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图片新闻
  

《方明同志与上海》画册出版始末


上海市陶行知研究协会副会长、《方明同志与上海》画册执行编委
叶良骏
        《方明同志与上海》大型纪念画册在方老逝世一周年之际如期出版了。我代表画册编委会向大家汇报画册出版始末及有关情况。

        2008年3月16日,上海各界同志赴京与方老作最后的告别,在八宝山革命公墓告别大厅,方老安详地躺在鲜花丛中,上海的同志悲痛难抑。在告别仪式结束后,闸北陶研会常务副会长葛起裕同志提议编一本画册,以寄托我们对方老的哀思。在场的市陶研会常务副会长张癸同志当即表示赞成。回沪的火车上,葛起裕、金礼福、启慧学校的尹岚校长、还有我在一起议论画册的可操作性,并向张癸同志表示,我们愿意先凑一笔启动资金。

        市陶研会领导经过协商,决定由爱满天下文化艺术传播中心负责收集资料及编辑工作,画册在方老逝世一周年时出版。

        等到各单位资料全部汇总时,时间已到了08年9月,我们用了一个月时间进行整理、分类、筛选、修复,有的照片十分陈旧,需化大量时间处理。还发现各单位送来的绝大多数是近10年的图片,挑选余地小且内容较单薄,绝大部分是有关陶研活动的。这些内容无论如何不够编一本画册,更无法全方位显示方老在上海的活动轨迹,与《方明同志与上海》的主题有距离。方老在上海的活动有三条主线:1、跟随陶行知开展普及教育(包括工学团);2、地下党领导的上海教师运动和解放初的上海市教育工会及以后的工会活动;3、党中央为陶行知恢复名誉后在上海开展的学陶师陶活动。画册中一定要展示这三条线,缺一不可。经过商量,决定画册以方明同志在上海的活动为主线,除了陶研活动,还应该有工学团、上海地下教师运动、上海市教育工会成立等内容。照片及文字都应围绕这几部分内容进行筛选。为避免重复,中国陶行知研究会“方明纪念集”中已刊登的文章、图片尽量不再选用。我们采纳了几位老同志的意见,画册中收入了少量有代表性的单位、专家的纪念文章,配上相应的图片,以弥补资料的不足。  
        我们开始了艰难的寻找资料的活动。这个过程使我们痛感经过十年浩劫,文史资料大量散失的不可弥补性。我们列表寻找方明同志的活动轨迹,去过三次北京,还去过市、区档案馆、档案局、图书馆,市、区教育局、地方志等等,大多徒劳而返。这是一个几乎绝望又很不甘心的过程。有时为了寻找一个线索,要跑几个地方,待线索有了,却又找不到佐证。也许是我们的精神感动了大家,在史料、书籍和老同志的口述历史中,我们还是找到了一些鲜为人知的史料,如画册第8页的珍贵史料,第21页流浪儿工学团的照片;,第22页“好孩子周刊”和第23页“上海教育工会成立”等。

        为了核实史料,每一条线索我们都努力去证实,如方老当过训育主任的“江海小学”(有老同志说是河南路小学)杨浦、闸北、黄浦找了都没有,根据黄浦区原教育局一位副局长的回忆找到了“报童小学”,结果不是江海小学,也与方老无直接联系,但都是方老领导的小教联活动的一个学校,找到了方老的题词。如1937方老去的“余日章一小”钟民任校长,在隆昌路沈家滩。我们开着车在隆昌路从头找到尾,找派出所、到居委会,都不知道,最后无法认定。但意外地找到了一张1964年5月26日方老作为中国教育工会主席在杨浦区第四中心小学的合影(见第84页),这是一位退休老教师提供的,成为方老60年代在上海学校视察的唯一照片,也是意外收获。

        为寻找方老的足迹,我们一个个地方去寻,得到许多认识与不认识的人帮助,如方老办流浪儿工学团的“静安别墅”,我们的摄影师站在车水马龙的南京西路中间拍照,惊动了警察,当警察得知情况后,他帮我们拦住来往车辆,让南京路的交通中断了一分钟!照片拍好了,却发现方老的工学团是在威海路,于是又到后弄堂去拍,“别墅”的门卫暂时禁止车辆出入弄堂,而人群居然很配合地静静等待!如找南京路上的慈淑大楼,是一位路过的老人告诉我们,山东路口的这幢就是光华大学在抗战时搬迁至此。找震旦大学大礼堂, 我们不知方位,是校门口的保安为我们指路,才知成都路高架下便是原址……

       在这一年中,我们的工作得到了来自各方面的帮助、支持和鼓励。市陶研会的领导,不时给予关心、指导,从书稿审阅到封面设计、画册的格调都作了具体部署。王荣华会长题了书名,张癸常务副会长写了序。张癸同志还指示,画册不仅纪念方明同志逝世一周年,还应经得起时间的考验,成为上海陶研界学陶师陶的总结和新起点。更多的是一些老同志,他们大多年事已高,都不厌其烦指点我们。如吕型伟老,92岁,他接受我们采访,详细地讲了他和方老在上海地下党分别负责“中教联”和“小教联”的情况,还欣然题词;市教育局老局长刘期泽同志不顾工作繁忙,几次审阅稿件,提出十分重要的意见和建议;于漪老师用几天时间找到20多年前的照片,百忙之中还写来纪念文章;袁瑢老师年老体弱,无法动笔,口述了与方老的交往;吕长春老师,他不仅寄来照片,还一次次指认照片上的人。还有鲁巧英、江晨清、沈增善、邓伟志、金立人、冯鸿甲、沈聿修、徐志嘉他们或提供资料线索,或指点方向使我们少走弯路。威海路三小的老校长黄华明使我们意外地找到了珍贵的史料。上海市教育工会夏玲英主席怀着对首任主席方老的深厚感情慷慨惠赠有关史料、书籍,还援手给予多方帮助。张中韧副主席不仅补充了资料,帮助协调关系,还请方起敖先生赶写文章,使画册增加了作为中国创造学会顾问的方明同志与上海创造教育的内容。画册得到了市教育工会、上海图书馆、市退休教育工作者协会的大力支持,得到了市中小学幼儿教师奖励基金会、闸北区陶行知研究会、启慧学校、爱满天下文化艺术传播中心的经费资助。我们还要感谢方老女儿晓辉对我们的信任和通力合作,并向所有支持、帮助画册出版的同志、朋友们致以深切的谢意。由于时间紧,画册最后定稿是3月6日,但直到8日、10日我们还在作最后的调整、修改,包括封面也是一改再改。原来画册最后以“无尽哀思送方老”作为结束,我们考虑再三,觉得纪念方老,不应该是悲悲切切的,方老也一定不喜欢我们流泪。所以,我们增加了两页“方老的笑脸”,即“后贤笑追先知去,长留挚爱在人间”,以方老在辉煌的落叶中展现灿烂的笑容为最后定格。由于牵涉面广,时间跨度大,编委会竭尽全力,有时三顾茅庐而不得,仍然用钢脑袋去碰铁钉子,却抱憾而归,因此疏漏缪误难免,敬请谅解。

        近一年来,特别是最近四个月中,我们天天面对方老的“面容”,我们沉浸在深切怀念之中。在肃杀寒冷的冬季,在阴雨绵绵的春日,我们到处奔走,有时倍受冷遇,有时连续几天一无所获,是方老的精神鼓舞我们去坚持。我们在浩如烟海的资料中苦苦寻觅;我们到处寻找见证过这段历史的老革命、老同志;我们以真诚去感动许多陌生的朋友……我们力求全面、真实、准确地反映方老在上海的工作历程和心路,把一个高尚、忠诚,爱满天下的方明同志还原在大家的面前。但方明同志早年在上海的活动史料,能找到的不多;有的找到了,因无法证实,或几个人记忆不能互证,也只好弃用,成为深深的遗憾。为完成这个任务,我们兢兢业业,如履薄冰;精益求精,数易其稿,终成此书。限于人力、物力、财力,画册也许有瑕疵,但我们是虔诚的、认真的、竭尽全力的。欢迎大家批评、指正!

 

发布者: 超级 Account  发布日期: 2009-05-21     返回
陶行知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