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哥姐姐出门前,小弟刘铁磊总会帮着整理“行装”。
看到城管的车来了,刘通赶紧推着自行车躲开。刘丽骑车出发了,爸爸妈妈在她身后叮嘱着。
刘丽在寒冷的大街上等候着游人来购买气球。
交完费,刘丽紧紧抱着领到的新书回到了家,哥哥此时又推车出去卖气球了。
家住安徽的刘景武、马具影夫妇,2003年来到北京打工,其3个子女先后来京上学。由于3个孩子都未能进入到公办学校接受义务教育,他们目前就读的民办民工子弟学校——石景山树仁学校,按照当地教育部门核定的交费标准收取学杂费。小学一至六年级每学期800元;初中一至三年级每学期1170元。
为了能在开学前凑上学费,刘家仨兄妹在寒假中“打工”挣钱,为父母分忧。
1月30日,星期一,农历正月初八。北京天气小雪转多云,最高气温-2℃,最低气温-8℃。
上午9时许,北京市石景山区树仁学校学生刘通和妹妹刘丽各自推着一辆拴满气球的自行车走出家门,哥哥到石景山八角公园方向去卖气球,妹妹则骑车往古城地区寻找客源。
刘通老家在安徽省阜南县邓营村(音),由于父母是文盲,虽然只有40岁出头,可连老家村名是哪几个字都说不清。在村里,刘通全家只有1.1亩耕地,无法提供全家5口人的基本生活口粮。2003年,刘通的父亲刘景武、母亲马具影将女儿刘丽留给奶奶照看,夫妇带着大儿子刘通、小儿子刘铁磊来到北京,开始打工生活。2008年,在家乡就读的刘丽上到三年级,可汉语拼音都认不全,父母只好将她也接到北京的身边。目前,兄妹3人都在民办打工子弟学校——树仁学校就读,老大刘通16岁、在读七年级,上学期获得了“优秀学生干部”奖状;老二刘丽14岁、上四年级,已连续两年获得"优秀学生"称号;老三刘铁磊12岁、在读五年级。
原本,刘景武夫妇靠打工还能勉强维持生活和供孩子读书。2010年,刘景武因患化脓性中耳炎,右耳做手术,借贷2万多元,但治疗效果很不好,又做过多次治疗也不见好转。计划在2011年做左耳手术,因手术费凑不齐,便放弃了治疗。马具影也因有病做过两次手术,现在基本失去劳动能力,只能做家务。
为了生存,更为了让孩子们坚持读书,刘景武夫妇商量让孩子们做些小买卖,自己挣出学费。从此,3个孩子先后开始了卖气球的营生。
2月初,马具影告诉记者:“寒假期间,除了除夕休息一天外,整个假期兄妹3人卖气球挣了2000多元。现在离开学还有些日子,估计能挣够3个孩子的学费了。”
刘通在北京的“家”是租住在石景山区衙门口村,一户农民修建在菜地边的简易房子。虽然只有10多平方米,却分隔成里外两间,全家5口人挤在两个双层床上。房间内的几件家具,包括煤球炉和水壶都是捡来的,一台14寸电视是前些年从旧货市场买的,现在连影都出不来了,但孩子们还是舍不得扔,唯一新买的用具是只有一个灶眼的液化气炉。
简易房里,夏天室内闷热难当,冬天屋里寒冷彻骨。虽然有个煤球炉子,但为了省钱,全家人也舍不得用来取暖。在严冬的白天里,屋里比室外还阴冷,兄妹3人的寒假作业只能在晴天,到房东的菜地边去做。
当记者看到3个孩子冻红、冻伤的双手,问道痛不痛时,孩子们脸上露出坚毅的神态:“只要能挣够学费,还能上学,再苦再累我们都愿意。”
2月7日,是树仁学校学生返校日。刘通怀揣着寒假卖气球挣来的钱,来到学校为兄妹3人报名。可寒假中挣到的钱还不够交足兄妹仨的学杂费,好在学校了解刘通的家境,同意欠下的费用可延期在本学期内交清。(新闻来源: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