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校园掠影
  

打7份工养活一家人 80后孝子带着患病父母上大学


 
 
来源:民主与法制时报
 
 

  1983年出生的杨怀保,12岁开始操持家务,19岁那年带着父母、弟弟来到他大学就读的城市——湖南湘潭,边读书边养家。十多年来,他历经无数苦难,坚持不懈、自强不息、孝老爱亲,用顽强的毅力承担起照顾全家的责任。杨怀保用十几年的行动给“百善孝为先”以最好的诠释。

  2007年9月18日,24岁的湘潭大学金融专业2007级研究生杨怀保,荣获“全国十大孝老爱亲模范”殊荣,受到胡锦涛、李长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此前,在2007年2月,杨怀保当选为“陕西十大孝子”,并先后荣获“湖南大学生品学奖”、“全国优秀共青团员”等荣誉称号。

  12岁撑起一个家

  1983年12月,杨怀保出生在陕西省勉县定军山镇寨子坡村的一个贫困家庭。从懂事起,家里留给杨怀保的深刻印象就是贫穷。当时,年仅24岁的母亲陈祖琴因产后后遗症,经常腹部疼痛,多次到镇医院打针开消炎药不见好转。后来被确诊为早期子宫癌,终日离不开药物的治疗。

  母亲有病不能干重活,33岁的父亲杨世林经常要外出打工。年仅12岁的杨怀保就成了家中的主要劳动力。每天放学后,他都要先跑着出去割猪草,周末时间都是在责任田度过的。七八岁时,他就跟随母亲上山挖药材。母亲病了后,为了给她筹措药费,杨怀保经常在放学后和星期天上山去挖药材,赚的钱已经成了家中开销的重要部分。

  杨怀保刚上初中时,母亲陈祖琴的病越来越严重了,最后不得不借钱做了子宫切除手术。陈祖琴手术后完全丧失了劳动能力,本来一贫如洗的家更是债台高筑。小小年纪的杨怀保像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一样对母亲说:“妈,这个家里有我你就放心,天大的事我顶着。”

  1998年,15岁的杨怀保以优异的成绩被陕西省重点中学勉县一中高中部录取。而他5岁的弟弟杨哲也上小学一年级了。

  为了给儿子赚学杂费、维持一家人的生活,父亲杨世林只好来到勉县县郊的一个建筑工地打工。然而,杨世林在工地才干了几天,膝盖就被钢筋砸伤。杨怀保见到父亲时,父亲躺在勉县一中的大门口,被鲜血染红的裤腿已经凝固。更让杨怀保揪心的是,工地离学校十几里路,被砸坏膝盖的父亲居然是一步步挪着走过来的,他身上连1元钱的公交车费都没有!

  杨怀保惊呆了,跪在父亲面前号啕大哭。由于工地老板只愿拿出2000元钱,没有到正规医院接受治疗,杨世林的脚落下了后遗症,也丧失了干重活的能力。

  看到全家人身处绝境,杨怀保欲辍学打工。父亲坚决不肯:“儿啊,你要是放弃读书,我们以前的苦就白吃了,罪也白受了!”

  他知道父母的愿望就是让他好好读书,以此来报效他们。

  在父亲养病的日子里,杨怀保上高二了,家里想办法给他借来了200元生活费。杨怀保把账一算,每天伙食费等一切开支不能超过两元钱,才能把这个学期读完。于是,他每天早上买好一天的馒头——6个,早上吃一个馒头,喝一碗稀饭,中午就去学校餐厅盛一碗免费的汤,就着3个馒头吃,剩下的两个馒头晚上吃。这样算下来,一天只要1.8元。

  到了收割麦收季节,杨怀保给父亲出了个主意,父子俩一同去县城附近帮人收割油菜和小麦。那段时间里,杨怀保下午放了学便骑自行车带父亲到地里,一直干到凌晨1点多。拿工钱的时候,杨怀保惊喜地发现,一个晚上自己跟父亲居然可以赚60多元。

  带着父母上大学

  2003年7月,杨怀保走进了高考考场。高考结束后的第四天,他就电话联系到西安市的一家工地,独自一人到西安打暑期工去了。在工地做小工每天只有20元钱收入,还要扣除生活费。西安市一家毛家菜馆的员工得知了他的情况后,主动把他介绍到店里做服务员,每月给600元钱工资。

  不久,杨怀保收到了湘潭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成为村里第一个大学本科生。“儿呀,考上大学不容易,不用担心我们,你只管去念书吧。没有钱,我会想办法借。”父亲看出了他心中的忧虑,宽慰地说。

  9月初,各高校开学的日子到了,杨怀保因为酬不到足够的学费,迟迟没有报到。

  一个星期后,在高中班主任老师张中惠的催促下,杨怀保才怀揣着自己打工挣来的1200元“血汗钱”,来到湖南湘潭市,忐忑不安地跨入了湘潭大学的校门。

  学校在了解到杨怀保的家庭困难情况后,免除了他一期的学费,但生活费仍然是问题。军训结束之后,杨怀保口袋里只剩下了200元生活费。而家里的消息更是让他担忧:妈妈身体状况越来越差,每天只能卧床;父亲的腿伤后遗症复发但没有钱买药;弟弟由于体质虚弱频频尿床,成绩急速下滑……

  迫于生活的压力,杨怀保每天寻找着可以赚到生活费的工作。有一天,学校勤工俭学部代一家槟榔公司招聘推销员,每卖一包槟榔可以赚两角钱。杨怀保领取了20包槟榔,利用休息时间逐个宿舍去推销。后来,在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下,他又做起了家教,终于解决了生活费的问题。

  2004年春节,杨怀保回到家中,看着父亲满头的白发、母亲憔悴的面容、弟弟对知识的渴望,他心中禁不住一阵酸楚。“宁愿自己苦一点,也不能让年迈多病的父母再受苦。”经过再三考虑,他决定:把父母和弟弟一起接到湘潭去。

  “不行,把我们都带去,你还怎么读书呀?”父亲一听,赶忙摇了摇手,当即给予了否定。

  “放心吧,我会想办法既照顾好你们又读好书的。再说,有你们在身边,我心里更踏实。”

  杨怀保的话让父亲再也找不出阻止儿子的理由。可是,躺在病床上的母亲陈祖琴依然不同意,她一字一句地对杨怀保说:“儿啊,你要到那里读四年书,不是一天两天啊!离开家乡,和你一起到一个人生地不熟的地方去,行吗?”

  “这些都不用你操心,我已经计划好了,你只管去就是。”杨怀保拍着胸脯担保。

  看着态度坚决的儿子,陈祖琴也不再说什么了。好不容易说服了父母,接下来,租房子、给弟弟找学校、帮父亲找份力所能及的活……

打7份工养活一家人

  不辞辛劳地奔波了一个月,杨怀保先在学校附近找到了一处房子;又帮没有文化、身体不好的父亲找到一份垃圾站运垃圾的工作;最重要的是弟弟杨哲的入学也得到了解决——到湘潭大学子弟学校五年级班继续学习。

  2004年8月10日,杨怀保终于将父亲、母亲和弟弟从陕西勉县老家接到了湖南湘潭。

  一家四口团聚了,但接下来的问题却更加棘手,弟弟的学杂费、母亲的医药费,还有日常生活开支,一个月少说也需要1200元开销。除了父亲运垃圾一个月500元收入,其余都得靠杨怀保想办法,家庭重担几乎全压在杨怀保肩膀上。

  学习之余,杨怀保四处寻找打工的机会。2004年暑假,他在长沙找了三份工作:白天骑上自行车,沿街推销口香糖、槟榔、卖报纸;同时,他还兼做某大学的招生工作;晚上做家教。推销一包槟榔赚两毛钱、一份报纸六毛钱、家教每小时10元……每天杨怀保清早出门,一直要忙到晚上10点多。

  就这样,杨怀保一边读书一边工作,销售、导游、店员、家教,都尝试过,最多的时候,他同时干7份兼职。一个暑假下来,他赚了5200多元钱。他只有一个信念:自己苦一点,家里的日子就会好一点。

  除拼命打工外,杨怀保还每日到菜市场拾菜叶,节省开销给父母买营养品。因此,有些同学暗地里问他:“你那样不怕别人笑话吗?”杨怀保说:“我不偷不抢,凭劳动赚钱,何况这是为了父母和家人,还怕笑话吗?”

  看着儿子每天为学习和生活累得面黄肌瘦,陈祖琴心都要碎了,时常一个人偷偷地抹眼泪,她真后悔当初没能阻止儿子带他们来这里生活。而面对忧心忡忡的母亲,杨怀保总是安慰说:“妈,你不用着急,安心调养自己的身体,有我在,一切都会好的。”

  为贫困生搭建桥梁

  上学、打工、照顾家人,杨怀保的生活每天像陀螺一样高速旋转着。与此同时,他的孝心与爱心也在湘大校园里传开了,从学校领导到全体师生,都知道有他这么一个敢于与命运抗争的学生。

  2004年,湘潭大学勤工助学管理中心市场拓展部成立后,已是班学习委员的杨怀保,凭借自己的实力和在师生中的口碑,应聘担任了校创业者协会组织部长和勤工助学管理中心市场拓展部部长职务。

  杨怀保知道,学校的贫困生并不止他一个。因为深谙贫困学生求学的辛苦,听到和看到太多贫困生的艰难求学故事,对于勤工助学管理中心市场拓展部部长这个每月仅仅只有185元工资的岗位,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他是诚心诚意地把它当作自己的一份职业来经营的。他亲手制作了一本勤工助学管理中心推介手册,经常利用周末的时间,到湘潭市各企业去联系寒暑假工,为同学们提供勤工助学工作岗位,以此解决学费和生活费的问题。

  为了提高效率,每次他都会拿出一张印有“湘潭大学勤工助学管理中心市场拓展部部长”头衔和学校联系电话的名片给一些企业的负责人。

  就这样,大学期间,杨怀保作为勤工助学管理中心市场拓展部部长,几乎跑遍了湘潭市大大小小的企业,远的还到过湖南省会长沙。3年来,勤工助学中心已经与苏宁电器、步步高连锁超市、麦当劳等300多家企业建立了长期联系,为学生拓展勤工助学岗位约1000个,贫困生通过勤工俭学所得收入合计约15万元。

  杨怀保说,15万元钱收入还是其次,主要是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让自己和同学们树立起自强自立精神,走出了贫困家庭子女自卑心理的阴影圈,找到了自信。

  挺过去迎来艳阳天

  2006年9月,杨怀保进入大四了,他的同学们都在谋求毕业出路,杨怀保也不例外。但是,当接到TCL总部从惠州发来的邀请函时,杨怀保犹豫了:父母刚刚熟悉了湘潭,弟弟还在读初中正是长身体的黄金时期,要是自己过去工作了,全家人又该何去何从?

  想到这里,杨怀保把邀请函藏了起来,准备考研究生。他想,只要考上本校研究生,就可以争取留校,一家人就能完全安定下来。

  努力没有白费。2007年3月18日,杨怀保以总分375分的成绩被湘潭大学教育经济管理专业录取为硕士研究生。

  如今,杨怀保收获着自己11年艰辛带来的喜悦,父亲在他的照料下,病情已经缓解,而且找到了一份在养猪场打工的工作,精神状况也明显好起来。母亲经过治疗,身体也比以前好多了。更让杨怀保感到欣慰的是,弟弟不但学习自觉,也学会了照料父母做家务。

  读研的杨怀保,仍然要负担家里的一切,除了在猪场工作的父亲外,上初二的弟弟和多病的母亲,还需要他去挣生活费。为继续帮助家庭贫困的同学走出贫困,学习之余,他依然不停地参与社会实践。

  2007年下学期开学时,杨怀保又报名应聘了研究生会的实践部长一职,他还是想为更多贫困的同学们服务。他说:“只要相信自己,不轻言放弃,我们终会走出困境,挺过去,走出一片艳阳天!”(徐炯权)

发布者: 陶桃  发布日期: 2008-01-04     返回
陶行知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