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校园掠影
  

京大学生消费两极分化 恋爱消费与饮食不相上下


来源:京报网-北京日报


  大学新生录取在即。一名大学生基本生活费应是多少?本刊邀请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的大学生记者杜佳征,对她身边的10名在校生进行了问卷调查

  这10名大学生中,一名享受贫困生国家助学金,3名获得了奖学金,7位是女生(二外女生多),北京籍占4位。在北京高校中,二外的贫困学生所占比例不高,北京籍学生人数较多,今年高招将占95%,消费具有典型特点。

    月消费1000-3000元占六成

      认可实际600-700元就足够

  调查显示,二外大学生消费从月300元以下至4000元以上均有,两极分化鲜明,月消费1000元至3000元的占到六成,请看10人的每月消费额——

  300元以下1人

  300-600元1人

  600-1000元2人

  1000-1500元2人

  2000-3000元2人

  3000-4000元1人

  4000元以上1人

  4000元以上的有的就是“万元消费户”,在全校也属个别人。在300元以下贫困线上坚持学业的,个人提出申请可获国家助学贷款。虽然上述多数大学生每月大都花了600元以上,但是大家认为:尽管北京物价一直在上升,但实际每月维持正常的大学生活,开支在600元至700元左右就足够了。请看10人认可的实际能够维持正常生活的费用——

  300-600元3人

  600-900元6人

  900-1200元1人

  饮食支出300-600元居多

  零食月消费百元以上达七成

  大学生的消费,主要分为基本生活消费(衣、食、住、行)、学习消费(学费、书杂费、考证、电脑等)、休闲及娱乐消费(休闲、旅游、娱乐)、人际交往消费(人情、恋爱)等几个方面。

  调查表明,大学生平均每个月用于购买正餐和水果的饮食费用——

  150-300元4人

  300-600元5人

  600元以上1人

  与他们每个月的总消费额相比,就会发现,用于正常饮食的消费,在低消费大学生中几乎占了一半;而在约一半大学生实际消费中大约只占30%。购买零食的消费则如下——

  50-100元2人

  100元-300元3人

  300-500元3人

  50元以下500元以上各1人。

  学习费用仅占5%

    上网费用则在10%以上

  除去吃饭吃零食,其余的钱花到哪儿?其实用于学习——包括补习班、买书本、光盘、磁带等的传统消费,只占总消费的5%,请看——

  20元以下5人

  20-50元4人

  100元1人

  而大学生用于上网的费用,则在总支出的10%以上,上网既用于查找学习资料,也包括通信和娱乐消遣,每月上网费在400元以上的,其总消费为4000元左右。大学生们更热衷于把钱花在网络上,请看上网支出——

  20-50元3人

  100-300元4人

  400元、600元、20元以下各1人

  手机电脑MP3是“大头儿”

  有些大学生开销不亚于白领

  此次调查显示,9成大学生有手机,每月手机费和宿舍电话卡的使用费用如下——

  50-100元2人

  100-200元3人

  200-300元2人

  50元以下、400元和500元以上各1人

  笔者还了解了大三某系49人,已是手机人手一部,其中手机价格在2500元以上的不下半数;MP3有46个;笔记本电脑有35部。有些大学生在这“新三大件”的消费中甚至与高薪白领不相上下,且不断升级换代,这是相当一部分生活条件好的大学生的消费“大头儿”。

  恋爱消费与饮食不相上下

    六成学生经济上全靠父母

  调查中还有一个有趣现象:有的大学生在恋爱方面的支出,与饮食支出几乎不相上下。这些支出也包括在手机等通信费,KTV等娱乐费,购买名牌服饰、化妆品、鲜花、礼品等,出游、聚会等消费上。女生多用于购物,男生则侧重娱乐。在“哪些因素导致你的月支出超过了正常生活的基本费用”一栏中,“恋爱消费”占首位,有7人选择;其次为“新三大件”的升级换代,有6人画钩;第三是名牌服饰;第四是请朋友吃喝。

  调查还显示:生活完全自理的大学生以贫困生为主,只有一人,贫困生主要依靠贷款、助学金、奖学金和打工;需要家庭小部分支援的也只有一人。6名大学生是完全依靠父母;还有两名大学生自己能解决一小部分生活费;这8名大学生认为,在大学的消费应该完全靠父母和大部分靠父母。大学生中几乎没有人认可“已经成年还依靠父母是一种羞耻”。

  大一时容易出现“月光族”

    家长逐月给生活费为佳

  今年大四的小陈说:“大一新来那年,对学校周围的环境比较陌生,同学之间也互相不太熟,没事的时候就只好一个人去逛街,不知不觉间居然一个月消费了两千多块钱,直到现在都不知道那笔钱是怎么花的。”这是大一学生最容易出现的情形,多数新生开始都是“月光族”——家里给的生活费月月花光。

  调查中发现,很少有大学生对自己的生活花费进行计划,随意和盲目性占很大比例。大学老师建议,如果孩子自控能力差,家长最好不要把一学期的费用在开学时一次性交给孩子,可以逐月给或隔一两个月给一次,并指导新生严格控制自己每月的消费上限,对自己每笔资金的去向有一个详尽的记录,养成理性消费、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期望未来收入普遍较高

    七成在3000-4000元之间

  大学生在校消费高,会影响其未来就业的选择和期望值,在调查中,问及期望大学毕业后的月薪收入为多少时,2000元以下没人选择,其他则为:

  2000-2500元2人

  3000-3500元5人

  3500-4000元2人

  4000-5000元1人

  二外的大学毕业生目前就业虽属不难,但就业起薪就在3000元以上的,也不是大多数,与在校大学生的期望值尚有差距。在京大学生在校期间学会勤俭消费,对其未来有着积极意义。(记者 杜佳征)

发布者: 陶桃  发布日期: 2007-07-17     返回
陶行知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