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图片新闻
  

营养餐 好巴适!


 
       广元市昭化区中小学校与当地蘑菇种植大户签订供货合同,保证食材供应质量。 




昭化区昭化初级中学建立“开心农场”,师生动手种植西红柿、黄瓜、萝卜、辣椒等蔬菜,为学校食堂提供绿色菜源。


应邀到昭化区昭化中学陪餐的学生家长卢春全(右)说:“我儿子最近长胖啦!”

      
        在四川省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试点县中,有一个地方的学生不仅每天吃上免费营养餐,而且每周二和周四的中午还能吃上免费肉菜,这就是广元市昭化区的中小学校。昭化区是省级贫困县区,为了给孩子们增加营养,区财政自2013年开始每年拨出500万元,按每份荤菜小学生4元、初中生5元标准,在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实施“每周两顿免费肉食”计划,惠及全区12000名学生。

  2月25日星期二中午,记者来到昭化区昭化初级中学采访,当天学校食堂菜谱是:青椒炒肉丝、西红柿炖豆腐和紫菜蛋花汤。在就餐的学生中,记者发现有几位成年人在和学生一起吃饭,上前攀谈才知道,他们是学生家长。校长郑启军赶紧介绍,这是昭化区设立的“家长陪餐”制度,是让学生家长参与到对营养餐质量监管中来。“有时候区委书记或区长等领导也会来食堂掏钱买学生餐吃,这种监督形式让我有点儿紧张!”郑启军不好意思地说。

  一位陪餐的家长自我介绍,他叫卢春全,是该校九(4)班学生卢洪斌的父亲,老家在紧挨着广元市的甘肃省文县中庙乡后渠村,夫妇两人来昭化区打工时把孩子带在身边,孩子在昭化初级中学读书没收一分钱的借读费,还能享受到免费营养餐。卢春全用学会的四川话说:“学校的营养餐好巴适!”(“巴适”为方言很好的意思——编者注)

  四川省国家营养改善计划试点县较多,省学生营养办要求各地根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确定供餐模式,鼓励学校采用食堂供餐模式。广元市教育局副局长向聪兰介绍,广元市因地而异、因校而异,合理确定食堂供餐和课间加餐比例,经过两年的推进,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工作开展比较均衡,各县区在地方资金落实、工勤人员配备、落实管理制度、配备营养师等方面下功夫,目前已经实现以食堂供餐为主、课间加餐为辅的模式。食品安全没有发生事故,资金使用无违规问题。

  广元市旺苍县安排专项资金154.15万元,解决食堂临聘人员工资;青川县投入专项资金2151万元,用于食堂建设、设备采购及食堂债务化解,在国家每生每天3元的基础上,每年追加400万元提高学生膳食标准。广元市各中小学校积极打造专业食堂管理队伍,经过分期分批培训,已有332名初级营养师持证上岗,营养师配备率达到94.58%。同时,聘请国家一级营养师为学校食堂进行营养配餐或指导配餐,结合地方食物特色和时令性特点,分四季制订食谱,每季有2套配餐方案更替使用。学校会同卫生部门制定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办法,每学期对学生健康体质状况进行跟踪监测,建立学生营养健康档案。

  四川省学生营养办负责人告诉记者,广元市在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工作中的实践与探索,对全省实施这项工作具有样本意义。(记者 张学军 通讯员 黎仕权 赵静 摄影报道)

  《中国教育报》2014年3月8日第4版

发布者: 陶桃  发布日期: 2014-03-10     返回
陶行知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