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19日,上海师范大学陶行知研究中心民工子女教育调研松江区分组的两位志愿者对松江区泗泾第二小学和花桥村小学展开了调研活动。活动期间,我们对学校校长进行访谈,与教师们开展座谈,并组织发放了上海市民工子女教育问卷。
松江区泗泾第二小学是一所建校历史长达95年(其前身为泗泾天主教会于民国6年<1917年>创办的泗泾私立育才小学)的五年制公办学校。该校坐落于松江区大型居住区——松江泗泾新凯家园内,占地面积25570m2,校园环境优美,配套设施齐全。学校现有25个教学班,共计1229名学生,其中上海户籍学生82名,非上海户籍学生1147名(基本比例约为1:14);现有专任教师79人,其中沪籍教师44人,其余均为非户籍(基本比例约为5:4)。学校招收对象主要是大型居住区中心城区的学生和泗泾西部地区外省市来泗购房、务工人员子女。学校秉持“育智塑才、和谐成长、快乐生活”的办学理念,针对比较贫困的民工子女长期开展帮困捐款活动,并联合校外机构开展特色助学项目。近年来该校教学质量逐渐走向全区前列。
松江区泗泾第二小学
对校长的访谈
与教师的座谈
花桥村小学是一所成立于2009年的六年制民办公助学校。该校以两列平房和一座两层楼房作为教学办公区域,并以校园中央空间为集会文体活动区域,学校整体面积偏小。学校现有14个教学班, 共计667名学生,这些学生均为非上海户籍民工子女,其中不少家长为仅有上海临时居住证者。学校现有专任教师28人,其中沪籍教师7人,其余均为外省市户籍教师。据校长和老师们反映,学生基础薄弱,家长配合不力,教师职业发展滞缓是该校目前面临的三大困难。就学生方面来说,由于很多民工家长的工作流动性较大,这些学生往往频繁地在许多学校间“转入”、“转出”,不能很好地在某一所学校持续就学,因而他们的学习质量难以保证,入学时普遍学习底子弱,学习习惯差,行为习惯不佳。就家长方面来说,家长们忙于工作和生计,很难顾及到子女的学习,对于学校老师们的家访和交流也往往表现为较冷淡和敷衍的态度。就教师方面来说,基础薄弱的学生和不甚配合的家长给他们的教学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阻力,但是教师们普遍表示,即使学校和学生的条件再差,也能保持着一贯的教育热情,努力开展教学和文体活动。然而,教师工资偏低,培训晋升机会极少,职业发展前景黯淡,也是既存问题。
松江区花桥村小学
花桥村小学校园全景
与教师的座谈
在两所学校的校长和诸位老师的积极配合下,本次调研顺利完成。松江区民工子女教育调研小组还将对该区教育局的有关负责人进行访谈,请继续关注后续报道。(上海师范大学陶行知研究中心黄美娟、王芳供稿供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