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谢尔老师在白宫演讲,总统(左)和部长(右)认真“听讲”。图片来源:美国白宫网站
前不久,美国2011年国家年度教师奖获得者米歇尔·谢尔女士来到中国。作为获奖者的一项殊荣,年度教师在当选后的一年里会到美国国内与海外巡回交流,而中国是她的首个访问国。在美国国家年度教师奖合作伙伴美国国际人民交流大使集团的帮助下,本报记者有机会和谢尔女士进行了交流。
■本报记者 高靓
热情和创造力是优秀教师的共同点
早在今年5月初,谢尔的照片就已经在全球各大新闻网站上流传开来。照片中,身材娇小、一身粉红色职业套装的谢尔老师站在中间,左边是美国总统奥巴马,右边是美国联邦教育部部长邓肯,两位“大人物”面带赞许地注视着这位新科美国国家年度教师。
创设于1952年的美国国家年度教师奖,是美国历史最长、声誉最高的教师奖项,每年美国500万教师当中只有一人当选,获奖者会受到美国总统在白宫的接见。2011年,美国50个州、华盛顿特区、国防部教育处以及五大特殊地区各推选出一名州年度教师参与国家年度教师奖的角逐。最终,马里兰州的化学教师米歇尔·谢尔在众多杰出的候选人中脱颖而出。
“你肯定想问,为什么是我?”见到谢尔时,她穿的正是在白宫受到总统接见时的那身粉红色套装,显得干练而不失亲切,有着14年教龄的她很善于导入主题。“其实,我并没有什么唯一的独特之处,我认为好老师的共性大于个性。我和各州年度教师在获奖后,曾经组织过一场讨论会,就是探讨这个问题。我们在反思自己的经验时,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有两个:一是热情,二是创造力。”
谢尔的亲身经历的确在演绎热情与创造力的故事。1995年,20岁出头的谢尔即将从普林斯顿大学化学专业毕业。美国顶尖大学毕业生、成绩优秀、专业热门,在别人看来,这个时候的她前途无量,“可以去做任何想做的事情”。但是,谢尔却选择到美国马里兰州一所公立学校做教师。
从教14年来,谢尔最突出的成就是将各种远离科学的边缘弱势学生带入科学世界。她所教的进阶先修课程(AP)相当于在高中提前修读的大学课程,通过考试可以为大学录取增加筹码,也可以代替大学相关科目的学分。谢尔能用手语教授最抽象的化学概念,让马里兰聋哑学校建校135年来首次开设进阶先修化学课程;她能让公立学校中选择进阶先修课程的人数从8人迅速提高到92人;她让传统的白人、男性、精英学生占优势的化学课上,出现大量“非主流”学生的身影,聋哑人、英语学习者、少数民族和声称不喜欢科学的女生;她所教授的进阶先修化学课出勤率100%,考试通过率高达90%以上。
“我的秘诀是,让所有学生从进入课堂的那一刻起,就觉得是在学自己最喜欢的学科,不管你擅长还是不擅长。”谢尔说,“我现在教3个班92名学生,每个人一进实验室都觉得自己是化学家,我让学生做的就是挽起袖子,戴上护目镜,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尝试。当学生实验失败的时候,一脸茫然地问我该怎么办,我从不直接去演示正确做法,而是告诉他们‘现在你需要做的是解决问题,我相信你能做到’。”
在准备考试和传授知识之间寻求平衡
美国学生通常认为化学、物理、数学是枯燥、艰深的学科,特别是到了高年级,选择学习这些学科并有志于今后投身科学领域的人日益减少。谢尔和学生订立了四个目标:接触化学,通过进阶先修考试,准备上大学,投身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方面的职业。
“现在学生最常见的疑问是,学这些到底跟我有什么关系?我要让学生知道,化学和我们的生活是如此密切。”谢尔边说边展示她的化学教室的照片。教室的储物柜上放着许多瓶瓶罐罐,有洗衣粉、洗发水、去污剂……
谢尔解释说:“这是为了提醒我们,化学就在身边。我的化学课基本都是在实验室进行的,而且我们做真实的实验,从来不会给出实验步骤,让学生按部就班地操作。”
“当学生感到自己与学科本身有关系,而不仅仅是与讲课的教师有关系时,他们便会产生强烈的探索欲望。”谢尔说。
当然,这并不是说老师没用。谢尔认为,老师远比各种先进的仪器设备、技术手段重要得多,人性的力量更能影响学生,特别是那些怀疑自己的能力、对于学习不自信的学生。有时候学生也会找谢尔讨论能不能退出课程。她会看着学生的眼睛说:“你是这个班的重要一员,我想让你留下来。”简单的一句话,力量无穷。
谢尔也总结了一些实用技巧。比如,在一堂课上不会只用一种方法教学。“喜欢做实验的不喜欢合作,喜欢合作的不喜欢做实验,我的办法是课堂不断变化,让每个人都有参与的时候,都能学到东西。”再比如,学生程度不一样,“有的学生还没上课就知道你要讲的所有内容,我的策略是让他们成为助手,帮助其他同学。学生都知道,我的目标不是培养几个尖子,而是所有人都能成功。这些人里有阅读障碍、有书写困难,还有多动症患者,但是你能看出他们的区别吗?提供一个全纳的课堂环境是我的重要任务。”谢尔指着一张和全班学生在化学实验室的合影说。
“让每一个学生都成功,是当前美国教育的最大挑战,也是教育改革的重点。”谢尔认为,教育者与学生积极、密切的联系,是学生取得成功的关键。
对于美国政府日益强调的考试和教师绩效评价,谢尔表示,“衡量教师的绩效责任,不应该只有考试分数一个标准。当今的教育理念已经发生了变化,过去强调3R,即读、写、算,现在变成了4C,包括批判思考、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合作、交往。作为老师,我不仅要为学生的考试成绩负责,而且要培养他们的思维习惯,比如创造、革新、问题解决和今后的工作和学习技能。我还有责任培养学生自信、独立、坚韧、毅力等成功生活的特质。积极的、能动的教师通常会给自己设定更高标准,而这些往往是考试分数所不能衡量的。现在,我们只能寻求平衡,既要帮学生准备考试,也要让他们学到真东西。”
普林斯顿毕业生和公立学校教师都让我骄傲
言谈中,谢尔表现出对工作、对学生的无尽热情。她告诉记者,她的办公室里有一个展板,上面都是学生的照片,“他们让我时刻铭记自己为什么要当老师”。
被评为年度教师后,谢尔将有一年的时间离开课堂,到各州和世界各国进行交流访问,相当于美国教育的“代言人”。谢尔明确表示,自己在一年以后会回到课堂,她将教师称为自己的“终身职业”。
“你考进普林斯顿大学,却只想当一名教师?”谢尔至今难忘当初决定投身教育时,周围人的惊讶与失望。她也知道现在的高中学生当中流传的顺口溜——“学得好干专业,学不好当老师”。
“人们往往认为,普林斯顿大学的毕业生即使投身教育,也不会一直当老师,目标应该是校长、学区负责人、州教育部官员,直至联邦教育部部长。但是,我要让人们看到,我就是一名普通的任课教师,”谢尔说,“我们的社会很奇怪,一方面在呼吁让最优秀的人成为教师,另一方面当一个长青藤盟校毕业生真的走进校园,人们又认为是大材小用。”
“在美国教育界,大学教授最受尊敬,然后依次是高中、初中、小学教师。事实上,让每个孩子做到能够且愿意学习,小学才是最重要的。而高中阶段,一些教师承担的就是大学课程,例如微积分III、解剖与生理学等,他们关系着年轻科学家的启迪和培养。如果没有合格的老师,无异于将科学的种子扼杀在摇篮里。”
谢尔表示,现在美国已经意识到,世界发生了变化,理工科对社会的发展很重要。美国总统奥巴马提出10年内配备10万名高质量科学、技术、工程、数学师资,但是“不受尊重与待遇过低是限制名校毕业生成为教师的瓶颈”。谢尔的一位新同事在担任一年数学教师后逃离了教学岗位,因为她的薪水只有同专业毕业生的一半。
“只注重招募新教师是不够的,必须给予他们足够的尊重、待遇和专业支持,陪伴他们走过第一堂课、第一个学期、第一个学年。”谢尔说,今后除了教学外,自己也将在新教师培训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1995年,1070名普林斯顿大学毕业生中,只有30人考取教师资格证,我很骄傲我是这30人中的一员。”谢尔说,“我有一个愿望,那就是当‘普林斯顿毕业生’和‘公立学校教师’两种身份同时出现在一个人身上时,不再引起人们的惊讶或失望。这两种身份应该同样令人感到骄傲。”
【记者手记】回到课堂
从默默无闻的三尺讲台,到走进白宫演讲,接受电视台采访,到世界各地访问。美国给予一年一度的优秀教师最高规格的待遇,让我们看到了美国人尊师重教的程度。在和2011年度美国国家年度教师米歇尔·谢尔的接触中,也让我们感受到了一名优秀教师的内涵。
谢尔作出承诺,不离开教学岗位。其实,这也是大多数美国国家年度教师的选择。2010年的国家年度教师萨拉·维斯琳回到学校,半天教课,半天从事教师培训。2003年的国家年度教师贝特西·罗杰斯,完成了为期一年的全国巡回演讲后,选择了杰斐逊县的“老大难”布莱顿学校。相信这样的例子,在美国载入史册的61位国家年度教师中不是个案。
为什么这些被高高捧起的教师,不去当校长、学区负责人,甚至各州和联邦教育部官员?这背后的原因更值得我们思考。
美国国家年度教师奖对候选人的前提要求是“今后计划继续活跃在教学岗位上”,也就是说,如果想借助奖项去某个一官半职,那么你根本不在考虑范围之内。此举可谓明智,如果千挑万选出来的优秀教师都被政府“收编”,可能美国只多了一些碌碌无为的管理者,还会刺激着更多教师努力工作然后离开本职岗位。但是回到教师岗位,他们却可以尽情发挥自己的优势,培养更多学生,为同行树立榜样。
从美国国家年度教师奖来看,获奖者大多出自普通公立学校,甚至是薄弱学校。帮助弱势学生取得成功是许多人脱颖而出的重要原因。国家年度教师奖不多的几条评价标准之一就是“要推动所有学生学习,无论其背景和能力”,而这也是美国教育界的共识。虽然美国目前开始强调考试与教师评价挂钩,但是你教出几个中产阶级的哈佛、耶鲁学生不算什么,如果你帮助弱势阶层的学生获得哪怕微小的进步,都会赢得鲜花和掌声,甚至来自总统的奖励。尽管谢尔认为美国社会和政府做得还不够好,但是至少已经开始朝这个方向努力。
由于生源本身起点低而造成的学校表现不佳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由此而导致这类学校优秀教师资源的枯竭。这种枯竭既源于外部的抽取,又源于自身丧失动力。只有当教师从薄弱校流动到优质校不再是一种“向上”的流动,只有当获奖、写论文、读学位不再是为“向上流动”积累的一种资本,我们离师资均衡才能更近一些。(新闻来源: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