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青年报
从“卧谈”到“网聊”
“明天谁去上第一节课?”
“我不去,要睡觉,几天没睡个好觉了。”
“我也不去,我要去校报值班。”
“都不去,我也不去了。”
……
这是小李和室友的网上聊天,晚上11点半了,室友们都回来了。这个寝室一共住了4个人,每人一台电脑。他们常常要等到晚上宿舍楼的管理员快要锁门的时候才能凑齐,大家回来了就会玩儿电脑:上网聊天、看电影、打游戏……有时寝室成员之间交流都不说话了,有什么事直接敲敲键盘,在QQ群里发几行字,就像刚才的对话一样。等到凌晨1点左右,噼里啪啦敲打键盘的声音才停止——大家都玩累了,该睡觉了。
和小李他们一样,如今很多同学过着上网、上课加睡觉的生活。互联网制造了一个系统而逼真的“虚拟世界”,它在悄悄地改变着年轻人的交流方式。“80后”们泡在网上的时间越来越多,大家在虚拟的空间里聊天,匿名地发泄情绪、交流想法,甚至交友、恋爱,把网络变成了自我的延伸。同时由于功课的繁重、就业的潜在压力,一些人不断地忙碌,校园里匆匆的脚步像情侣的身影一样随处可见。于是,一堆人凑在一起谈天说地的场景渐渐少了,睡觉前的“卧谈会”在很多宿舍里也已不再是习惯……
小聂现在是北京大学的研究生,提到“卧谈”,他微微一笑:“那是读本科时大家基本上都没有电脑的情况下干的事情,比较传统了。那时候,晚上睡觉前室友们习惯性地躺在床上一起闲聊,几乎无所不谈。他回忆起当年“卧谈”的情景来还有些留恋。
在互联网还不发达、个人电脑还不普及的时候,大学生的生活方式相对单一,兴趣点也比较集中,聊起政治、文学、艺术、两性等话题来,常常乐而不疲,“卧谈会”也成了一种宿舍文化。
随着新型媒介的兴起,传统的面对面“卧谈”正转变为多种形式的聊天。网上QQ聊、论坛发帖子讨论、博客互动、手机短信聊等都已成为常态,聊天的私密性、匿名性和自由组合的特点也明显增强。
就业、情感是永恒的话题
近年来,就业形势严峻,大学生就业压力加大,找工作成为高年级学生“聊天”的焦点之一。
进入大四的小赵说:“快毕业了,聊天都围绕着实习啊,工作啊,考研啊这些问题。”他是学新闻专业的,已经利用寒暑假在几个单位实习过了,正在考虑找工作。“大一大二的时候没什么压力,现在不一样了,说得最多的就是找工作的经历,彼此也交流经验,谈谈薪水和发展前景。”
周彤住在一个关系比较融洽的宿舍里。她说:“我们聊的内容,什么都有,一个人有什么事其他人都知道,比如谁的感情出问题了。”
对于很多女生来说,感情、婚姻之类的事情是必不可少的话题。法律专业的高飞说:“总体而言,情感是永恒的话题,是唯一可以让全寝室都参加的。”她们寝室的四个人中有三人已经找了男朋友,大家聊得最多的是感情、婚姻和以后的婆媳关系等等。
有些人对这种话题过于单一和肤浅的聊天打不起精神。工商管理专业的陈果同学说:“谈啥呢,无非就是谈谈情感,说说怎么赚钱,有啥意思呢?”
聊天少了,感情也淡了
随着交流方式、个人兴趣和价值观的日趋多元,同学间的生活节奏和内容也很难统一了。有人说,高中的生活就像一个方阵在齐步走,大家步调差不多,而上大学了基本上是自己走自己的,即使是同寝室的人,也很少聚在一起。“大家都很忙,出去的时候忙上课,忙谈恋爱,回到寝室忙电脑,彼此很少交流。”会计系的小刘这样描述他身边的生活。
这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同学之间的交往和感情。读大三的吴瑜坦言,由于寝室成员间缺少深入坦诚的交流,“大家的关系很一般”。学经济的严胜也说:“大家习惯于上网以后,面对面的聊天少了,感情也就不是那么深了。”
在采访过程中,有不少人明确地提到“卧谈”很重要。中国政法大学的小郭说:“这是寝室生活的重要部分,是一种宿舍文化,能增进寝室成员之间的相互了解,加深感情。”河北大学的小李说:“虽然平时大家表面上都比较熟,但是有时通过‘卧谈’,往往可以发现一个人还有另一面。”
或许正因为此,虽然习惯于互联网的交流和匆忙的生活,有些人还是会有意识地保持“卧谈”的习惯,中央财经大学的小谷同学颇有感触地说:“我们寝室大一时几乎每晚都聊,后来大家买电脑了就聊得少了。到大四了,快毕业了,我们意识到了感情的重要,所以即使上网也会‘卧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