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如皋市薛窑中学正在进行一场特殊的爱心募捐活动,被捐助者竟是曾在该校代课20多年的老教师张海燮。本报记者在对这次特殊的爱心募捐活动采访时,意外地发现年已七旬的张老师因为离职后没有养老金生活异常艰难,而造成他凄凉晚景的缘由却耐人寻味。
据了解,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如皋地区英语教师相当缺乏,自1974年起,张海燮就在如皋市营防乡等地的学校,代课教授英语;1980年后,张海燮在薛窑中学执教直到离职。张老师终身未婚,没有子女。
根据如皋教育部门确认,张海燮保留了30年的代课教师身份,在离职时根据260元/年的标准,薛窑中学给了张海燮5460元的一次性生活补助,加上3650元的修房款,学校就再没有大额资助过。7年下来,薛窑中学给张老师的生活补助早已用完,张海燮现在只能依靠学生的接济来勉强维持生活。
“我现在最大的愿望是政府能够给我一个说法,让我能够安心度过晚年。我不能再靠学生们接济。”张海燮向记者说出了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据张海燮的学生邹君说,张老师平时除了一心教课外,很少与校方交流,而到了有转正代课老师这种人人要争取的机会时,有些书生气的张老师在竞争中明显吃亏。
张海燮对记者说,他2001年从薛窑中学离职后,学校微薄的生活补助金很快所剩无几,在老无所养的情况下他开始了颠沛流离的生活,曾经寄食于石庄镇某学生家中;现又栖居于通州市新坝镇年过七旬的表哥处,除了乡镇发给他的100元最低生活补助,自己再没有其他收入。这期间曾经有学生发动过一次募捐,筹得的几万元善款也因保管不善而没起到更多的扶助作用。现在学生们正在为他第二次募捐,这令他十分感动,不过他不想再麻烦他的学生们,而是希望教育部门能切实解决他的养老问题。
张海燮养老问题让记者感到困惑的是,张老师辛苦任教几十年,为何只能按照260元/年这样连低保标准都不到的额度发放补偿金?如皋市教育局的答复是,根据相关文件,张海燮等11位同志于2001年被清退,按政策给予5460元的补助,此外学校花3650元为其改建了住房,去年另给张老师800元的资助。至于张老师为何长期得不到转正的问题,教育部门的说法是张老师本有机会转正,但他本人从不参加进修也不参加考试,因此是自己放弃机会。而张海燮说自己从来就没有接到转正考试的通知,有关他个人放弃转正的说法根本是无稽之谈。
【相关法规】
据江苏省教育厅人事处相关人士介绍,2003年江苏省出台了关于代课教师补办养老保险的文件,根据这一文件精神,张老师任教30余载理应给予补办养老保险。
相关法律界人士针对张海燮的遭遇表示,薛窑中学2001年给其的补偿既不能满足晚年生计所需,也不能因此免除薛窑中学、如皋市教育部门的法定义务。根据劳动法规,即便是薛窑中学看门人,也应当根据《劳动法》的规定,享受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险待遇,更何况是一个代课20多年发生事实劳动关系的代课教师。根据“举轻明重、举重明轻”的法理,张海燮更应当享有养老金等法定权利。(本报记者 刘益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