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海外瞭望
  

丹麦六一儿童节很低调 孩子每天在过节


  新华网哥本哈根5月29日电(记者 杨敬忠 报道员 宣敏)在丹麦,“六一”儿童节历来低调。这固然与儿童节的起源有关,也主要因为,丹麦的孩子们几乎每天都生活在快乐的节日里。

  “六一”国际儿童节是1949年国际民主妇女联合会在莫斯科开会,为纪念二战期间捷克利迪策村和全世界在战争中死难的儿童而决定设立的。其初衷是保障和促进儿童权益。

  丹麦是福利制度健全的发达国家,对孩子和孩子权益的重视自不待言。“六一”儿童节是不是要单独甚至热闹地庆祝一番?丹麦大众对此有不同的意见。

  有一个11岁女儿的媒体从业者维特认为:“庆祝儿童节是一个很好的主意。我们应该在一年中特别的一天表达我们对孩子的爱,就像父亲节和母亲节一样。”

  已有3个孩子的母亲奥尔森则不以为然。她说:“我不专门为我的孩子们庆祝儿童节。每年孩子们会和朋友们一起庆祝生日,此外圣诞节孩子们都会收到很多的礼物,学校里也会不定期组织各种活动,比如去野营、去滑雪等。我觉得,让孩子们的每一天都过得更好、更有意义,这个最重要。我希望孩子们每一天都过得像儿童节。”

  在丹麦,孩子们的生活的确丰富多彩。学校会为学生组织多种活动。其中,很多学校会和丹麦自然保护协会联手组织野外垃圾收集活动。在一年中的某一天,学生在老师的组织下在野外大自然中收集垃圾,并将劳动所得捐献给红十字会或者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帮助世界上有需要的儿童。

  哥本哈根南部格里堡小学的老师昆德森觉得这项活动很有意义:“我们收集大自然的可回收垃圾,保护了环境,节约了资源;我们教育了学生不要乱扔垃圾,爱护大自然;另一方面,学生们也有机会去体验大自然,呼吸新鲜的空气;最重要的是,我们将劳动所得捐献给那些更有需要的儿童,这是孩子们感到最快乐的事情。”

  在哥本哈根北部的艾达斯赫小学,学校每年都会组织学生到外地集体生活一周。在这一周里,学生们离开父母离开家,学习怎么做饭,怎么跟同学相处,锻炼自己的生活能力和社交能力。在此期间,学生们不可以给父母打电话。不过,在活动结束前一天,学生们可以给父母写一张明信片,告诉他们这几天独立生活的体验。

  丹麦的民俗节日有孩子们的份儿。比如,“斋戒节”是很多丹麦孩子向往的节日。这是基督教节日,在每年复活节前的第49天。这一天,孩子们穿上各式奇装异服,汇聚在社区活动中心,轮流用木棒敲打挂在半空中的木桶,直到打破木桶让里面的糖果零食等流散出来。据说,最早的时候,迷信的人们把一只认为代表邪恶的黑猫放在桶里,而打破木桶的幸运孩子就成为“国王”或“王后”。现在,打破木桶后,孩子们就一起坐下来吃各种各样的糖果和零食,最后评选出最佳服装奖。

发布者: 陶桃  发布日期: 2011-05-31     返回
陶行知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