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海外瞭望
  

美国中学戏剧社为什么这么火


        很多人对于美国教育的直接印象除了“数学差”、“课堂小”以外,就是那无所不包的社团项目了。我在中国和美国学校分别参加了戏剧社之后,不得不说,中国学校只能不幸地败下阵来。

  
        中国的戏剧社爱排一些像《茶馆》这样的传统剧目,之后再在全校举行一次演出,其目标是单纯地为了发展社员们对于戏剧的兴趣,并通过排练来提高他们的实力。美国的“戏剧社”则更像一支真正的剧组,从编剧到导演,再到后勤、普通演员、化妆师,只有你想不到,没有戏剧社里缺乏的角色。

  团员有组织,这是美国戏剧社能够繁荣昌盛的第一个原因。第二个原因也非常明显——就是人多。理论上说,我的美国学校要是真和中国高中比人数的话那是完败——只有人大附中的20%。这还是比较大的私立学校,如果挑超一流的“人才聚集地”,整个学校区区400号学生,勉强凑够中国学校8个班,连一个年级的一半都不到——在如此悬殊的人数比例下,戏剧社是怎样招兵买马来扩充实力的呢?校外打友情牌是一招,而且十分管用,至少有将近40名校外志愿队员。

  美国出产各色影星并不奇怪,因为大量青少年对表演充满热情。可能和美国年轻人普遍自信、表现欲强等因素有关,每个人都想上台去一试身手。这让戏剧社的“海选”阶段成为名副其实的“海选”——人数实在是多到挤爆现场。老师也非常够意思,来者不拒,所以在中国的“龙套”角色在美国是抢手货。持续不断的新鲜血液注入和“老戏骨”们对于演戏事业的坚持,让戏剧社的规模越来越大。

  据我所知,不少团员面临着SAT和申请大学的压力。这种情况要是放在我们国家,家长们估计要好好“修理修理”孩子们了:“马上就要高(中)考了,排的那玩意儿对你考大学(高中)有用嘛?”在这样的训诫下,不少戏剧社成员在初三和高三时不得不抱憾退社,告别妙趣横生的剧本。美国家长则对孩子参加戏剧社这件事感到非常骄傲,将之视为家族的荣耀。有一次戏剧写作课前,我看到剧团老师在和一位老戏骨的家长热切地谈论着今年本州的各校戏剧社竞赛,还有他儿子获得“最佳男主角”奖的可能性。

  中国校园社团无法做到特别大的规模就是拜每年常规的“毕业班人员流失和“应届毕业班人员流失”所赐。很多社团年年缩水,最终无疾而终。

  和许多中国家长臆想的“戏剧社一事无成”不同,我们学校的戏剧社在这群尽心竭力的少年共同努力下勇夺2014年Drama Festival的冠军,成功卫冕。在寒冷的冬日,他们早早起来排练,放学后又经常排上两个小时才能走。剧团老师则是身先士卒,购置戏服,编排角色,修改剧本等重任全部一人包揽。在Drama Festival临近时,戏剧写作课甚至都被她战略性地放弃了一节,我和其他两位被当作苦力,搬运了不少奇形怪状的道具到学校的剧院内,其中的一个爆米花机甚至还运转正常,我们在干完体力活以后得到的犒劳就是一包食之无味的爆米花。

  银光闪闪的冠军奖杯是对这些不懈追求艺术同学的最好褒奖。更让我敬佩的是,前文提到的那位老先生的儿子竟然真的获得了最佳男主角的奖项,并一举成名,被当地报纸大量报道。由此看来,任何事情只要全心做,无论是“正统”的课业学习还是“歪门邪道”的社团活动,都会得到应得的回报。(新闻来源:中国青年报)

发布者: 陶桃  发布日期: 2015-05-13     返回
陶行知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