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大篷车进校园,学生动手探研。
和学生一起读书,楼朝辉很投入。
面对各个不同的学生,杭州市天长小学努力探索有差异的教育。给予一份权利,让学生自主选择;创造一个空间,让学生发展差异;搭建一个舞台,让学生发挥才干;提供一种机会,让学生张扬差异。
他们用实践告诉我们——
2010年天长小学学生社团报名期间,学校课程中心遇到一个棘手的问题,在学生自主申报社团过程中,腰鼓社团最终只有一名学生报名。怎么办?经过一番激烈讨论,老师们最终统一了看法:让每个孩子有差异地发展,是天长小学一直坚持的教育理念,这个理念必须浸润在与学生发展有关的每一件事情当中,只有一个学生的社团也应该照常举办。
于是,每当社团活动时间,学校就能看到独特的一幕,一位老师孜孜不倦地指导着一位学生学习腰鼓。当年“六一”,那个学生和小伙伴们一起,展示了自己最拿手的特长,礼堂里掌声如雷。对于一个孩子来说,他一定会在童年的记忆中铭记这一刻。
一个人的社团,传递着天长小学对每个学生发展的重视。
——摘自楼朝辉校长工作笔记
立体课程
——让差异教育的价值抉择落地
时间追溯到1983年至1989年,杭州市天长小学在进行了为期六年的小学生最优发展综合实验之后,获得了全国首届教育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这使得学校的教育者在探索中更加坚定地认为,一切教的影响只有转化为学生内在的需求,才是有效教育,也因此,学校提出了新一轮差异教育实验。
一个课程不可能适合所有学生,学校特色课程的开发和建设首当其冲。
在国家课程框架内,天长小学将显性课程分为教育领域和教学领域两大类,多角度体现课程的整体性和多选择性,并将各学科的特色教学形成系列,促进学生包括智力、品格等在内的多样发展。在天长小学,个别不需要听课就能完成学习任务的“数学天才”可以离开教室,来到个性化学习室,那里有学校辅导老师为他提供的个性化课程;部分学有余力的学生在完成常规学习任务后,老师会送上“数学锦囊”,那是数学教研组根据教材特点,为数学尖子生精心设计的一组题卡;而那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享受到的则是老师针对常规学习任务的辅导。科学课后,对科学有着浓厚学习兴趣的学生可以根据家庭实验室指导手册开展研究和操作,那是科学教研组老师为科学爱好者开发的、可以在课外进行自主探究实验的辅导手册。
学校加强综合实践课程建设,将课程内容定在个性化社团、我与西湖、社会参与三大类,尊重学生个性发展,鼓励学生与自然、社会广泛互动。
校本课程以先选后定两级课程展开,学校利用教师特长、社区资源、家长资源等提供30多个社团供学生选择,一至三年级为一级循环,让学生广泛尝试,发现自己的优势,四至六年级为二级循环,这个阶段重在培养学生发展自己的优势。丰富的课程意在让学生感受总有一个适合我,也总有一个能展示我。
天长小学的微型课程学生特别喜欢,因为课程是在充分了解学生愿意学什么、能够学什么、喜欢怎么学的基础上确定的。和一般的课程相比,微型课程有更明显的课程目标,能够在展示中发挥和体现学生的不同风采,从同伴身上寻找学习榜样。近3年,天长小学的跨班交流活动各有特色,如2012年寒假归来,学校对学生分年级段进行特色年俗秀展示,一、二年级跨班交流,四至六年级跨年级交流。诸如此类的交流活动经常在不同年级的学生间跨班进行,展示活动为学生搭建了更多交流和展示机会,学生的自信、大方也由此而生。
在天长小学,所有的学生都有一本学生成长手册,分为社会、生活、国际视野等五大板块进行规划,学生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活动去参加、展示和评价,学校也会按照学生成长规律分成六个阶段,对每个学生实施有针对性的教育。
个性教师
——孕育差异教育的饶沃土壤
一个教师不可能适合所有学生,没有个性和充满魅力的教师,就不会有真正意义上的学生自主学习和有差异发展。可贵的是,天长小学不仅有这样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并且也一直在致力孕育和培育这种适宜教师个性成长的土壤与环境。
科学教师陈甜喜欢游历祖国河山,她曾一人两次徒步到西藏。开阔的视野、新奇的故事让她的课堂充满了特有的魅力,很多学生一谈起她就眼睛发亮。陈甜也喜欢在授课结束后带领学生实地考察,考察中她发现,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实践能力得到极大激发,对知识的理解更加透彻甚至能学以致用。怎样让更多的学生参与科学实践活动?反复思考后,她提出了家庭实验的设想,让家长志愿者参与到科学实践中来,实现亲子活动与科学研究的共融。这个项目一推出,就受到家长和学生的欢迎。
蔡健老师对班级读书会非常有兴趣,学校就安排她参与曹文轩等专家主持的班级读书会培训会,开班级读书会示范课,让她主持亲子阅读活动,作班级读书会专题报告,申请全国儿童阅读实验基地,并担任基地主任。逐渐地,她的班级读书会工作得到家长的大力支持,不到两年时间,学生的阅读量大大增加,阅读成为学生生活不可或缺的部分,全国班级读书会研讨会在天长小学举办,读书会成为学校发展的品牌项目。
浙江省优秀辅导员周红老师在学校支持下,把“声音的魅力”课程一做就是十几年,为一届届学生创造了多次参加电视台节目录制的机会,点燃了学生的梦想。因为童年有了不一样的经历,几名学生长大后走到播音主持的岗位。学生章津在周红的影响下,攻读完香港国际汉语教学文学硕士学位后,选择回内地当老师,并给周红写下了《长大后我就成了你》的感人书信。
楼朝辉说,只有让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形成自己的个性化研究,促进教师在喜爱的项目中寻找到自己的成长点,并形成个性鲜明的研究成果,才能为学生有差异地发展打开通道。
精彩学生
——凸显差异教育的不同反响
特色课程的构建、个性化的教师团队、关注学生不同阶段成长的过程性评价等差异教育的重要因素,为天长小学学生实现“你就是你,我就是我”的发展提供了可能,也赋予了他们与众不同的气质与灵性。透过两组镜头,我们来目睹一下天长小学学生不一样的精彩:
镜头一:我的春游我做主
2010年,天长小学四年级的150多名学生经历了第一次不一样的春游:4个班级的学生混合编组,按照学号,每班的1、2号组成一个全新的小组,在自主推选产生的小组长带领下到浙江博物馆参观、在孤山公园开展寻宝活动。这次活动,学生们很开心,打破了原有班级内学生一起活动的界限,接触并结识了更多的同学,尤其是“寻宝活动”,更考验了他们的团队协作精神。
二年级4个班级、四年级4个班级共300名学生,被拆分成39个小组,平均每个小组8名队员,来自不同的班级,由四年级学生带着二年级学生,根据学校设计的专用地图,从学校出发,徒步前往全程约5公里的春游目的地。小组每到地图中的一个指定地点,就可以得到负责点老师的奖章,集满6个奖章,顺利抵达终点就可以得到由家长志愿者颁发的天长毅行小勇士章。每队同行的2名家长志愿者,对学生出现的问题、面临的困难等均不进行干预,让学生学会自己解决问题。为避免学生和自己的家长在一起可能会有的依赖心理,学校所邀请的家长志愿者均被分到其他孩子的小队里,让参与活动的每一个学生真正体验小组合作、分工以及探究带来的快乐。
镜头二:与雷夫面对面
今年春天,获得全美最佳教师称号并著有《第56号教室的奇迹》的作者雷夫·埃斯奎斯来中国讲学,这种难得的机会让天长小学的“雷夫迷”们跃跃欲试。
五年级二班学生自发组织给雷夫的学生写了一封信,还请家长帮忙做翻译。“粉丝”们希望亲手把信交给雷夫并和56号教室的学生交朋友。学校几经周折争取到机会,2名学生代表由蒋军晶老师带领,在上海会场上把信和代表家乡文化的茶叶桶亲手交给了雷夫,全场掌声雷动。天长小学学生把看似不可能实现的梦想变成了现实,“心动不如行动”、“认准了目标就别放弃,办法总比困难多”等感悟成为学生成长的印迹,也成为他们生命拔节的美妙乐音。
面对有差异的学生,实施有差异的教育,实现有差异的发展,获得有差异的成功,这是天长小学尊重学生禀赋,使之朝着更好方向发展的不懈探索,也是天长小学执着叩问教育的真切回答。
■记者手记
楼朝辉:做师生发展的引路人
楼朝辉属于稳健派,不高谈阔论,不咄咄逼人。谈起话来很儒雅,做起事来很从容,让人有踏实感。正是这位谦和却颇有定力的校长,带着一群有教育个性的教师,持续不断地用差异教育的理念培养了一批又一批敢想敢做敢于表达的与众不同学生,将杭州市天长小学这所有着85年建校史的老校经营得有声有色,赢得了社会的赞誉。
楼朝辉的“道”究竟在哪里?
楼朝辉的心很细。在他看来,学生只有喜欢学校,喜欢老师,才能喜欢上学,心灵相通的教育才能发生。所以,他一直有个习惯,每天早晨都会站在校门口微笑着迎接学生,很多学生背后称他为“我们的笑长”。每年开学的第一天,楼朝辉总是特别忙,他不是忙于接待上级与领导,而是忙着接待一年级新生。学生完成找寻教室、洗手间等地点的“我是寻找王”活动后,楼朝辉就会笑眯眯地和每个人合影留念。他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让新入学的学生第一天就熟悉并喜欢上这所学校。
楼朝辉的胆挺大。出于学生种种安全顾虑,很多学校不敢组织学生外出,哪怕再有意义的体验和活动,宁可有缺憾也抱着不出事就好的态度把学生“保护”在校园里。但楼朝辉为了学生成长需要还是冒了这个险。学校组织的天长毅行小勇士活动,从筹备到结束总结,教师自始至终都不参与。二、四两个年级的学生大手拉小手,结伴前往目的地。这听起来有些令人胆战心惊,但楼朝辉自有办法,途中指定地点的教师和终点的家长志愿者是隐身的“保护神”。大胆创新的活动让多为独生子女的学生们在历练意志中找到了自己情投意合的伙伴,也体验到团队的力量。收与放的尺度,楼朝辉把握得叫人佩服。
楼朝辉善造势。他造势,不是为自己,而是为教师。他认为,要保证每一个学生有自信,其前提条件是对教师进行差异化管理,让教师在差异中追求教育个性,形成自己的教育风格。家庭实验项目、经典诵读项目、班级读书会等让教师们装上了有动力的轮子,在国家级各项比赛或展示中都有了一定的影响力。
许多人评价说,天长小学学生自信大方、教师教育个性鲜明,而楼朝辉却一直低调地做着他们的引路人与喝彩者。(新闻来源: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