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奠、追思、感恩,踏青、沐浴、吟咏……仲春与暮春之交,冬至后的第108天,是中国传统节日清明节。
发轫于悠远历史深处的清明文化,蕴含着中国人对生与死的哲学思考、对人间大爱的珍视,以及对人生价值的道德判断、对文化理想的孜孜追求。今年清明节,让我们跟随民俗学者一起,在古诗词里踏青、寄思、品读清明吧!
祭祖和缅怀先贤
在我国,祭祖文化源远流长。“洒洒沾巾雨,披披侧帽风。花燃山色里,柳卧水声中。”清明祭祀中,涌动的是人间共通的情感,是古今不绝的思念,是融入中国人血脉、薪火相传的文化信念。
中国民间文艺研究所所长向云驹介绍,清明节是我国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中国汉族传统的清明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历史。
中国与清明有关的古诗词中饱含祭祖和缅怀先贤的情怀。唐朝诗人白居易的《寒食野望吟》刻画了唐代盛行的清明扫墓之风。“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垒垒春草绿。”透过文字,能感受到扫墓时思念故人的凄凉。
传统的乐舞告祭仪式里,中华儿女在悠悠乐声中向先祖神灵虔诚祈祷,缅怀故人。陕西民间文艺家协会名誉主席傅功振介绍,我国除汉族外,还有彝、壮、布依、满、侗、瑶、白、土家、黎、傈僳、畲、水、纳西、仫佬、羌、毛南、仡佬、锡伯、普米、俄罗斯、鄂温克、京、赫哲族等也过清明。在海外,也是新加坡华人纪念祖先的传统节日,清明日前后两个星期,人们会携带祭品、鲜花,到坟场去扫墓,祭拜祖先。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说起有关清明诗句,也许最脍炙人口的莫过于杜牧这首《清明》。
转眼,清明又至,记者跟随“牧童所指”来到安徽池州的杏花村文化旅游区。一场春雨降临这里,花香暗涌,鸟儿啁啾。秋浦河上野鸭悠然游弋,岸边曲径回环,透过亭台、书院与茶田,远眺墨青般矗立的现代化楼宇,恍然置身世外桃源。为了“记住乡愁”,那些渴望亲近泥土的游客可以走进杏花村,而“开心农场”也不拘于网络虚拟的开垦收割。
这里的“诗、酒、茶、花、水”等文化元素,与池州本土佛文化、傩文化、徽文化和杏花村文化的有机互动。牵牛试犁、播撒稻种、“杏花村里半亩田”认领认耕等农事体验,令“归田园居”不再只是诗中的怡然自得,更让往来者读懂并记住“乡愁”。
向云驹说,清明节可视作是中国传统春季节俗的综合与升华。人们今天所说的清明节,其实是古代“寒食”“清明”“上巳”三个节日的复合体。在古代,清明节前两日原为“寒食节”,亦称“禁烟节”“冷节”,古人常把寒食节的活动延续到清明。
咏叹往事和寄予情思
“萧条庭院,又斜风细雨,重门须闭。宠柳娇花寒食近,种种恼人天气。”女词人李清照这首《念奴娇·萧条庭院》记叙的就是“寒食”将近,对丈夫的无尽思念。
寒食临近,在微带寒意的春风中,花柳美丽,惹人爱怜。李清照作诗填词醉酒,闲愁却无法排解,纵有“清露”“新桐”,却抵挡不住心底思念的哀愁。山东大学文史哲研究院文学博士綦维认为,枉有如此美景,斜风细雨不断的“种种恼人天气”只让关在屋内品味孤独的人徒添寂寥,以及游春不得的气恼。
山东大学社会学教授王忠武介绍,过去在这天,人们禁烟火,只吃冷食,后来逐渐演变为以祭扫为主。拜扫祭祖蕴含的忠孝廉洁的理念,成为孝文化的道德核心。
而今天,寒食在民间仍有影响。王忠武说,在德州的农村老家,村里的老人还是会习惯说“过寒食”,而不说“过清明”。在他们眼里,“过寒食”带有祭祀祖先的意思。
清明正值暮春三月,万物更新、春意盎然。人们将扫墓与郊游结合起来,到野外做春日之游,然后围坐饮宴,抵暮而归。而此时,诗人心底也不免萌生“马穿杨柳嘶,人倚秋千笑,探莺花总教春醉倒”的自在。
纵观我国古代的浩瀚诗海,除了寄哀思、话凄凉、抒发对故人往事的咏叹,像诗人孟浩然在“车声上路合,柳色东城翠。花落草齐生,莺飞蝶双戏”中对清明时节景色的描绘和对清明踏青心境的体察,不少古诗词也能够让读者跟随诗人踏青游山脚步,体味清明时节春意盎然的美好。
娱乐习俗与美好期盼
傅功振说,唐代的民间有“望绵日”“挂纸推燕”“吃青精饭”“煮桃花粥”,以及“打秋千”“打球”“拖钩”“斗鸡子”等娱乐风俗。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在南宋诗人吴惟信的《苏堤清明即事》中,人们不仅看到了春色满园的胜景,还看到了黄莺的恣意和游人的纵情。
唐代诗人韦庄也以诗记下了清明节的这番模样:“紫陌乱嘶红叱拨,绿杨高映画秋千。游人记得承平事,暗喜风光似昔年。”不难发现,人们不仅热爱清明时节的自然之美,更是期盼社会成为朗朗乾坤,清明世界。
向云驹认为,与其他传统节日相比,将节日与节气合二为一,是清明节的独特之处。它既包含着祭祖、缅怀先贤的情怀,也囊括了感受春天、享受山水的喜悦,还具备提示人们按节气农事的功能。
透过清明节,人们可以清楚地观察到中华民族情感延伸的脉络。中华民族的亲情情结、敬祖观念、寻根意念,通过清明节得到彰显。
民族传统节日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值得国人弘扬、传承。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名誉主席冯骥才说,古往今来,在民俗的传承中,人们已经自觉地为传统文化增添了许多新内涵。文化的根基在于民族传统文化,它包含着每一个普通百姓共同的生活愿望、高尚的社会准则、优良的行为操守和道德传统。可喜的是,今天,人们正在用一些新的载体和形式来把这些文化继承下来。
来源:新华社