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商西)呼吸病学著名专家翁心植,在我国最早提出控烟工作,如今已是92岁高龄。昨天,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小组人员走进朝阳医院,启动对翁心植院士的学术资料采集工作。据了解,目前本市已组建52个采集小组,将对52名80岁以上的在京院士展开学术资料抢救采集工作。
翁心植为浙江宁波人,现任北京朝阳医院名誉院长、北京市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长。上世纪40年代,他发现和诊断了我国首例高雪病。他还在世界上首次报道白塞病并发主动脉瓣损害,并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肺心病防治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取得一系列诊疗成果。翁心植还是国内最早倡导控烟工作的科学家,被誉为“中国控烟之父”。
因身体原因,翁心植昨天未能亲临现场,女儿翁维馨女士说:“父亲常说自己感到最幸福的时候,就是在大街上散步时,遇到经过他医治恢复健康的老病人走上前来打招呼。”
据了解,中国科协2009年向国务院报送《老科学家学术成长历史资料亟待抢救》的建议,获得高度重视,温家宝总理亲自批示,责成中科协牵头,联合中组部、教育部、科技部等12个部委共同实施。
采集工作去年在全国范围内启动。市科协副主席周立军介绍,一半以上的两院院士都工作、生活在北京,海淀区此前调查显示,光居住在海淀的院士就有524位,因此北京在采集工作中任务重大。
今年初,市科技咨询中心对北京地区符合条件的院士进行全面的摸底调查,组建52个采集小组,现已全部启动,首批经费已拨付到位,将陆续对52位老科学家展开学术资料采集工作。据介绍,首批专家均为院士,且年逾80,工作组希望能与专家所在单位、学生、亲属等形成合力,传承老一辈学者的学术研究精髓、科学思想和经验感悟,为后人提供精神财富。(新闻来源:京华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