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多少教育大事在2007年发生,多少有里程碑色彩的教育政策在2007年出台。顺着2007年中国教育发展的脉络观察,人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一方面是政府促进教育公平,资助弱势群体;另一方面是公办、民办、职教多种教育体系齐头并进,教育整体呈现出均衡发展的态势。应该说这一年有太多的亮点可圈可点,在此我们只是将其中一些闪现频率最高且最耀眼的亮点展现在读者面前,包括“教育公平”、“融资热潮”、“留学利好”等等,这些亮点真实地记录下了这一年教育发展的轨迹。
●亮点一:义务教育加大投入
“义务”、“助学”这几个词汇在2007年教育界被提及的频率可谓最高,政府对整个助学体系建设的支持力度也超过以往任何一年。其中义务教育终于全面走向免费,这更是中国义务教育史上的里程碑事件。
农村义务教育的全面落实成为这一年的第一个亮点。在2007年春季开学之际,教育部宣布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杂费全部免除,惠及40多万所农村中小学校、近1.5亿名中小学生。2007年7月,有关官员透露,2007年秋季这一个学期,中央财政用于助学的经费增加到95亿元,加上地方投入总共154亿元。在这之前,中央财政用于助学的经费一年只有18亿元。至秋季开学,北京、山东等部分省、市又率先免除了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杂费,此举覆盖城市中小学生人数分别达到了90万名和170万名。在许多城市,农民工子女可以与城市孩子享受同等待遇。
除此,有关方面还在2007年宣布,国家在本科高校、高等和中等职业学校实施奖学金、助学金制度,惠及2000多万名学生。从2007年开始,国家每年用于助学的财政投入、助学贷款和学校安排的助学经费将达到500亿元,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公共财政安排助学经费最多、力度最大的一次。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应该说促进教育公平、资助弱势群体成为了2007这一年中国教育发展的一条主线。
●亮点二:职业教育政策利好
历史上从未有任何一年像2007年这般重视职业教育,“把发展职业教育放在更加突出位置”一语被写入了政府工作报告之中。
职业教育成为公众瞩目的焦点源于2007年3月举行的全国两会,这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把发展职业教育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使教育真正成为面向全社会的教育,并将之作为一项重大变革和历史任务;此次会议上提出,在未来“十一五”期间,中央财政将安排职业教育专项资金140亿元,促进职业教育改革发展。
有关数字显示,近年内地职业教育快速发展,到2006年我国中等职业教育招生达到731万人,在校生达到1764万人;高等职业教育招生人数和在校生人数也比2005年有所增加。业界人士认为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学生逾七成来自农村,每年约有上百万农村贫困学生通过职业教育在城镇稳定就业,实现“转移一人、一家脱贫”的目标。在利好政策的激励下,会有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职业教育,成为国家需要的高素质劳动者和市场紧缺的技能型人才,而我国的教育结构也将因此日趋完善。
●亮点三:民办教育掀起融资潮
当一年前新东方敲响纽约证券交易所股市钟声的时候,中国的教育培训市场乃至教育市场的融资大幕才徐徐拉开,在接下来的2007年中,市场用一系列行动回答了民办教育培训市场的融资壁垒是否“不可逾越”等疑惑。
2007年12月11日10时,中国最大的网络教育服务公司———弘成教育集团在美国纳斯达克正式挂牌上市,成为国内首个成功登陆海外资本市场的为网络教育提供全面服务的企业。此举虽没有一年前新东方上市那样引人注目,但弘成的上市让一年来愈来愈热的融资潮达到最高点。 一系列迹象表明,转型期的中国民办教育面临着诸多亟待解决的难题,但很显然解决紧张的资金链条问题被摆在了首位。
从英语培训到网络教育,在这一年里,融资潮渗透进了教育界的诸多角落,其资金来源既包括风险投资,也有上市募股。其典型的案例除弘成上市外,还包括风险投资“盯上”光华鼎力教育机构,2007年已有7家国内外投资公司与该机构接触,洽谈融资事项;学大教育成功融资2000万美元;2007年9月巨人集团成功融资2000万美元,推进了北京风险投资注资教育行业的新高潮;而其后在10月则达到最高潮,从事网络远程教育的安博教育集团宣布,成功完成了总额达5400万美元的融资,超过同期宣布成功融资的其他三家教育机构的融资总和,成为迄今为止中国最大一笔民营教育机构的私募融资。
●亮点四:父母一方有北京户口孩子上学免收借读费
根据市教委、市民政局联合下发的《加强中小学接收借读生管理》的补充通知要求,父母一方有北京户口,其孩子上学将不收借读费,同时不规定借读期限。
按照补充通知要求,父母一方有北京市正式常住户口的学生申请在京就读中小学,只要持父(母)的北京市户口簿及学生与其父(母)的亲子关系证明材料到乡镇人民政府或街道办事处认定并开具《子女关系证明信》,就可以直接到父(母)户口所在地管片学校联系借读。
●亮点五:六成多流动人口子女就读公办中小学
2007年,本市流动人口子女就学情况出现“一多一少”现象。据悉,2007年本市共有外来流动人口适龄子女40.5万人,其中在公办中小学就读的为26.6万人,比2006年增加1.6万人;在未经批准自办学校就读的学生比2006年减少1万人。
“本市努力挖掘公办学校潜力,接收外来流动子女就学。”教委副主任罗杰说,“各区县财政按公办学校实际在校学生数划拨生均经费,公办学校的教职工编制也按学校实际在校生数进行核定,改变了以往核算只看本地户籍学生的老规定。”
据悉,本市还对接收来京务工农民工子女较多的公办中小学和区县给予专项补助,为已批准的专门接收流动儿童少年的民办学校配备教学设备,在流动儿童少年比较集中的地区建设可移动的专门学校。
●亮点六:“美国留学年”带动留学市场整体繁荣
2007年的中国留学市场上,美国留学凭其高质量的教育体系、开放的签证政策成为这一年留学市场的领头羊,2007年甚至被人们称为是“美国留学年”,从各主流留学机构的业务统计来看,超过70%以上的客户对赴美国留学意向强烈;2007年超过80%的美国留学签证率及人民币升值,成就了许多学生的美国留学梦想。启德留学公司北京办公室总经理李冠军表示,美国签证率的提高,激化了留学目的国之间的竞争,其他主要留学国家相继出台留学利好政策,像澳大利亚“9·1”政策、英国的“国际毕业生计划”、加拿大放开聘用留学生限制、放宽工作签证申请等,良好的政策是市场的催化剂,极大地刺激了留学市场的繁荣。
●亮点七:留学政策利好多多
2007年各国为吸引更多的人才去留学出台了很多利好的政策:
1.新加坡推出“个人化就业证书”
北京和中联合投资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胡伟航指出,新加坡政府为了吸引更多具备有学历和技术专长的人才在 新加坡就业,2007年推出了个人化就业准证(PEP)。特定的就业准证持有人,只要年薪满3万新元(约合人民币15万元,一般来说,本科毕业1至3年后的专业工程师即可在新加坡获得该年薪),并在新加坡工作2至5年,就可以申请PEP。在以前,就业准证是和用人单位挂钩的,新措施有助于留住特定的外国人才。
2.中西学历互认将使2008年西班牙留学途径变得更加快捷
金吉列留学公司业务总监陈璐怡表示,中西两国学历学位互认协议的签署,对于想要留学西班牙的中国高中毕业生来说,是一个特大喜讯。这项协议不仅适用于大学本科的入读,同样适用于研究生和博士课程的入读。学历互认代表2008年西班牙留学途径将变得更加快捷。
3.法国提供500个奖学金名额
启德留学公司北京办公室总经理李冠军表示,随着赴法学生数量和质量的提高,加强了对学生奖学金方面的资助,2007年有500个奖学金提供给赴法国留学的一批学生,这批学生主要是赴法攻读博士甚至博士后。其次,资金丰厚待遇多。为了吸引学生,泰雷兹集团每年向每个学生提供10000欧元。另外,为了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更多的经验,凡是拿到过“Thales”奖学金的毕业生都享有到泰雷兹集团实习的机会。
4.澳大利亚大规模提供奖学金
澳际留学公司市场部总监曹红透露,澳大利亚政府计划从2007年起分5年拨出18亿澳元奖学金给各国申请者。这也是澳大利亚政府第一次大规模提供奖学金给海外学生。这个奖学金当中适合中国学生申请的项目有6项单笔奖学金,最高可以达到9.5万澳元。澳大利亚政府的奖学金计划中包括学习类奋进奖学金、研究生奋进奖学金和亚洲奋进奖学金等项目。奖学金当中包含了基本学费﹑生活津贴,甚至还有旅游津贴。而有的奖学金项目不仅可以提供经济上的资助,学生如有需要还可以免费参加英语语言培训课程。
5.爱尔兰推出工作“绿卡”
据金吉列留学公司欧洲部部长陶晨锋介绍,新的“绿卡”规定将适用于两类外来工作人员,一类是年薪超过6万欧元,且从事高技术性工作的人,他们不需要雇主的支持。新就业许可法案主要包括四个部分,即绿卡许可、工作许可、公司间移动和就业许可持有人家属工作许可,并规定在爱尔兰接受高等教育的非欧共体国家学生,在其学成拿到考试成绩后准许其在爱境内停留6个月,其间可以寻找工作和申请绿卡许可或工作许可。
6.爱尔兰院校招生更加灵活
威久留学公司总经理王伟表示,爱尔兰政府出台一项新留学政策。凡取得爱尔兰大学学位(包括学士、硕士和博士)的中国留学生可再延续2年学生签证,在此期间允许在爱尔兰境内找工作,工作满4年后将获取爱尔兰长期居留权。
7.英国推出“国际毕业生计划”
启德教育公司首席顾问李朱指出,英国签发了“国际毕业生计划”(IGS),为赴英的留学生提供了更宽松的毕业留英机会。从2007年5月1日开始,在英国取得本科或以上学历的任何专业的国际学生,没有专业限制,可以在毕业后留在英国一年找工作,一年后可以继续在英国居留。这个新鲜出炉的政策的最大受益方是英国大学和留学生,体现了英国政府对留学产业的鼓励和对国际留学生才能的重视。(张念庆 王海晋 张明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