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南作为学员代表在国外汉语教师教材培训班开班仪式上发言
日前,由国家汉办/孔子学院总部主办、北京语言大学承办的2010年国外汉语教师教材培训班在北京语言大学开班。有来自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葡萄牙、罗马尼亚、哥伦比亚、南非等多个国家的教育官员,以学员的身份接受为期一周的培训。 参加本次培训活动的学员之一、来自澳大利亚的谷南有幸被选为学员代表在开班典礼时上台发言。谷南先生是澳大利亚墨尔本劳瑞斯顿女子中学的一名汉语教师。谷南老师以其流利的汉语、生动的事例以及幽默风趣的表达在台上一展风采,赢得了各位学员的赞美和掌声。
开班典礼完毕,笔者有幸走近谷南。当被问及为什么刚才选择脱稿演讲时,谷南老师爽朗地说:“我心里是这样想的,我们来这里就是来学习汉语的,如果我刚才的演讲有什么问题,那在接下来的几天里,我的学习不就会更有针对性了吗?那样我会提高得更快。”上世纪70年代末,谷南老师只身来到中国学习汉语,就读于北京语言学院即今天的北京语言大学。“我真的没有想到,今生还能有机会回母校看一看,心里实在太高兴了。我一定好好珍惜这次学习机会,争取学有所得。”谷南老师的兴奋和激动之情溢于言表。
30多年了,谷南凭借着对汉语学习和汉语教学的无限热爱一路走来。当谈到自己的汉语教学经历以及对汉语教学的意见和建议时,谷南表示,首先,兴趣是第一位的,不仅仅是学习汉语,做其他任何事情也一样。当你处于一种被强迫或很不情愿的状态去完成一件事时,效果一定不会很好。当初我学习汉语首先就是因为它对我很有吸引力。比如汉字的书写就很特别,它不像其他语言那样用字母来表示,而是一个个结构鲜明的方块字。当初学习写汉字让我很着迷,常常是别人写一张,我写三四张,很有成就感,自然就越学越带劲儿。而且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单从这一点来讲就可以看出汉语在世界上的地位和学习汉语的重要性。现在在教学过程中,我把培养学生对汉语学习的兴趣放在首要位置。我不断地尝试和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让同学们感到学习汉语不是一种负担和任务,而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每天的学习都是有收获的,这样孩子们才会把汉语学习慢慢地变成一种自觉的行为。
谷南认为,要想让汉语在全世界更大范围内得到推广,培养本土化汉语教师非常重要。“我除了在劳瑞斯顿女子中学教汉语以外,每个周末还志愿开车去一所离我家500公里外的乡下学校教孩子们学习汉语,这么做是因为我想让更多的人都有机会学习汉语,今天的学生有可能成为明天的老师。”谷南还说,一个澳大利亚本土老师而不是外教来教澳大利亚学生学习汉语,对澳大利亚本土的学生来说无疑有一种榜样的力量,而且因为本土教师对学生情况很了解,所以教学效果会比较好。因此我们一定要注重本土化汉语教师的培养。“国家汉办、北京语言大学举办的这次培训活动,对实现这一目标具有很好的推动作用,非常感谢北语为我们提供的这次机会,我们一定会好好珍惜,争取多学习一点东西回去以教给更多的人。”谷南最后说。
采访结束后,笔者看到有多位学员过来找谷南,他们就汉语教学的相关问题彼此交流,并希望从谷南这里得到一些好的建议,他很耐心地解答着大家提出的每一个疑问。
30多年了,已经年过半百的谷南老师执著地往返于劳瑞斯顿女子中学和那所乡下学校之间。凭借着对汉语的特殊感情,为澳大利亚汉语教学和汉语的国际化推广默默地努力着、付出着……
消息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责编:海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