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海外瞭望
  

艺术课程:创造艺术化的世界


近年来,很多发达国家都修订了艺术课程标准,越来越关注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艺术素养概念的提出,改变了将艺术仅作为技术的旧有观念,而是将艺术作为一种文化来传授,凸显艺术的人文价值。

在当代,艺术素养在个体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凸显,艺术本身以及艺术与社会的关系也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面对这样的时代背景和需求,学校艺术课程该如何积极应对,已成为各国艺术教育的关注点,许多发达国家纷纷进行艺术课程的改革。

定位:培育艺术素养

近年来,很多发达国家都修订了艺术课程标准,其中对课程目标的定位越来越多地指向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例如在2014年,美国在1994年标准的基础上出台了指导中小学艺术教育的《艺术核心标准》,在新标准中明确将艺术教育的目标定位为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而且将艺术素养界定为“真正参与艺术所需要的知识和理解,一种通过艺术特有的象征、隐喻等形式流畅地使用艺术语言进行创造、表现、制作、展示、回应和连接的能力”。

新标准特别阐明了艺术素养提出的哲学基础以及相应的目标指向。例如,“艺术即交流”的哲学基础为,在如今多媒体的社会,艺术就是媒介,提供了独特的传递生活体验的符号和隐喻系统,其终身目标为,培养具有艺术素养的公民,用多种艺术媒介、符号和隐喻去独立地创造和表演艺术,表达和交流思想,并能够通过解释和阐释去回应他人;“艺术即创造性的自我实现”的哲学基础为,作为创作者、表演者和观众,能发现和拓展自己的创造能力,由此为终身幸福提供了资源,其终身目标为,能够至少对于一门艺术进行创作、表演和反思;“艺术即文化、历史和联系者”的哲学基础为,理解艺术作品为了解个体自身以及他人的文化和社会提供了视角,也提供了接近、表达和整合不同内容意义的机会,其终身目标为,学习和理解来自不同历史时期、文化的艺术作品,积极探寻和欣赏具有持久意义的多样的艺术形式,也可探寻艺术之间的关系,界定艺术和其他知识之间的模式和关系等。

相比1994年的标准,美国艺术课程的新标准更加突出了艺术素养中的人文内涵,强调具有艺术素养的人能够实现艺术作为交流、发展创造力、文化传承、实现幸福、促进社会参与的重要价值。

由此可见,艺术素养概念的提出,改变了将艺术仅作为技术的旧有观念,将艺术作为一种文化来传授,凸显艺术的人文价值。艺术素养不只是掌握基本的艺术知识和技能,而是强调能够主动地参与艺术活动,能够将艺术运用于个人生活以及社会发展中的意识和能力。它是超越艺术技能的概念,更突出一个人由于追求艺术怡情养性、表达交流等内在价值而表现出的对艺术的持久热爱和参与。

具体来说,在艺术课程中学生艺术素养的培养应该侧重艺术能力获得和人文精神养成。艺术能力包含艺术的感知和体验能力,即能够感知生活中的各种艺术要素和法则,能够对艺术作品的形式和内涵进行赏析;创作与表现能力,即能够将自己的思想情感通过相应的艺术媒介,自主运用一定的艺术知识和技法创造和表达出来;反思与评价的能力,即能够理解和阐释艺术的本质和价值功能,积极建立艺术与个人成长、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联意义。人文精神主要指,通过艺术学习,学生能够将艺术作为一种重要的交流和表达情感思想的方式,能够过一种艺术化的生活;学生具有多元文化的意识和文化宽容接纳的态度;学生能够将视觉艺术积极运用于社会生活中,通过自身的艺术实践促进社区或社会的变革等。艺术素养正是艺术能力和人文精神的整合。

重点:艺术的社会功能

以往的艺术课程比较强调艺术教育的个体价值和功能,比如注重通过艺术教育促进学生的审美情感、想象力、创造力以及艺术创作能力的发展。如今,随着艺术在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艺术教育积极应对时代的要求,将其应有的社会功能体现在各国的艺术课程改革之中。例如,伴随着审美经济、创意经济的到来,创意能力以及相对应的创意产业在社会经济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所占有的份额也越大。因此,艺术教育在关注个体创造力发展的同时,更加强调培养学生将想象力、创造力转化为创造性的表达和创意设计的能力。

这也体现在艺术课程设计的内容中。例如,作为世界创意产业发达国家之一的英国,在2014年出台的《英国国家课程框架文件》中明确了从小学到初中的9门基础课程。其中,关于艺术的课程除了音乐外,原先的美术课程变成了“艺术与设计”“设计与技术”等课程。而且“艺术与设计”学科课程目标是,“高质量的艺术设计反映和塑造着人类的历史,帮助各民族进行财富积累和创新变革,是人类创造力最高水平的表现。”这门课程要求学生通过知识与技能的体验和学习,创造工艺,设计艺术作品,教学内容涉及绘画、雕塑、平面设计、建筑、工艺、艺术史等多方面。

除此之外,艺术课程越来越凸显艺术在促进社会变革中的重要作用,强调培养学生通过艺术活动、艺术作品参与改变社区或社会的意识和能力。例如,201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世界第二届艺术教育大会的一个重要主题就是艺术教育如何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同年,全美艺术教育协会的年会主题就是艺术教育如何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作用。由此可见,探讨艺术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正在成为世界艺术教育的重要议题。近些年,在西方视觉文化艺术教育的兴起和发展中,这种艺术教育特别强调作为视觉文化的艺术背后的政治意味,希望通过艺术教育培养学生批判性解读社会的能力,从而更好地参与社会生活。

内容:多元文化艺术融合

随着视觉文化时代的到来,艺术的概念正发生着变化。艺术与非艺术的界限、艺术与生活的界限似乎越来越模糊,既有的精致高雅艺术的概念正逐渐被消解。一方面,先进的技术源源不断地复制、创造和传播着大量的图像与影像,实现了艺术在最大范围内的传播。原先只有在博物馆中才能见到的经典艺术,现在通过大众传媒可以进入到寻常百姓家。另一方面,伴随着当代人对美的空前热情和追求,各种艺术、美的元素也不断体现和渗透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艺术品与日常生活用品的界限也在被打破。同时,大量的基于影像的大众文化形式不断出现,比如影视、广告、网络、动漫等,很大程度上打破了经典与流行的、高雅与大众的区别,从而使得原先只包含高雅精致艺术的艺术品范畴不断扩大。美国学者阿瑟·丹托(Arthur Danto)曾描绘过社会的文化地图,他说:“在这个地图中有个区域是艺术世界,其中传统精致艺术是占主体的,在这些艺术周围有大众传媒、流行文化,而且它们彼此间是有界限相隔的。然而如今这些界限越来越模糊,甚至有些在消失。”

各种界限的打破使得艺术的概念不断扩大,所以当今许多视觉艺术教育者纷纷认为应该用“视觉文化”这个概念去代替传统“精致艺术”的概念,因为前者具有更大的包容性。因此,强调艺术课程的内容必须扩大,必须与学生生活中的各种视觉影像、产品紧密相联。例如,美国视觉文化艺术教育的提出者保罗·邓肯姆(Paul Duncum)认为,艺术教育应该用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去研究学生生活中的艺术,而不是仅仅局限在精致艺术。所以在当今艺术课堂中不仅要有经典的艺术,也需要有来自学生生活的视觉文化,它包含了时尚、广告、影视、网络、包装、设计、动漫、电游等诸多的视觉影像、大众艺术以及通过网络等其他形式呈现和传递的艺术。同时,随着西方中心主义被打破,艺术课程内容也强调多元文化取向,吸纳不同民族种族、社会群体的艺术和文化,让学生在多民族艺术的学习中,逐渐形成多元文化意识。

形式:艺术与科技的创新

随着科技的发展,信息网络技术的普及,艺术与科技的关系越来越紧密。科技不仅为艺术提供了新的创作技术和媒介,而且也催生了新的艺术门类,比如新媒体艺术。除此之外,科技也促进了艺术门类之间的不断综合,综合艺术层出不穷,也成为当代艺术发展趋势。面对这样的变化,各国的学校艺术课程在内容和教学手段上也随之发生了变化。比如美国2014年《艺术核心标准》中的艺术门类,除了原先的音乐、视觉艺术、舞蹈、戏剧外,特别增加了一个更具综合性和时代性的门类,即媒体艺术,规定了中小学生在这个艺术门类中所需要获得的知识、技能和素养。

其实,在西方学校的艺术课堂中,媒体艺术已经大量渗入。例如,加拿大初中视觉艺术课除了教授传统的绘画、雕塑等形式外,有专门的电子媒体教室,学生可以利用照相机、摄像机等,通过电脑软件、网络技术进行新媒体创作。

另外,科技的进步也带来了艺术教学方式的变化,各种远程艺术学习、超链接的艺术学习方式进入艺术课堂。比如不同地域的学生可以进行在线的合作学习;网上展览馆可以将学生的作品进行跨时空的分享和交流;通过手机等终端设备,可以随时随地接受各种艺术教育内容和信息。这些变革,都使得艺术教育的内容更加丰富,形式更加灵活和便捷。

网络技术也将带来艺术课程评价方式的变革,比如美国新出台的核心艺术标准将通过网络平台发送,同时设计了能够适应每个教师和地方学区特殊需要的分类和组合。基于网络的平台,未来可以将学生的作品直接连接到每个标准。渐渐地,当教师能够运用这些标准并基于基本的评价模式评价学生作品时,那么能够反映学生作品接近、达到或超越标准的资料库就建立起来了。

由此可见,当前世界发达国家的学校艺术课程出现了人文、社会和科技的转向,这些变化将为我国学校艺术课程的变革提供积极的借鉴。(作者易晓明,系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发布者: 陶桃  发布日期: 2017-04-08     返回
陶行知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