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一年儿童节。
每到这个节日,不少地方的学校会举行各种庆祝活动,媒体也会呼吁关爱儿童,把童年还给儿童等。这些做法与呼吁都很有现实意义,毕竟关注儿童就是关注未来,对待儿童的态度与教育儿童的方式往往反映了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
但从各类新闻报道来看,当下一些教育者还需要重新看待儿童,深入思考“儿童”二字的含义,深入了解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就像不久前媒体报道的,一个孩子在学校犯了错,母亲为了教育孩子,让其只穿内裤在大街上罚站;遇到大街上有小丑派发气球,父母让孩子去领,看见孩子害怕便认为其胆小,鼓励勇敢一点再勇敢一点……家长这些做法其实都不可取。
仅以幼儿害怕小丑为例,本是一种正常的心理现象,到了五六岁之后自然会有所改观,根本原因是幼儿无法分辨小丑脸上的表情,无法获得准确信息,因而产生恐惧心理。演化心理学对此的解释是,此时的幼儿对语言还不是很敏感,但对他人的表情能完美捕捉,进而猜测到对方的态度和用意。当父母了解这一点,便不会再南辕北辙地让孩子勇敢做自己,从而可以避免让孩子留下更深的心理阴影。
与此类似,儿童生气或愤怒也有着多种原因,有时是情绪发泄,有时则出于模仿他人,作为教育者对此也要有清晰判断,不能随意给孩子扣上“不乖”“不听话”的帽子。给孩子高品质的家庭教育,或构建融洽的亲子关系,都离不开对儿童不同阶段身心发展规律的认知,都需要父母和老师了解教育常识,并熟练运用到日常的教育生活中。
儿童是内心单纯的存在,也是一面镜子,能映照出成人身上的种种不足;儿童是教育的对象,也是教育的主体,离开对儿童认知、心理、学习发展规律的把握,教育很可能变成空中楼阁,育人效果则有可能适得其反。教育者以虚心的姿态审视儿童,将其不同阶段的不同教育方式牢记于心,多读一点儿童心理学、认知学、教育学等方面的书籍,才能更好陪伴儿童,在儿童的不同发展关键期给予有效帮助。实际上,心理学领域有很多有意思的现象,如南风效应、罗森塔尔效应、标签效应、德西效应、禁果效应等,都可以延伸为有价值的教育研究命题,成为教育者的教育智慧。
而且,孩子不同的成长阶段,实际上有不同的教育需求,这就倒逼教育者的教育理念与教育方法与时俱进,与真正需求对接。从幼年、儿童到进入青春期,孩子的成长变化都考验着教育者对教育规律的了解,更对其情绪管理、沟通技巧和自身学识提出了更高要求。
站在家庭的角度,大致可以进行如下的梳理:学前六年是孩子与家人建立依恋关系的关键期,父母需要拿出时间陪伴孩子,与之一起玩、一起阅读、一起看世界,创造轻松、自在的生活环境。小学六年是孩子心性发育、学习习惯养成的关键期,在陪伴孩子的同时,父母需要注意培养其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基本的待人接物能力,并帮助孩子发展自己的兴趣与特长。到了中学阶段,孩子进入青春期,处于学习力、自制力、情绪管理和价值观养成的关键期,父母要帮助孩子找到学习的动力、生活的乐趣、前行的勇气、人生的方向,有意识地和他们一起面对逆境,成为孩子心灵上的有力支持者。
每个孩子的成长都不是一帆风顺的,都需要成人的有效帮助。儿童节这一天,教育者有必要再次发现“儿童”二字的深刻含义,以此作为反思自己、走近儿童的起点,了解童心的价值、童年的意义,做一个懂儿童、懂教育的教育者。由此,每颗童心才可能被更好善待,每名学生才可能被欣赏,师生之间、亲子之间才能在彼此珍视中共同成长。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