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关于两个村子和一棵树的故事,上一次中国拿到这个奖是在1999年
本报通讯员 吴立云
本报驻绍兴记者 史春波
因为一封信,13岁的绍兴女孩王飒的名字,登上了联合国网站的首页。
在今年的青少年国际书信写作大赛中,她写的信《假如我是一棵树》,从全球60多个国家的200多万名参赛选手中脱颖而出,摘得金牌。
自1981年参赛以来,我国少年儿童曾先后获得4次金奖。王飒此次为我国摘得了第5个金奖奖牌。昨天,赴北京领奖的她回到了家乡绍兴。
一年一度的青少年国际书信写作大赛始于1971年,至今已经开展整整40年。这是一项由万国邮政联盟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共同主办、面向全球190多个邮联成员国的15岁以下少年儿童开展的征文活动,我国自1981年开始参加这一赛事,已故著名作家巴金、叶圣陶都曾担任过该项活动的评委。
本届青少年国际书信写作大赛主题为:“假设你是森林里的一棵树”,旨在响应联合国将2011年定为“国际森林年”,提高人们保护森林的意识。
来自60多个联盟成员国的超过200万名青少年参加了比赛,而绍兴县实验中学初二学生王飒最终夺冠。
中国拿到的上一个金奖还在1999年。
王飒出生在绍兴一个普通家庭,爸爸是位协警,妈妈是纺织厂里的女工。她从小就爱读书,爱写作,从小学开始就写日记。
在参赛的这封信中,王飒以一棵树的视角,讲述了一个故事:两个村庄,一个依靠砍树、掠夺自然来发展,结果遭到了自然的报复:泥石流;另一个和自然和谐共处,发展成为著名的旅游胜地。
经过层层选拔,王飒的作品获一致好评。万国邮联评审委员会认为:王飒的作品构思巧妙,想像力丰富,使用两个村子的比喻契合主题,通过引人入胜的叙述吸引了读者。她获得了比赛的最高荣誉——金奖。
不久前,王飒来到北京景山中学,从国家邮政总局副局长徐建洲手中接过了获奖证书和奖牌。她还发表演讲,呼吁全世界一起来保护环境、热爱地球。
王飒说,她特别希望和大家一起,在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上,做更多实实在在的努力,比如分类投放垃圾、循环利用水资源、节约用草稿纸等。
《假如我是一棵树》节选
亲爱的人类:
我是一棵渺小的树,生活在森林里。山前有个山东村,山后有个山西村。两村原本都特别穷,唯一的财富就是绵绵群山上的树。
……
山东村上上下下簇拥上山,开始去实现他们的致富梦想。他们起早摸黑地干,砍下了许多属于自己村的树。果然,没有多久,山东村开始富起来了,日益变得白天热闹是工地,晚上冷清得像一大片坟地。
……
山西村村长带领村民们坚持种了很多的树。我站在山岗上,见证了东村的山下渐渐光秃秃,几乎连杂草也不生;西村依旧是环境优美,山清水秀,好一处世外桃源!
……突然,从山东村传来一阵阵撕心裂肺的哭喊声、求救声。是泥石流!
急速的山洪、滚动的山石、泥泞的山土,统统冲向东村!只在眨眼间,山东村成了一片狼藉!漂亮的屋子倒了,宽敞的道路毁了,许多人也被埋葬了……
我再看山西村,它竟依然如故!
……
几年之后,山西村也富起来了,人们不是靠砍树卖树致富——由于山西村环境优美,成为了远近闻名的少有的旅游胜地,大批大批的游客对山西村流连忘返。而山东村,人们连续几年加速种植山上的林木,生活也渐渐平静起来,也不再遇到大灾。
人类朋友们,我的故事讲完了,我只想告诉你们不要再执迷不悟:保护森林环境是多么重要,再不加以保护,受害的终究是人类自己!(新闻来源:钱江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