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校园掠影
  

贫困生的大学生活:不想拉下恋爱这堂必修课


 

无论是生于富贵之家,还是出于寒薄之门,都逃不脱这个命运,

那么就让我们放下迷茫,失落,认真坚定做好事,安心定性读好书,养气知恩做好人——  

    编前:有高校为贫困生开设“绿色通道”,一些资助者要求贫困生签订“道德协议”,履行“感恩规定”……最近,关于贫困生的话题,媒体上多体现的是救助者的声音。

    其实,上大学的困境是很多的,贫困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无须放大,也无须刻意聚焦,过度关注反而会让一些敏感的学生产生一定程度的抵触。而且,多数人的贫困是与生俱来的,许多贫困生也对此有明确的认识。他们可能会遭遇更多的挫折、困难和内心的挣扎,但是通过自己的努力,他们也可以生活得很阳光。

    你也应该高兴这样的发现:许多贫困生的生活轨迹,正在折射出一种自尊而自然的心态。他们与其他同龄人一样,其实过着最常态的大学生活。

    “无论是生于富贵之家,还是出于寒薄之门,都逃不脱这个命运,那么就让我们放下迷茫,失落,认真坚定做好事,安心定性读好书,养气知恩做好人。”扬州大学文学院现当代文学2005级硕士研究生黄诚在博客中这样写道。

    如今,当舆论还在热烈讨论贫困生的生活困境和心理困境之时,越来越多的贫困生早已开始用平常心来对待“贫困”这个字眼,以乐观的心态对待学习和生活。对他们而言,“贫困”与生俱来,与你我面临的其他困境一样,只是成长的一部分。只要乐观面对,通过自己的努力,依然可以过得很好。

    从书中积累自信和胆识

    每天早上7点和下午6点,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的报刊亭总是传来大声朗读报纸的声音。读报者声音洪亮,专心致志,从来不看旁人诧异的眼光。久而久之,大家开始习惯这个早晚半小时的读报声,远远地就会笑着说:“肯定是新闻系的那个胡祖彦。”

    胡祖彦来自河南,父母在家务农。刚来大学的时候,胡祖彦也曾迷惑过,同学们玩的电脑游戏,穿的名牌衣服,对他而言都很陌生,他总觉得自己和这个城市有点儿格格不入。然而这种情况并没有持续太久,他很快就找到了自己的方向。

    “上大学我最喜欢的还是图书馆,书中的文字使我忘记很多不愉快的东西。”胡祖彦说。据胡祖彦同宿舍的同学说,他的生活非常有规律,每天6点起床,然后是晨跑,读书,上课,没课的时候就泡在图书馆。胡祖彦对社会活动并不十分热衷,但他绝非书呆子。他是班上的学习委员,同时也是学校书法协会的会员,由于写得一手好字,班级每次宣传活动都有他的份儿。

    大学期间,胡祖彦不愿浪费一分一秒,图书馆借书的阿姨、门卫,几乎人人都认识这个身材不高、穿着朴素、短头发、黑皮肤的男孩。他总是手上抱着厚厚一摞书,低着头匆匆走路。或许因为书读得多了,胡祖彦总是很有自己的观点,每次上课第一排的座位都是他的,无论是哪位老师讲课,他都听得聚精会神,有时还为一个观点和老师争上几句。在老师和同学的眼中,他是一个勤奋好学也敢于表现自己的人。

    和胡祖彦一样,中央民族大学的杨聪慧也从读书中找到了自信。杨聪慧来自内蒙古临河某村,家里有三个孩子,她是老大,两个弟弟还在读中学。2004年9月她揣着500块钱一个人来到北京。入学当天,她找到老师办理了缓交学费手续,随后贷款交了学费,以后的生活费就全部靠自己做家教的收入。

    由于没有当家教的经验,试讲的时候又过于紧张,最初的三次家教机会都错过了。但杨聪慧并不气馁,在耐心请教了有经验的师兄师姐之后,终于在第四次试讲成功了。后来她还兼职一些翻译、写稿和校对的工作,生活状况逐渐改观。

    她非常喜欢看文学和心理学方面的书,学校图书馆里相关的书她几乎都翻遍了。每次课堂回答问题,她总能临场发挥一些文字优美,很有逻辑的话,令同学们不得不对这个平时沉默寡言的女生刮目相看。现在班上很多同学遇到了什么困难或是失恋了都要找她聊上一会儿,同学戏言,杨聪慧是他们班的恋爱顾问,专门为迷途的同学指点迷津。

    让社会实践为职业发展铺路

    校园展览栏里,吴晓的照片非常引人注目。穿着红色上衣的她笑容非常灿烂,背后是香港的金融大楼,许多看到照片的人都会被她的笑容所感染。

    吴晓的家在山西运城农村,经济条件远远比不上城市里的孩子。她说,很多时候经济条件会限制你,束缚你,让你想做某些事情却做不了。但是你也可以跳出来,抛开这些束缚,用其他的方式来弥补。

    如今吴晓可算是学校中的“小名人”了,学校体育场上总是活跃着她的身影。北京大学生运动会1万米比赛第六名,北京大学越野比赛第三名等荣誉证书端端正正地摆在她的书桌旁。这些体育锻炼和比赛不仅让她认识了很多校内和校外的朋友,也获得了其他任何事情都无法比拟的成就感。

    除了这些,吴晓还参加了很多与专业相关的社会活动。学习社会工作的她参加了西直门街道办事处组织的社工活动,同时担任青春热线接线员,并于2005年暑假到香港某社工组织进行了一个月的实习。

    “去香港真是开了眼界,香港对社会工作的认同感比较高,工作的氛围也有很大区别。”吴晓说。在吴晓的实习报告中,负责人对吴晓的评价是:拥有爱心和必要的专业知识,做事尽心尽力,踏实稳重。回校后,该组织还致信希望吴晓大学毕业后能够到那里工作。

    虽然社会实践很多,但一点都没影响吴晓的学习成绩,大学三年,她一直是班上前三名,年年都能拿到国家奖学金,这也让她的生活没有后顾之忧。她说,社会实践能够让人零距离接触社会,更快地成长起来。

    暨南大学新闻系柯许的实习经验也令人吃惊。柯许是从贫困的大西北来到广州,他很明确自己的目标是成为一名人人知晓的记者。从大一开始,柯许就开始在南方一家报社实习,大一暑假他跟着记者在农村蹲点采访了两个月,当时很多记者都非常赞叹小小年纪的他居然这么能吃苦。

    为了多给自己锻炼的机会,即使是平时上课时间,他也坚持给报纸写稿。大二暑假,他来到北京,分别在一家中央媒体和新闻类周刊实习了一个月。至今,他已在媒体上发表文章近百篇。他说,当一个好记者,需要的是一支笔,他要在学校中就把这支笔削尖了。

    同时,写稿、编稿也为柯许挣到了平时的生活费用,有时还有剩余的钱去买书。实习中,柯许不仅提升了自己的专业修养,也学到了很多社会交往技能,他说这种积累对未来的职业发展而言更重要。

    我也不想拉下恋爱这堂必修课

    很多人觉得大学中经济条件不好的学生往往不敢放胆去爱,在恋爱面前会有种自卑和胆怯。来自湖北襄樊某农村的宋微微却不是这样。

    宋微微是湖北人,皮肤白里透红,笑起来脸上还有两个酒窝。虽然家境窘迫,但她从小性格开朗,从来不因贫穷而感到自卑。她说,家庭出身我们无法选择也改变不了,我反而要感谢父母,他们给了我很多爱,使我能够健康成长,从容地面对困难。

    一上大学,宋微微就有很多追求者。三年下来,她谈了三个男朋友。“恋爱也需要不断地尝试,才能找到适合自己的人。”宋微微与前两个男友都因性格不和而分手,现在的男友已经工作了,她觉得两个人能够相互照顾,共同进步,目前的感情发展很好。

    来自北京某高校的许敏也说:“很多人说恋爱是大学期间的一堂必修课,我也不希望自己拉下这堂课。”许敏来自黑龙江的小镇,父亲几年前下岗,全家靠母亲经营一家小饭店维持生活。上了大学的她从来没有向家里要过钱,学费靠贷款,生活费自己兼职解决。她对自己目前的生活很满意:“我的钱都是自己挣的,虽然不像有些同学那么阔,但花自己的钱很开心,很坦然,感觉自己是个大人了。”

    许敏个子很高,身上衣服不是什么名牌,但穿在她身上似乎也变得明亮起来。大二时,许敏认识了一个刚刚工作的师兄,一年后两人从朋友变成恋人。

    由于有着相似的生活背景,所以很容易沟通。和男朋友约会吃饭时,许敏也会抢着付钱,她不希望因为金钱的关系两人变得不平等。男友也很理解许敏的做法,他们一直这样平平淡淡地过着。

    刚上大二的王展鹏则有着不一样的恋爱际遇。

    半年前,他和班上一个北京女孩谈恋爱。两个人的生活环境和家庭条件相差实在太大,经常产生一些无端的争执。女友告诉他,和他在一起,总是不好意思提一些要求,觉得非常压抑。王展鹏也觉得双方的生活理想和将来的发展存在很大分歧。半年后,两人宣告分手。

    王展鹏说,他希望将来能够找一个和他生活背景相似的女孩,这样更容易相互理解。(来源:中国青年报

发布者: 陶桃  发布日期: 2007-12-12     返回
陶行知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