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海外瞭望
  

揭秘让中国科学家获诺贝尔奖的青蒿素


      瑞典卡罗琳医学院5日在斯德哥尔摩宣布,将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中国女药学家屠呦呦,以及另外两名科学家威廉·坎贝尔和大村智,表彰他们在寄生虫疾病治疗研究方面取得的成就。这是中国科学家因为在中国本土进行的科学研究而首次获诺贝尔科学奖,是中国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最高奖项,也是中医药成果获得的最高奖项。同时,屠呦呦的获奖成果——青蒿素也进入了人们的视野。据了解,青蒿素是中国科学家在上世纪70年代创制的新型抗疟药,挽救了无数被疟疾折磨的病患。

  上世纪60年代,疟原虫对常用的奎宁类抗疟药产生了耐药性,影响很严重。1967年,中国政府启动“523项目”,旨在找到具有新结构、克服抗药性的新型抗疟药物。在这一项目中,中国60多家科研机构、超过500名科研人员协力攻关。

  在这场新型抗疟药物创制的“战役”中,中医科学起到了关键作用。

  中医典籍记载青蒿可治疗疟疾,但用传统的水煎熬煮中药之法得到的青蒿提取物抗疟效果并不理想。屠呦呦从东晋葛洪的《肘后备急方》中记载的“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得到灵感,首次采用乙醚为溶剂进行低温提取,制备出了具有明显抗疟效果的青蒿提取物。

  《中药药理学》中记载,青蒿素的作用方式主要是干扰表膜-线粒体的功能。作用于食物泡膜,从而阻断了营养摄取的最早阶段,使疟原虫较快出现氨基酸饥饿,迅速形成自噬泡,并不断排出虫体外,使疟原虫损失大量胞浆而死亡。

  中国中医科学院官网上的一篇文章指出,屠呦呦提出用乙醚低温提取,“对于发现青蒿的抗疟作用和进一步研究青蒿都至关重要,保证了整个研究的不断进展”。

  1972年3月,屠呦呦在南京召开的“523项目”工作会议上报告了实验结果;1973年初,北京中药研究所拿到青蒿结晶。随后,青蒿结晶的抗疟功效在其他地区得到证实。“523项目”办公室将青蒿结晶物命名为青蒿素,作为新药进行研发。几年后,有机化学家完成了结构测定;1984年,科学家们终于实现了青蒿素的人工合成。(新闻来源:中国教育报)

发布者: 陶桃  发布日期: 2015-10-07     返回
陶行知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