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此篇为中国图书馆历史文献中心主任、上海图书馆中国文化名人手稿馆副馆长黄显功先生发言全文。
大家下午好,
今年是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诞辰一百二十周年,我们在此相聚一堂,怀着崇敬的心情,共同缅怀、追忆这位为中国教育事业做出杰出贡献的“人民教育家”。在此,我谨代表上海图书馆,对出席此次纪念会的教育界人士、专家学者和各位嘉宾表示衷心的感谢,对陶行知先生的亲属表示诚挚的问候。
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与办学实践,以其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强烈的平民意识而影响巨大,深入人心。先生心怀对祖国和人民的深沉热爱,对生活和教育事业的无限情感,用他的赤诚之心,默默奉献,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我们从陶行知先生的手稿中可以深切地感受陶行知先生的这种奉献精神与创造精神。上海图书馆中国文化名人手稿馆创建于1992年,近20年来得到了国内外专家学者、文化名人及其家属的广泛支持,手稿收藏十分丰富,中国文化史上的一大批名家名作的手稿均在此得到了完善的保存,为专业研究和利用,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其中陶行知先生的手稿是本馆最重要的藏品之一。
下面,我就本馆藏陶行知先生文献的来收藏和宣传工作做一介绍。
从1997年9月开始,陶行知先生的手迹文献便陆续入藏我馆。现今我馆典藏的陶先生文献计有600余件,类型多样,种类丰富。包括:创作手稿、信函、日记、题词条幅以及其他纸质相关资料等。
这些文献主要源于三方面的无偿捐赠:
一、来自于陶行知夫人吴树琴女士的捐赠:
吴树琴女士曾于分别于1997年9月和11月向我馆捐赠了陶行知先生的手稿和信函等文献资料。在吴女士所捐赠的手稿中,包含着极为珍贵的8册《陶行知诗歌集》,尤其是《陶行知诗歌集·第一集》,它背后所具有的传奇故事尤为感人。此部手稿辗转了半个世纪,历经时代的风云变幻,从大洋彼岸的美利坚重回祖国的怀抱。在1945年时,行知先生在参加昆明死难者悼念会前夕,为防人身不测,将此部诗稿交予美国友人克拉克保管,这部手稿也随克拉克一同飘洋远去。半个世纪过去之后,克拉克之子小克拉克终于在1993年实现了他父亲的遗愿,将此诗稿交予当时正在美国访学的邓伟志,后由其带回中国。这部历经几十年岁月沧桑的诗稿,保存的相当完好,而诗集中当年未曾发表的陶行知毛笔手书的《自序》,也得以首次为中国大众所知。
除此之外,吴树琴女士当年还捐赠了一批非常珍贵的陶行知先生信札,计有152封,其中有146封是他写给吴树琴女士的,起于1936年3月至1945年12月,时间跨度近10年,包括有陶行知先生在海外讲演时寄回的书信。这一百多通私人信函,更为全面的展现了陶行知先生私人领域的丰富动人的情感世界,因此对研究者来说,显得尤其珍贵。
二、陶行知儿媳蒋秋芝女士的捐赠:
蒋秋芝女士是陶行知次子陶晓光先生的夫人。她曾于1997年9月捐赠了59通陶行知先生家书,其中有30封是陶行知先生单独写给陶晓光的。此外在1998年6月,蒋女士捐赠了28件手稿,其中有两部诗歌《凤阳歌》、《国狗》,在前两版的《陶行知全集》中都未刊布过(凤阳歌后来刊载于2002年出版的《陶行知全集》第十二卷)。此外,蒋女士还捐出了55册《陶行知先生日记》。这批资料为小开本的记事簿,上面密密麻麻的布满了陶行知先生的手迹,诸如:每日的事务记录、友朋通讯录、讲演草稿、诗歌抄录、资料摘抄等内容。时间跨度为10年,自1936年4月起至1946年7月,陶行知去世前一周。同时,这批记事簿也涵盖了陶行知先生1936年至1938年作为国民外交使节出访海外,宣传抗日救国期间的事务记录。55册记事簿内容丰富、别致,为研究陶行知先生这10年的人生历程与思想轨迹提供了不可多得的第一手史料。而这55册记事簿经历了近半世纪的世事变迁,能够完整保留至今,殊为不易。
据上述前两方面的捐赠为基础,上海图书馆中国文化名人手稿馆曾于1999年8月出版了线装本《陶行知手迹》。该书收录有陶行知先生1935年至1946年间的手迹共73件,分为三个部分:题辞14篇,均为《生活教育》杂志封面所提;诗文26篇,包括诗歌、散文、杂文;书信33通,主要致其夫人吴树琴和儿子陶宏、陶晓光。在2000年,上海图书馆还举办了陶行知手迹专题陈列展和陶行知教育思想研讨会,积极地通过展览、出版和研讨会的形式宣传行知思想,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馆藏陶先生文献还有一部分是来自于“中国陶行知全集编委会”的捐赠。1999年12月时,中国陶行知全集编委会在陶行知全集编辑完成之后,赠予中国文化名人手稿馆陶行知先生手稿198件(其中部分为誊抄稿)。在此,我代表上海图书馆,借此机会再次向手稿捐赠者和有关机构表示衷心的感谢。
总体而言,上海图书馆中国文化名人手稿馆藏的陶行知先生文献,时间跨度较长,最早从1923年12月陶先生所书的《陶母读书图》至其去世前的“事务记录”,反映了陶行知先生20余年的脚踏实地、勤勉辛劳的工作经历与才华横溢、卓尔不凡的人生轨迹。展读陶行知先生的文献与手迹,我们更能感受到先生既是一位伟大的人民教育家,又是一位著名的爱国主义民主战士;既是一位勇于创新的理论家,又是一位脚踏实地的实干家。行知先生的文献手稿也为我们进一步感悟、体认、理解行知先生的高尚品格与奉献精神提供了重要的文化资源。也为世人更全面、完整地了解、研究这位杰出的爱国主义教育家提供了第一手的宝贵史料。目前,陶行知手稿在上海图书馆三楼的手稿陈列馆中作为重点展品,展示了一批书信、手稿和日记,长年向广大读者提供参观。
时光荏苒,沧海桑田,行知先生离开我们已经65年了,但人们依然怀念他、敬佩他,不仅是因为他实践了一条中国乡村教育的新路子,创立了“生活教育”的理论体系,更重要的是他那不避艰难险阻,不顾威胁利诱,不计个人得失安危,为中国的民族民主革命和人民教育事业而献身的精神,给后人树立了光辉的榜样。可以说“行知精神”是他留给我们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将继续做好陶行知手稿的征集、展览和宣传工作,让“行知精神”永驻人间。
谢谢大家!
黄显功
二O一一年九月二十八日
————————————————————————————————————
【相关链接】
纪念陶行知诞辰120周年系列活动(一)——和谐校园文化建设上海论坛
纪念陶行知诞辰120周年系列活动(二)——全球华人书画大展
纪念陶行知诞辰120周年系列活动(三)——上海各界人士纪念陶行知诞辰120周年大会
知行合一承先志 同心同向谋新篇 —— 纪念陶行知诞辰120周年郑惠强先生发言全文
弘扬陶行知教育思想 推动上海基础教育 —— 纪念陶行知诞辰120周年尹后庆先生发言全文
传播中华文化促进华侨团结的杰出使者 —— 纪念陶行知诞辰120周年张癸先生的发言全文
扬行知精神鉴行知思想 推社会进步促教育发展——纪念陶行知诞辰120周年金林祥先生的发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