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学术交流
  

驳方舟子“大学生不必写毕业论文”


        方舟子最近在南方一所大学作关于学术腐败和学术规范的报告,一学生问他:“现在学生写毕业论文都是抄来的,你会去管吗?”他回答:“我们一般不会去管学生毕业论文是否抄袭,事实上我认为本科生甚至硕士研究生都没有必要写毕业论文。”这一席话引起学生们的强烈共鸣,全场掌声雷动。但笔者认为这是非常不负责任的论断,对当前中国教育改革和学生发展是一个不良的误导。

        论文的写作和学生的年龄、年级和受教育层次没有必然联系。方舟子简单的从博士生多了,有人搞研究了,得出就不要大学生和硕士生写论文了是多么可笑。我们知道,一个万人大学生比例和高层次人才绝对数量远远超过我国的美国,就连他们的小学生也要留出充足的时间摆弄各种稀奇古怪的小课题研究,写出让自己满意的论文;到了大学,许多本科生、研究生更是孜孜不倦地学习,积极参与导师课题研究和论文书写。

        毕业论文必须服务于培养目标,与其自身历史沿革没有直接关系。研究能力和论文写作能力和知识学习并不冲突,而是相互促进、相互补充,二者都是为了培养全面发展、潜力充盈、开拓创新和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无论任何学科,要求学生写论文,主要是为了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有目的的开展一些科研或社会实践活动,通过理论联系实际,发现并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勇于实践和善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是对即将迈向社会,走上工作岗位的学生一个实践演练和检验。虽然,博士生越来越多,他们的学术优势让他们更有做研究写论文的条件,但我们也不能因此降低本科、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作为人才培养的完整体系和过程,本硕阶段学生应该是掌握具体专业知识,但也应当鼓励他们从事学术研究,为将来继续深造和参加工作打好基础。

        方舟子认识到造成了“本硕生对毕业论文敷衍”、“许多人则干脆靠抄袭蒙混过关”的原因是到学术高度精深而老师难以做“具体细致的指导”是难能可贵的。然而,他并没看到就业压力带来的功利性目的所造成的学生“好论文不如好工作”的心态的深层次问题。因此,在没有找到问题真正所在,就高呼取消本硕生毕业论文是非常不负责任的做法。

        相反,我们要转变当前我国教育序列形成的中小学生和中学生压力过大,而大学生压根儿就没压力的不正常现状,变“严进宽出”为“宽进严出”,从体制机制改革完善和师资培养配备方面,加强对本硕阶段的教育和培养,提升大学生素养和水平。

        方舟子的一席话引起学生们的强烈共鸣,但我们必须明白,只有当我们更好的把好大学生毕业关,让他们的“含金量”货真价实、名副其实,才能创造出高层次、创新性拔尖人才,也才能解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同人才培养明显不足的矛盾,也才能让大学生更好的就业,并在将来的从业道路上走的更高、更远。(桃李网;文/元福)

发布者: 陶桃  发布日期: 2011-05-09     返回
陶行知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