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州市长隆水上乐园里,孩子们在父母的陪伴下玩耍。 新华社记者 刘大伟 摄
让孩子玩得“理直气壮”
■管洪芬
邻居家六岁的小杰一直是女儿的最佳玩伴,一到暑假,两个小家伙玩得就更疯了。只是,让我不解的是,每次小杰来我家玩的时候,他总会时不时地问我一句:“阿姨,现在几点钟了?”我问他:“你为什么一个劲地问时间啊?”小家伙一本正经地回答我:“我只能在允许的休息时间里玩。”原来,小杰妈妈给他定了一份作息时间表,什么时间休息,什么时间看书……他必须严格按照时间表执行才行,否则就有可能受到惩罚。
我看着那份以小时为单位的时间表,很心疼小杰。于是我邀请他和女儿一起玩剪纸,然而,令我没想到的是,过了一小会儿,小杰突然一个鲤鱼打挺从坐着的席子上跳了起来,我惊得还没问出话,小杰丢下一句“我妈回来了”便开门狂奔了出去。果然,在小杰夺门而出的10秒后,我清晰地听到了楼梯上的脚步声,随后是小杰妈妈的身影。
我不禁感慨万千,总感觉小杰的言行之间隐隐透露着一丝不安和浮躁,想一想也是,有那张时间表做着“紧箍咒”,孩子还能玩得轻松,玩有所乐吗?虽说“可怜天下父母心”,作为父母,小杰妈妈的做法我可以理解。只是,暑假原本是孩子们休息和玩耍的日子,我们大人又何必为其增添太多的束缚?又何不放一放手,让孩子在暑假里玩得“理直气壮”,玩得“怡然自得”呢?我想,如果方便,我或许该和小杰妈妈好好沟通一下了。
我和女儿的“微旅游”
■吕会香
又是一年暑假至,面对各种学习班和兴趣班,女儿将头摇得像拨浪鼓,问她想干嘛,她说想去旅游。我心中窃喜,母女心有灵犀,我的想法她竟然脱口而出!“行,妈妈带你一起去‘微旅游’!”我把女儿拉到沙发上,精心制定了我们的“微旅游”计划:
山水之间愉心情。熟悉的地方也有风景。我们旅游的第一站,便是离家不远的山上。选一个凉爽的清晨,用电动车载着女儿,带上我们的音乐播放器,直奔山下。无需爬得太高,选一个最近的凉亭坐下就好,或听音乐,或听鸟鸣,定能抛却一切烦忧!第二站——海边。和女儿肩并肩,坐在沙滩上看海浪忽远忽近,海鸥时高时低;和女儿手挽手,捡拾五彩的贝壳,串成小手链;拉着女儿走进海里,尽情畅游。海,将拉近我和女儿的距离!
农家小院觅真趣。我和女儿商量好,暑假去姥姥家小住几日,这也算是“微旅游”的一站!姥姥家在农村,一到夏天便满院生机:嫩绿的黄瓜顶着黄色的小花儿;长长的豇豆似垂下的帘子;紫色的茄子越长越胖,不好意思地躲在叶子下;邻居家的葡萄秧顺墙爬了过来,晶莹的葡萄粒诱人口水……繁星满天的夜里,和女儿一起搬个小板凳坐在院子里,听姥姥讲那些古老的童话,这才是人生最真的乐趣!
名家经典怡性情。谁能说畅游书海不是“微旅游”?静静的夜里和女儿斜倚在床头,一人一本名著,一人一杯凉饮,相伴阅读,随曹雪芹一起,去畅游大观园;随雨果一起,去巴黎看圣母院;随鲁滨逊一起,去荒岛历历险……让名家经典陶冶我和女儿的性情。
暑假漫长,不能虚度,相信我们的“微旅游”,一定会让这个暑假充实而又快乐!
“拼孩”过暑假
■盛国英
女儿幼儿园刚放假,我就烦恼了起来。让她在家里当“宅童”,肯定整天就是上网、看电视,而且没有玩伴;让她自主选一些兴趣班,白天家里只有婆婆在,不方便接送。
正当我愁眉不展时,小区网络群里有朋友发帖:这个暑假,有没有人一起“拼孩”?大家一起请懂孩子、专业好、有责任心的老师,陪孩子们活动,暑假就不无聊了。看到这帖子,我的眼前一亮,这简直是雪中送炭啊!
几天后,七八个孩子的父母已经组成了“拼孩”团。小王家房子最大,有一个房间空着,正适合用来给孩子做教室及游戏场所。老师也找好了,他是小区里的一位大学生,他来组织活动,家长们有时间就一起参与。我们从网上查阅了其他家长“拼孩”过暑假的帖子,根据这些经验,家长们认真地确定好各自的任务,签订了“安全责任协议书”。
从那天起,女儿早上自己玩玩具,吃过午饭,就和同幢楼的两个孩子一起去小王家游戏。活动完,孩子们把自己带来的玩具换着玩,互相讲故事,有时候在老师和家长的陪伴下,到小区健身中心一起做户外游戏。
刚开始,由于个性不同,孩子们之间也出现过一些小矛盾,家长及时地疏导,让孩子们解开心结,学会了和别人分享,接纳彼此的需求。
有一次,我下班早,就去参加活动。到了门口一看,孩子们自由地玩耍着,小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女儿和一个小姑娘坐在角落里,抱着一本书,边看边说话;还有两个小男孩,在地上遥控着小汽车;老师身边围着几个孩子,走近一问,大家正在研究早晨从小区花园里找到的一只蚯蚓。孩子们的快乐感染了我,也让我真真切切地感觉到,“拼孩”不仅让家长轻松了不少,也给孩子带来了与同伴相处的快乐。
现在,我们这几户人家的联系已经从网上发展到了网下。有时,晚上还会一起约着跑步、健身、游泳。
“拼孩”过暑假,拼出来的不仅仅是方便、轻松,也拼出了邻里间的融洽相处,拼出了孩子更健康、积极的个性。
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五里墩街道团安村社区组织暑期来工地与父母团聚的农民工子女集体帮父母做家务,增进农民工与孩子之间的感情。 新华社记者 郭晨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