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杭城气温直破摄氏40度大关,为躲避毒日,不少人们选择呆在了室内。然而记者看到,却有许多孩子大太阳下,无奈地走进了一间间培训班、补习班、兴趣班。
午后,正是一天最热时,一个个背着书包的中小学生,顶着大太阳,鱼贯走进中山路上的一家培训机构,一位秋季升入初三的学生小陈告诉记者,她每天上午补习语文、英语,下午补习数学、科学,暑假两个月,一个半月都被补课排得满满当当。另一位就读民办中学的孩子说,他留在杭州的30多位同学,全部都参加了暑假补习班。在林林总总的各种补习班中,最红火的杭州青少年活动中心,78%的班都需摇号。一些热门课目摇号比例超过了1:10,最高的钢琴一对一摇号比例达到1:171,甚至还冒出了倒卖热门兴趣班名额的“黄牛”。
记者了解到,今年暑假未至,省及杭州市教育部门就专门颁发禁止中小学补课的严规。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学校不让办,自有别处办,各种不受严规限制的培训机构、业余学校纷纷招徕“名师”,开办起了数理化语英等培训班和各种兴趣班,有的甚至还以“不能输在起跑线上”为由,争办起了学前班,让“小不点儿”也不能过个快乐暑假,其办学的热情,简直到了疯狂的地步。
为何暑假补习风愈演愈烈?有识之士以为,眼下择校热、状元热、考试第一、分数为王,为其中一大原因。正是这股盛行不衰的风气,吹热了家长望子成龙的头脑,助长了补习班、培训班的“疯”行。采访中,不少家长也是一脸无奈,“我们也不愿让孩子这么累,但没有办法,周围朋友、同事、亲戚家的孩子都在忙补课,自己孩子不“进补”,就会落后。”补习大军中,被这种思维“绑架”的父母不在少数。
变味暑假补课“疯”行中,也衍生出了种种怪事:杭州一位家长已让女儿读了30多个兴趣班;另一位家长狂借27张身份证,为的是让孩子摇号报上少年宫的英语班;上周,一家名为“利奥”的英语培训机构,扔下已交大笔学费的学员和未发工资的老师,关门走人,被惹恼家长已向警方报案;再如培训学费,也是竞相比高,位于天目山路的一家培训学校,13课次语文、数学,就要收2200元,而且还别出心裁地推出一对一的VIP班,2小时一次,5次就要收2500元!
面对暑假补习“疯”行,家长无奈,孩子盲从,业内专家以为,教育必须遵循客观规律,“拔苗助长”的补习未必能收到好的效果。真诚期待补课不再“疯”行,尽早将快乐轻松的暑假,还给孩子们。
看看国外孩子
怎么过暑假
美国学校暑假大部分没有作业,小学至高中的孩子热衷做义工,卖报、做汉堡、送比萨,利用暑假接触社会,掌握生活技能,这些都是家长鼓励、孩子愿意做的。
德国中小学生没有暑假作业,也没有任何补习班和培训班,这是德国法律明文规定的。课外活动也一律停止,所有学校统统关门大吉。
澳大利亚暑假,家长会带着孩子们出门旅游、去海滩游泳冲浪、去博物馆参观,或者带着孩子们去郊外野营,甚至学习做菜做家务。
俄罗斯家长会让孩子在暑假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体力活,比如种菜、收获水果、照顾小动物、给小鸟安装过冬的小木屋、修理篱笆和蓄水池等等。
英国通过野营,把孩子带离“水泥”城市,带离电视、电话化了的生活,回到大自然,在老师的带领下,观察美丽的动植物,搭起小帐篷,劈柴、做饭,采摘蔬菜、水果,自己动手创造生活。
加拿大暑假生活是每个孩子最快乐时光,他们不用忙于暑假作业和各种补习班,更多的是在种类丰富的夏令营度过,前往艺术馆、博物馆、大学、旅游胜地等。 法国孩子暑假就是“放开玩”,完全根据兴趣爱好做喜欢的事情。有些孩子还与其他国家孩子交换度假,即到英国、西班牙或是意大利的某个家庭,一面度假,一面进修外语。(新闻来源:钱江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