安考察的任务之一就是义教。作为一名师范生,我这次也很荣幸的担任了义教教员,给安塞县茶坊小学的同学们讲解抗元英雄文天祥的《正气歌》。

       

左图:专心听课,右图:积极发言/摄影:陈伟

从一开始备课时的迷茫,到之后上课时看到孩子们求知若渴的眼神和积极踊跃发言的那份热情,到课后孩子们满意喜悦的笑容,我也从中学到了许多,而这些东西将让我终生受用。这次义教经历拉近了我与社会的距离,也让自己在社会实践中开拓了视野,增长了才干,进一步明确了我们青年学生的成材之路与肩负的历史使命。社会才是学习和受教育的大课堂,在那片广阔的天地里,我们的人生价值得到了体现,我体味到了在西部长期任教老师的坚信,但他们为了祖国的教育事业任劳任怨,为祖国培养接班人无怨无悔。他们把自己的青春和血汗洒在了这片希望之土上。

【编辑   顾毓敏】

 

(二)

今天,我和同队的队员又一次来到了茶坊小学。在向校长了解了一些基本情况后,我和队友进行了分工,我负责教孩子们数学。

讲解例题/摄影:陈伟

        刚踏进学校的门口,就听到了孩子们朗朗的读书声。学校的教室又窄又暗,教学设施也很简单,只有一块很小的黑板和几支粉笔,桌椅陈旧班驳。和城里宽敞明亮的教室和先进的教学设备比起来,农村孩子的学习条件确实很艰苦。在校长介绍后,孩子们都热烈地鼓掌,用羡慕和崇拜的眼光看着我们,我们也把带来的小礼物送给他们。

简单地认识了班里的学生后,我担任起教师的角色,教他们《生活中的趣味数学》。目标:让学生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并且培养孩子们对数学的兴趣和敏感度,让他们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看待周围的世界。

由于上课时,我们运用了从上海带去的投影和电脑等先进的装备,孩子们显得十分好奇,上课是也格外的认真配合,对于我提出的问题也积极回应,有时我看着他们单纯而炙热的眼神,真的不知该选择谁来回答问题,只能尽量让每一位同学都有发言的机会。他们也都没有让我失望,在遇到较难的问题时,他们也通过一点点的探索,加上大家共同的努力,最终找寻到了正确的答案。

 

 

 

[右图:积极发言/摄影:胡琛子]
[左上图:专心听讲/摄影:陈伟]
[左下图:跪坐着上课的孩子们/摄影:陈伟]

 

课下坐在孩子们的中间和他们聊天,做游戏,让我感受到他们的求知欲是那么地强烈,他们都十分喜欢学校,热爱学习,而他们的父母在学习上却不能给予指导。父母把他们全交给了老师,农村教师在孩子成长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要远远大于城里的教师。终于明白为什么徐本禹义无返顾地去山区支教,孩子们纯真无邪渴求知识的双眼让人永远无法忘记。朗朗的读书声是乡下最好听的乐章,我不禁陶醉其中,他们是乡村明天的希望。

【编辑   顾毓敏】

……………………………………………………

【相关链接】

     上海师范大学赴延安地区教育考察系列报道之三

     上海师范大学赴延安地区教育考察系列报道之二

     上海师范大学赴延安地区教育考察系列报道之一

 

发布者: 网站管理员  发布日期: 2008-12-16     返回
陶行知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