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学术交流
  

复旦"掌门人"退出学术委员会教学指导委员会


  本报讯 (记者 张炯强)复旦大学校长杨玉良昨晚在媒体见面会上透露,从现在起,复旦大学校领导和各部处负责人退出校学术委员会、教学指导委员会,这就形成了高校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的有效隔离。

  杨玉良说:“对一所大学来说,最重要的是讲求‘学术为魂’,要在各个方面都体现出学术的优先地位。”他介绍说,今后在复旦大学,学术委员会、教学指导委员会的工作不是空架子。学校为此设计了专门的会议制度和“召见—问责”制度,即由专家组成的学校学术委员会和教学指导委员会就他们认为重要的问题,单独召开会议,形成独立决议,这些意见将是学校领导执行学术决策的依据。如果学术委员会等机构觉得校长对校内有些情况或某个问题不太了解,可召见校领导,进行问询,甚至是问责,这属于依法治校、民主办学的范畴。

  杨玉良举例说:“校长不是万能的,在许多能力方面,校长是远远比不上专家委员会的。打个比方,有个教授到我这里申请科研经费,作为校长,我怎么可能了解每个学科的状况呢?如果审批权都集中在我一个人手里,怎么可能做到科学决策、合理分配科研经费呢?显然,这需要权威的专家委员会来认定。”

  据了解,复旦正在起草《复旦大学章程》。根据《章程》,复旦将规定各级别校领导的权力,“这不是稳固校长的权力,而是要限制校长的权力”,杨玉良说,“学术为魂”的一个基础是民主办学,复旦创造这样的机制和环境,让师生们充分发表意见,这其实是所有正确决策的基础。

  杨玉良说,以耶鲁大学为例,在重大决策时,惯常的做法是组成相关的教授委员会,进行充分彻底的协商讨论。表面上看,他们在行动上似乎是迟缓的,但是它的决策必然是经过深思熟虑的,行动必然是审慎和稳健的。正如《时代周刊》所评论的,人们可以说耶鲁的进步不快,但是,“其进步总是有选择的和基本上正确的”。

消息来源:新民晚报

发布者: 陶桃  发布日期: 2011-01-03     返回
陶行知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