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0年3月,南非世界杯热身赛前,南非女孩露出自信的笑容。本报记者 裴广江摄

南非沙佩维尔,当地青年在政府就业措施帮助下,通过劳动过上了好日子。本报记者裴广江摄
第十七届非洲联盟(非盟)首脑会议不久前在赤道几内亚首都马拉博闭幕。本届会议的主题是“加快青年能力培养以促进可持续发展”。在这片“最年轻的大陆”,青年人占到总人口的35%。如此庞大的群体,其困难就是非洲的困难,其梦想就是非洲的梦想,其能力意味着非洲的未来。
青年失业成为挑战
“我来南非已经3年多了,主要做些割草和简单装修方面的工作。这些活儿有时候有,更多的时候没有,没有工作的时候我们就坐在这里无所事事,原本以为在约翰内斯堡这样的大城市能够有很多机会,但是没人管我们。”一个名叫奈什的津巴布韦人对记者倾诉苦衷。奈什今年29岁,在津巴布韦的家里还有地,未婚,出来挣到钱后准备回去结婚。跟他一起正在寻找工作机会的同伴、26岁的津巴布韦人楚斯特面临同样的窘境。
联合国非洲经济委员会今年4月发布的《2011年非洲青年人报告》指出,35%的非洲人口是15至35岁的青年人。这正是为未来打拼、成家立业的年纪,然而,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年轻人的失业率为11%。在北非,这一数字接近24%。对年轻女性来说,情况更糟糕。
在6月初为解决非洲青年人就业而召开的非洲开发银行年度会议上,专家指出加纳全国失业率为8.7%,但青年人失业率却高达31.7%。塞拉利昂青年人就业情况更加糟糕,失业率高达52.5%。
南非商业工会近期发表声明指出,南非年轻人的社会经济状况非常糟糕。按狭义的就业标准计算,南非黑人青年人失业率为39%,若按广义计算则高达48%。29岁以下的青年人就业率仅为27%,34岁以下的失业率为44%。
对于非洲青年高失业率的原因,非洲能力建设基金执行秘书埃德温·福勒姆对本报记者表示,首先,许多国家年均经济增长率仍低于5%,而每年就业市场新增青年就业人口高达1000万;第二,高等教育机构毕业生既不具备产业部门所需要的技能,也没有从心理上为进入劳动力市场做好准备;第三,非洲国家青年人就业政策不完善,没有为青年人提供充分的就业、创业环境。
“我们没有去政府的培训部门学习,他们教的很多东西不实用,再说有时候还要申请很长时间。”楚斯特对记者表示。
非洲青年人的失业问题正成为困扰非洲经济腾飞的一大难题。即使已经就业的青年人中,70%—80%都集中在工资低、生产率低的农业部门,仅有10%左右在非农业部门就业。与此同时,不少非洲国家教育普及率不高。非洲地区仍有50%以上的青年人是文盲。虽然现在入学率在上升,但提升教学质量仍面临严峻挑战。
人才宝库亟待挖掘
无论是走在南非约翰内斯堡、还是肯尼亚首都内罗毕的大街上,那些在街头四处游荡寻找短期工作机会的年轻面孔令人印象深刻。非洲人生性乐观、活泼,青年人与记者攀谈时,对现状的不满也表达得很直率。
经济基础差、青年人口多,似乎是非洲国家面临的一个巨大社会包袱,但对一个国家的经济腾飞来说,它无疑是一个不可或缺的人力资源宝库。不少非洲专家认为,要让它成为非洲经济增长的“火车头”。
以东非为例,由于自身面临的难题无法得到社会的重视,青年人的政治冲动越来越强烈。在肯尼亚、乌干达等国家,一些令人担忧的苗头已经显现。在索马里等动荡地区,成群结队的青年人被逼上了极度危险的偷渡之路,他们的目的地包括阿拉伯半岛和欧洲。而且,还有一些青年人成了极端组织、海盗发展的对象。
今年5月底在坦桑尼亚达累斯萨拉姆召开的“共享未来前景”研讨会上,东非国家代表一致认为,急需制定体现青年人需求的发展计划。东非共同体前秘书长姆瓦帕秋说,未来掌握在青年人手中,政府必须释放这个群体的能量,并作为今后发展的关键一环。
对此,埃德温·福勒姆认为,15岁以下人口占非洲总人口三成以上,非洲现在是,将来也是全球青年人最多的大陆,而“青年人是未来数十年非洲发展的最好财富”。
《2011年非洲青年人报告》也指出,青年人是非洲复兴的关键,也是非洲社会转型和发展的主要力量。通过投资青年人教育、促进就业、提升医疗水平和鼓励有效的社会参与,非洲将收获丰厚的青年人红利。尽管目前已经有很多针对非洲青年的教育和就业项目,但还是要进一步挖掘他们在非洲减贫和可持续发展中的巨大潜力。
非盟委员会主席让·平在非盟首脑会议期间表示,在资源配置上,非洲国家应更多考虑青年教育和培养,采取具有实际效果的措施加快青年能力培养。北非部分国家发生政治动荡,在一定程度上和青年群体被边缘化、青年人诉求得不到合理解决有关。他呼吁非洲领导人在青年一代教育、就业等方面做出更多努力。
联合国常务副秘书长米吉罗则表示:“如果我们想要在未来带给非洲持久和平和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增强青年人能力。必须将青年人的发展放在国家优先发展的位置上,让他们收获社会发展带来的好处。”她认为,增强青年人能力的途径在于教育、健康、就业和有意义的参与等4个方面。
创业热潮悄然形成
与过去相比,更多的非洲青年人涌向大城市,他们梦想着能够进入信息与通信技术或金融行业。同时,仍有许多非洲青年人生活在乡村,靠小农经济糊口,甚至是靠天吃饭。而无论是在城市或农村,他们缺乏的同样是资金、技术和经验。
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许多非洲青年选择自主创业,白手起家,闯出一条“自己当老板”的成功之路,一股创业热潮伴随着非洲经济的发展悄然形成。
6月底,美国盖洛普公司在对27个非洲国家和地区进行调查后表示,非洲青年人中渴望创业的人数比例最多。15—24岁的青年人中,两成表示准备在未来的一年中开始创业,这一比例在25—35岁年龄段更高,而且女性的创业雄心丝毫不亚于男性。尤其是在撒哈拉以南国家,青年人对在商海中有所建树表现出异乎寻常的热度。
盖洛普的这一调查结果佐证了非洲青年人对于自身未来的积极态度,特别是其与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对于本国、本地区的商业环境,非洲青年人的信任度普遍上升,91%的加纳青年人表示希望通过个人创业获取财富。但对于如何获得资金,非洲青年人表示那得看国家的政策。调查还发现,尽管为数众多的非洲青年人勾画未来的创业蓝图,对创业前景充满乐观,尤其认为发达的网络将助其一臂之力,但是真正做好案头工作或者尝试申请贷款的人却不多。
据报道,非洲不少国家的商业银行已经计划增加对中小企业的贷款。肯尼亚政府两年前设立了“青年人发展基金”,旨在鼓励年轻人自主创业。尽管创业不是非洲国家一劳永逸地解决青年人失业问题的万能药,但这是让青年人养家糊口并创造新就业岗位的好办法。如何让没有经验的年轻人把理想变为成功的实践,关键还是在于非洲国家能否拿出鼓励和扶持政策,在青年人创业问题上“推一下、拉一把”。
能力建设释放潜力
非洲国家纷纷出台措施促进青年人就业,让社会资源向他们倾斜。南非政府将每年的6月定为“青年月”,旨在推动青年人发展和就业,同时政府将2011年作为“创造就业年”。南非财政部安排90亿兰特(1兰特约合0.97元人民币)作为就业基金,意在未来3年为青年人创造15万个就业机会。
今年6月中旬,毛里塔尼亚青年人就业促进局与非洲能力建设基金等机构合作,举办了有关企业与青年人创业、就业的专题班。这个专题班的目的就是为了创建一个平台,让青年人与企业界之间展开对话,分享经验。专题班吸引了北非、东非和西非的企业、青年协会代表和国际组织的参与,其主要成果是达成了“努瓦克肖特宣言”,形成了多项促进青年人创业、培训方面的共识,并将它推荐给非盟委员会,以向所有非洲国家推广。
非洲能力建设基金秘书长弗兰尼说,非洲国家应当从现在就着眼于未来可持续发展这一战略性问题,并认识到为青年人增强能力、创造就业的努力在今后将发挥出关键性作用,对经济、对政府都有益。为了释放青年人的潜力,应当鼓励他们进入工厂或创业。非洲国家需要的是构建个体培训的平台,营造适宜的政策环境,鼓励青年人在国家经济生活中参与对话与合作。
南非国家青年人发展机构负责人柯林斯·沙巴纳说,政府和社会重视和投入程度还需加强。需要推动整个社会,包括私有部门和青年人自身来一起迎接这个挑战。
不久前,记者采访在南非投资的一家中国企业时,遇到一群当地员工。他们说,在这家中资工厂获得的稳定工作,让他们看到了未来的希望。在工厂所在地拉夫兰德开发区外,一大片新兴、自发形成的黑人住宅区已经很有规模了。(新闻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