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海外瞭望
  

经合组织倡导资优教育开展差异化教学策略

  

日前,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发布了《经合组织国家包容资优生的政策方针和举措》报告。报告提出,迄今为止,国际上关于资优的定义还没有形成统一的共识。不仅如此,国家内部关于资优生的概念化也存在很大的差异。这不可避免地会对世界各国如何设计和实施资优教育产生重大影响。

关注资优教育的价值审视

尽管各国存在差异,但部分经合组织国家还是更多考虑学生整体的福祉。实际上,资优生有特殊的学习需求,需要投入更多的努力和资源,通过差异化的方法来确保资优生能够得到良好的发展。为了保障人人受教育权利的实现、满足教育多样性发展的需要,资优生教育的实施是构建教育公平和包容体系的必要条件。此外,资优生会为国家带来广泛的社会和经济效益,这也是经合组织国家关注资优生教育政策的主要动机。资优生被认为是知识的创新者和创造者,通过适当的环境和发展,他们能够开发出符合未来预期的方案。因此,全面且实施良好的资优教育可以提供将社会上最有前途的人才培养成卓越人力资本和创造力来源的可能性。

在一些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资优生教育的探索起步较早。1973年,澳大利亚在《联邦学校委员会法案》之后制定了针对资优生的第一批教育政策。1994年,欧洲高能力委员会发布了一项关于资优生教育的建议。同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教育包容性的《萨拉曼卡宣言》出现了关于支持适用于资优生的有特殊教育需求学生的具体行动。大多数经合组织国家已经将资优生发展相关内容纳入其教育政策,然而,在如何解决资优生特殊需求的问题上,各国采取了截然不同的方法。

资优生教育面临的挑战

与其他学生一样,资优生的高成就往往离不开学校教育的支持。如果没有得到学校的支持,他们无法实现自我价值,而不恰当的教育可能会导致人才的流失。当前,资优生教育正面临着学业成绩和社会情感支持的挑战。

在学业成绩方面,资优生通常被误解为具备高水平的各项能力,所以不需要获得和其他学力较弱的学生同样的关注度,校长和教师没有意识到他们有识别和满足资优生特殊需求的责任。这些认识阻碍了资优生充分发挥潜能,甚至有可能导致教育政策在追求公平的过程中,资优生群体被排除在旨在优先考虑表现不佳和弱势学生的改革之外。研究表明,成绩显著低下的资优生的比例在10%到40%之间。这意味着,有相当数量的资优生无法充分发挥他们的潜能。

在社会情感方面,资优生可能会存在一些心理风险,尤其是当专业人员缺乏关于应对此类学生的培训时,误诊了诸如强度、敏感性、急躁、高运动活动和过度想象等特征。当资优生处于没有动力或没有挑战的环境和情境中时,这些特征会进一步恶化。资优生可能会因此产生痛苦和焦虑情绪,表现出行为或身体和心理的障碍,并可能导致智力抑制、成绩不佳等问题。也有学者认为,表现出情感和行为障碍、注意力缺陷或多动障碍的人在资优识别时通常会被忽视,他们的消极行为被认为与资优的预期相反,而实际上他们是在以不同的方式表达他们的天赋。资优生群体的多重性通常被忽略:一是同时存在身体障碍或神经障碍的资优生,他们的特殊教育需求和天赋可能会互相掩盖;二是不同种族的资优生由于文化和语言多样化,他们面临着新的困境;三是不同性别的资优生认知程度不同,在面对成绩不佳、承担过多责任等压力时,女生面临更多的风险。

经合组织国家的应对举措

报告介绍了经合组织国家为满足资优生需求并促进他们融入教育系统而采取的政策举措。大多数国家资优教育方案是根据资优生的需求,通过横向的加速策略或纵向的丰富策略调整课程。一些国家的教育当局将资优生教育列为国家优先事项,并设立了选择性学校。此外,各国注重发挥教师的核心作用,加强教师的专业发展。学校层面的干预措施则包括对常规课堂教学中针对资优生采取差异化的教学策略、利用信息技术促进资优生的学习、为资优生提供个人指导,并且与资优生的父母和社区接触等。

尽管各国在资优教育领域使用了不同的定义、设计了不同的教育方案,但是大多数经合组织国家都将资优教育视为一个独特的教育领域。报告指出,各教育体系需要更加注重资优生和包容性教育的实践。为了在学校和课堂中推广包容性实践,学校教职工特别是教师,需要具备应对多样性的能力。学校应鼓励教师开展差异化教学策略,与其他更广泛的资优教育策略结合使用,以回应资优生的需求并提高他们的教育成果。某些群体如女孩、有特殊教育需求的学生、少数民族学生和来自弱势社会经济背景的学生,在资优生教育方案中的代表性往往不足,需要采用多重视角重新思考资优生教育,进而实现资优生教育的公平。

许多学者还强调,资优生教育缺乏一致的国家和国际政策研究,也缺少实证研究的相关文献为资优生教育政策和实践提供全面的指导。所以,加大对于相关政策研究以及资优生教育的监测与评估方面的投资很有必要。未来还需要通过进一步研究和评估,了解哪些政策和实践可以最有效地使资优生受益,同时确保所有学生都能获得积极的教育和福祉。

 

作者:杨雨欣(作者单位系上海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

文章来源:《中国教育报》2022-04-07 09版 版名:环球周刊


发布者:   发布日期: 2022-05-10     返回
陶行知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